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电压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85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高隔离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供电
的拓展,对电压

电压转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压转换电路相对比较复杂,而且抗干扰性弱,导致误差很大,而且现有的电压转换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
[0003]基于此,亟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高精度高隔离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中,包括:
[0005]差分单元,接收模拟电压信号后输出第一信号;
[0006]光耦,电性连接于所述差分单元,所述光耦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后输出第二信号;
[0007]第一运放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所述第一运放单元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三信号;
[0008]第二运放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所述第二运放单元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后输出最终电压信号。
[0009]上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中,还包括:降压单元,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输入引脚,所述降压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差分单元,所述降压单元通过所述输入引脚接收所述模拟电压信号形成压降后输出至所述差分单元。
[0010]上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中,所述差分单元包括:
[0011]第一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的引脚VIN+及引脚VIN


[0012]第二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的引脚VIN


[0013]上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中,所述光耦的引脚VOUT+通过第三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正输入端;所述光耦的引脚VOUT

通过第四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运放单元的正输入端。
[0014]上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中,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第二运放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滤波单元。
[0015]上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中,还包括:
[0016]第七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正输入端之间的连接通路上;
及“两组以上”。
[003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 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003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包括了直接连接及通过其它元件的间接连接。
[0035]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0036]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本技术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差分单元11、光耦12、第一运放单元13及第二运放单元14;差分单元11接收模拟电压信号后输出第一信号;光耦12电性连接于所述差分单元11,所述光耦12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后输出第二信号;第一运放单元13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12,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三信号;第二运放单元14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 13,所述第二运放单元14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后输出最终电压信号。
[0037]其中,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降压单元15,所述降压单元15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输入引脚INPUT,所述降压单元1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差分单元11,所述降压单元15通过所述输入引脚INPUT接收所述模拟电压信号形成压降后输出至所述差分单元11。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耦12为线性光耦,线性光耦采用avago 公司的c790,线性光耦的一次侧与二次侧分别采用隔离电源进行驱动,光耦具有200khz的带宽,隔离耐压大于1000V,线性光耦的二次输出侧具有固定的放大增益,采用差分输出,差分放大的形式,作为第一运放单元13的输入。
[0039]请参照图2,图2为图1的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差分单元11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15,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12的引脚VIN+ 及引脚VIN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容C3 电性连接于引脚VIN

;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15,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12的引脚VIN

,所述差分单元11 包括第三电容C3。
[0040]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降压单元15为一降压电阻R11,所述降压电阻R11 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输入引脚INPUT及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降压电阻R11 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模拟电压信号在R11上形成压降输入至差分单元11。
[0041]进一步地,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包括滤波单元16,所述第二运放单元14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电性连接于所述滤波单元16,所述光耦12的引脚 VOUT+通过第三电阻R3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的正输入端;所述光耦12的引脚VOUT

通过第四电阻R4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运放单元14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二运放单元14的负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运放单元14的输出端,所述滤波单元16为一滤波电容C8,所述第二运放单元14 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电性连接于滤波电容C8。
[0042]又进一步的地,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R7及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
R7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1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的正输入端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第八电阻R8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13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单元,接收模拟电压信号后输出第一信号;光耦,电性连接于所述差分单元,所述光耦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后输出第二信号;第一运放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所述第一运放单元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三信号;第二运放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所述第二运放单元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后输出最终电压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压单元,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输入引脚,所述降压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差分单元,所述降压单元通过所述输入引脚接收所述模拟电压信号形成压降后输出至所述差分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的引脚VIN+及引脚VIN

;第二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的引脚V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

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的引脚VOUT+通过第三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正输入端;所述光耦的引脚VOUT

通过第四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电性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宽宋承林翟玉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