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005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包括游标卡尺、走行轮测量工装和测量轮测量工装;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固设于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的外部,且顶面、底面均与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测量面平行;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固设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的外部,且底面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测量面平行,其背离于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与测量轮的测量点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准确测量出轨检仪测量轮的有效高度,从而消除传统测量方法中需要多种测量工具分别测量所带来的累计误差,也减少了测量中的人为操作误差,其测量精度仅取决于游标卡尺的精度,同时还提高了对轨检仪的测量轮有效高度进行测量的效率。行测量的效率。行测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精密测量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检仪,即铁路轨道检查仪,是线路静态测量的重要设备,其测量的轨距、轨向和正矢是非常重要的线路内部几何参数,而测量轮是轨检仪的重要测量部件。因此提高测量轮的测量精度对铁路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轨检仪在翻转后,其走行轮与测量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1-3所示,其中01为走行轮,02为测量轮,03为走行轮的最低工作母线,04为测量轮的测量点。根据铁道行业标准TB/T3147—2012的要求:测量轮的测量点距走行轮最低工作母线的有效高度为即测量轮的测量点距走行轮最低工作母线的有效高度范围为15.7mm到16.0mm之间。对该有效高度的传统测量方法是:如图4所示,采用平尺05和深度尺06直接测量,将轨检仪翻转,将平尺05立置于走行轮01之上并与最低工作母线吻合,用深度尺06测量平尺05的顶面至测量轮02上部内侧边缘处最大直径点(即为测量轮的测量点04)的距离H,平尺05得到的宽度W与深度尺06得到的深度H之差即为测量点距走行轮工作母线的有效高度。传统测量方法的测量效率低,引入的人为误差较大,测量结果很难满足标准要求。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小人为误差,来提高轨检仪的整体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通过提高测量精度、减小人为误差,来提高轨检仪的整体测量精度。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包括游标卡尺、走行轮测量工装和测量轮测量工装;
[0008]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固设于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的外部,且顶面、底面均与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测量面平行;
[0009]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固设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的外部,且底面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测量面平行,其背离于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与测量轮的测量点相吻合。
[0010]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的底部设有沉头螺孔,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沉头螺孔相匹配的沉头固定螺丝;所述沉头固定螺丝通过与所述沉头螺孔螺纹连接后再与位于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内部的固定测量爪抵触连接,使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与所述固定测量爪固定连接。
[0011]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在朝向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为敞
口,且可供所述固定测量爪进入到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内部。
[0012]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的顶部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螺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固定螺丝通过与所述沉头螺孔螺纹连接后再与位于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内部的游标尺测量爪抵触连接,使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与所述游标尺测量爪固定连接。
[0013]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在朝向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为敞口,且可供所述游标尺测量爪进入到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内部。
[0014]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在背离于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角度α大于所述测量轮的表面在测量点处的倾斜角度β,且α-β的范围为4
°
到6
°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为常见的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和游标尺测量爪定制分别与走行轮和测量轮匹配的走行轮测量工装和测量轮测量工装,能够一次性准确测量出轨检仪测量轮的有效高度,从而消除传统测量方法中需要多种测量工具分别测量所带来的累计误差,也减少了测量中的人为操作误差,其测量精度仅取决于游标卡尺的精度,同时还提高了对轨检仪的测量轮有效高度进行测量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轨检仪的走行轮和测量轮位置图一;
[0018]图2为轨检仪的走行轮和测量轮位置图二;
[0019]图3为轨检仪的走行轮和测量轮位置简图;
[0020]图4为传统测量方法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测量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走行轮测量工装与固定测量爪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量轮测量工装与游标尺测量爪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量轮测量工装与测量轮的匹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依据开展,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游标卡尺30、走行轮测量工装40和测量轮测量工装50;如图6所示,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40固设于游标卡尺30的固定测量爪31的外部,且顶面42、底面43均与游标卡尺30的固定测量爪测量面311平行;如图7所示,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50固设于游标卡尺30的游标尺测量爪32的外部,且底面52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测量面322平行,其背离于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53与测量轮02的测量点04相吻合。
[0027]在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走行轮测量工装40的底部设有沉头螺孔,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沉头螺孔相匹配的沉头固定螺丝41;所述沉头固定螺丝41通过与所述
沉头螺孔螺纹连接后再与位于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40内部的固定测量爪31抵触连接,使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40与所述固定测量爪31固定连接。
[0028]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40,在朝向游标卡尺的主尺33的端面为敞口,且可供所述固定测量爪31进入到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40内部。
[0029]在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50的顶部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5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螺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螺丝51;所述第二固定螺丝51通过与所述沉头螺孔螺纹连接后再与位于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50内部的游标尺测量爪32抵触连接,使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50与所述游标尺测量爪32固定连接。
[0030]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50,在朝向游标卡尺的主尺33的端面为敞口,且可供所述游标尺测量爪32进入到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40内部。
[0031]在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在背离于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53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角度α大于所述测量轮的表面在测量点04处的倾斜角度β,且α-β≈5
°
,可取范围为4
°
到6
°

[0032]使用本技术的测量装置对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量轨检仪测量轮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游标卡尺、走行轮测量工装和测量轮测量工装;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固设于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的外部,且顶面、底面均与游标卡尺的固定测量爪测量面平行;所述测量轮测量工装,固设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的外部,且底面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测量爪测量面平行,其背离于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与测量轮的测量点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的底部设有沉头螺孔,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沉头螺孔相匹配的沉头固定螺丝;所述沉头固定螺丝通过与所述沉头螺孔螺纹连接后再与位于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内部的固定测量爪抵触连接,使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与所述固定测量爪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轮测量工装,在朝向游标卡尺的主尺的端面为敞口,且可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军龚凯张航刘彦陈子超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