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包括内胆和加热座,所述加热座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内胆自上而下插入该开口内,且与所述加热座螺纹配合;所述加热座包括外套和双模加热部,所述外套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内胆插入所述外套内,且与该外套螺纹配合;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套螺纹配合后,所述双模加热部与所述内胆表面紧密接触。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可分离的加热结构,可方便手持内胆引用加热的水,同时在加热时可将两者固定连接,提高内胆加热的稳定性,加热和饮水操作便捷;通过分别针对车载和家用场景设置220V和12V/24V的加热部,可分别在车载和家用时使用,饮用水加热更加方便。饮用水加热更加方便。饮用水加热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加热杯
,具体涉及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杯根据接电方式不同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接电式,即直接将电源线与电热杯连接,此种电热杯整体性好,零部件较少,但是由于供电和加热部件均设置在杯内,电热杯重量较重;另一种为座式供电,即电热杯内部仅设置加热结构,采用分离的底座供电,此种电热杯更加轻便,但是由于零部件较多,不方便携带。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杯,并无可分离也可组合的结构。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可组合也可分离的电加热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可将电热杯组合为整体,也可分离使用,方便携带的同时,能够分别在车载和家用两种情况下使用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包括内胆和加热座,所述加热座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内胆自上而下插入该开口内,且与所述加热座螺纹配合;
[0006]所述加热座包括外套和双模加热部,所述外套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内胆插入所述外套内,且与该外套螺纹配合;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套螺纹配合后,所述双模加热部与所述内胆表面紧密接触;
[0007]所述双模加热部分别为对应家用电源加热的220V加热部和对应车载电源加热的12V/24V加热部。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胆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外套内侧设置有配合该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胆一体成型,所述内螺纹部为金属材料制成,且嵌入所述外套内侧。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内胆表面上部设置有隔热套,所述内胆插入所述外套内部后,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外套上方。
[0011]作为优选,所述内胆顶部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与所述内胆扣合固定。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外套底部设置有电连接所述加热部的接电板,所述外套表面设置有连接该接电板的接电口。
[0013]作为优选,所述双模加热部为底加热部和侧加热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底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外套内侧的底部,所述侧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外套内壁上;所述底加热部为连接220V电源的发热管和连接12V/24V电源的钢板厚膜发热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侧加热部为连接220V电源的发热管和连接12V/24V电源的PI发热膜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4]作为优选,所述底加热部为连接220V电源的发热管,所述侧加热部为连接12V/24V电源的PI发热膜。
[0015]作为优选,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套的螺纹连接位置设置于所述内胆周向的上部、中部或下部。
[0016]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用可分离的加热结构,可方便手持内胆饮用加热的水,同时在加热时可将两者固定连接,提高内胆加热的稳定性,加热和饮水操作便捷;
[0017]2、通过分别针对车载和家用场景设置220V和12V/24V的加热部,可分别在车载和家用时使用,饮用水加热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加热座;11、外套;12、侧加热部;13、底加热部;14、接电板; 15、内螺纹部;2、隔热套;3、内胆;4、杯盖;5、外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
‑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包括内胆3和加热座1,所述加热座1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内胆3自上而下插入该开口内,且与所述加热座1螺纹配合;
[0026]所述加热座1包括外套11和双模加热部,所述外套11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内胆3插入所述外套11内,且与该外套11螺纹配合;所述内胆3与所述外套11螺纹配合后,所述双模加热部与所述内胆3表面紧密接触;
[0027]所述双模加热部分别为对应家用电源加热的220V加热部和对应车载电源加热的12V/24V加热部。
[0028]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胆3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部5,所述外套 11内侧设置有配合该外螺纹部5的内螺纹部15;所述外螺纹部5与所述内胆3一体成型,所述内螺纹部15为金属材料制成,且嵌入所述外套11内侧;所述内胆3与所述外套11的螺纹连接位置设置于所述内胆3周向的上部、中部或下部;
[0029]所述内胆3表面上部设置有隔热套2,所述内胆3插入所述外套11内部后,所述隔热套2位于所述外套11上方;隔热套2为硅胶套或海绵套,用于隔热,且增加手部与内胆3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手持内胆3的稳定性
[0030]所述内胆3顶部为敞口,且设置有杯盖4,所述杯盖4与所述内胆3 扣合固定,也可采用螺纹连接固定;
[0031]所述外套11底部设置有电连接所述加热部的接电板14,所述外套11 表面设置有连接该接电板14的接电口;
[0032]所述双模加热部为底加热部13和侧加热部12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底加热部13设置于所述外套11内侧的底部,所述侧加热部12设置于所述外套11内壁上;所述底加热部13为连接220V电源的发热管和连接12V/24V 电源的钢板厚膜发热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侧加热部12为连接220V电源的发热管和连接12V/24V电源的PI发热膜中的一种或两种;底加热部 13与侧加热部12自由组合,组成分别对应220V电源12V/24V电源的发热部件,从而满足在车载和家用情景下使用,也可单独设置底加热部13或单独设置侧加热部12;日常家用汽车电源为12V,部分大型车辆车载电源为 24V,因此可根据车辆不同,调整车载加热元件的加热电压;
[0033]所述底加热部13为连接220V电源的发热管,所述侧加热部12为连接 12V/24V电源的PI发热膜。
[003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采用可分离的加热结构,可方便手持内胆3饮用加热的水,同时在加热时可将两者固定连接,提高内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3)和加热座(1),所述加热座(1)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内胆(3)自上而下插入该开口内,且与所述加热座(1)螺纹配合;所述加热座(1)包括外套(11)和双模加热部,所述外套(11)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内胆(3)插入所述外套(11)内,且与该外套(11)螺纹配合;所述内胆(3)与所述外套(11)螺纹配合后,所述双模加热部与所述内胆(3)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双模加热部分别为对应家用电源加热的220V加热部和对应车载电源加热的12V/24V加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部(5),所述外套(11)内侧设置有配合该外螺纹部(5)的内螺纹部(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部(5)与所述内胆(3)一体成型,所述内螺纹部(15)为金属材料制成,且嵌入所述外套(11)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家两用电加热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表面上部设置有隔热套(2),所述内胆(3)插入所述外套(11)内部后,所述隔热套(2)位于所述外套(11)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胡洪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