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82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包括沿顺槽方向在采空区侧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黄泥墙以及分别位于黄泥墙两侧的矸石墙;所述矸石墙包括由矸石袋垒砌成的矸石墙墙体以及位于矸石墙墙体两侧的双抗网,在矸石墙墙体内上下排布两排锚杆,所述锚杆垂直贯穿于矸石墙墙体;所述锚杆两端露出矸石墙墙体表面并分别穿过位于两侧的双抗网;每个双抗网外侧分别设置有与锚杆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矸石墙墙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连接件以及沿矸石墙墙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墙体为三层结构,其中位于两侧的矸石墙起到支撑作用,位于中间的黄泥墙起到隔离采空区和工作区的作用。泥墙起到隔离采空区和工作区的作用。泥墙起到隔离采空区和工作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生产
,尤其涉及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薄煤层开采矿井中,往往采用留设5m煤柱的方式沿空留巷,即沿顺槽边缘在采空区侧留设5m煤柱来保护巷道达到沿空留巷的目的。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存在煤炭资源采出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还会使上覆岩层应力集中在煤柱,煤柱松脆,支护强度降低,片帮、地鼓严重,后期维护量大,且增加了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位于两侧的矸石墙起到支撑作用,位于中间的黄泥墙起到隔离采空区和工作区的作用。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包括沿顺槽方向在采空区侧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黄泥墙以及分别位于黄泥墙两侧的矸石墙;所述矸石墙包括由矸石袋垒砌成的矸石墙墙体以及位于矸石墙墙体两侧的双抗网,在矸石墙墙体内上下排布两排锚杆,所述锚杆垂直贯穿于矸石墙墙体;所述锚杆两端露出矸石墙墙体表面并分别穿过位于两侧的双抗网;每个双抗网外侧分别设置有与锚杆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矸石墙墙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连接件以及沿矸石墙墙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连接件,所述锚杆的两端分别顺序穿过竖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与紧固螺母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墙体墙宽为2.0m,每个矸石墙墙宽为0.8m,黄泥墙墙宽为0.4m。
[0007]作为优选,所述黄泥墙的长度与矸石墙的长度相同,黄泥墙的高度与矸石墙的高度相同。黄泥墙能隔绝空气进入采空区,杜绝了采空区的煤层自燃发火的重大风险,同时杜绝了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工作区对职工造成伤害。
[0008]作为优选,上排锚杆和下排锚杆上下一一对应。
[0009]作为优选,两排锚杆之间的距离为1.0m,位于同排的相邻两锚杆之间的距离为1.2m。
[0010]作为优选,锚杆外露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0mm。
[0011]作为优选,所述横向连接件和竖向连接件相互垂直。
[0012]作为优选,所述竖向连接件和横向连接件均为槽钢。使用横向连接件将同一排的锚杆串联,使用竖向连接件将上下排的锚杆连接,这样使矸石墙墙体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支护强度大大提高。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墙体为三层结构,其中位于两侧的矸石墙起到支撑作用,位于中间
的黄泥墙起到隔离采空区和工作区的作用,通过本技术墙体结构减小了煤炭损失,提高了煤矿经济效益,减少了巷道后期维护工程量,降低了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可能性;
[0015]2、本技术墙体简单经济,适应性广,承载力高,能够形成足够的切顶强度,效果良好,巷道变形量小,仅需清理巷道底角即可为下一工作面服务;能很好的解决煤炭资源回收、采掘接续压力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墙体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墙体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矸石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所示:
[0020]1、黄泥墙,2、矸石墙,21、矸石墙墙体,22、双抗网,23、锚杆,24、横向连接件,25、竖向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2]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沿顺槽方向在采空区侧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黄泥墙1以及分别位于黄泥墙1两侧的矸石墙2。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墙宽为2.0m,每个矸石墙2墙宽为0.8m,黄泥墙1墙宽为0.4m。所述黄泥墙1的长度与矸石墙2的长度相同,黄泥墙1的高度与矸石墙2的高度相同。
[0024]黄泥墙1能隔绝空气进入采空区,杜绝了采空区的煤层自燃发火的重大风险,同时杜绝了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工作区对职工造成伤害。
[0025]如图1、3所示,所述矸石墙2包括由矸石袋垒砌成的矸石墙墙体21以及位于矸石墙墙体21两侧的双抗网22,在矸石墙墙体21内上下排布两排锚杆23,所述锚杆23垂直贯穿于矸石墙墙体21。上排锚杆23和下排锚杆23上下一一对应,两排锚杆23之间的距离为1.0m,位于同排的相邻两锚杆23之间的距离为1.2m。矸石袋为采用编织袋充填矸石形成。
[0026]所述锚杆23两端露出矸石墙墙体21表面并分别穿过位于两侧的双抗网22,其中锚杆23外露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0mm。
[0027]每个双抗网22外侧分别设置有与锚杆23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矸石墙墙体21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连接件24以及沿矸石墙墙体21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连接件25,所述横向连接件24和竖向连接件25相互垂直。所述锚杆23的两端分别顺序穿过竖向连接件25、横向连接件24与紧固螺母连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连接件25和横向连接件24均为槽钢,使用横向连接件24将同一排的锚杆23串联,使用竖向连接件25将上下排的锚杆23连接,这样使矸石墙墙体21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支护强度大大提高。实际使用时,使用背板、大木楔将墙体顶部顶实顶板,与顶板之间不留空隙,减少了顶板下沉量。
[0029]本技术墙体为三层结构,其中位于两侧的矸石墙2起到支撑作用,位于中间的黄泥墙1起到隔离采空区和工作区的作用,通过本技术墙体结构减小了煤炭损失,提高了煤矿经济效益,减少了巷道后期维护工程量,降低了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可能性;本实用
新型墙体简单经济,适应性广,承载力高,能够形成足够的切顶强度,效果良好,巷道变形量小,仅需清理巷道底角即可为下一工作面服务;能很好的解决煤炭资源回收、采掘接续压力等问题。
[0030]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顺槽方向在采空区侧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黄泥墙以及分别位于黄泥墙两侧的矸石墙;所述矸石墙包括由矸石袋垒砌成的矸石墙墙体以及位于矸石墙墙体两侧的双抗网,在矸石墙墙体内上下排布两排锚杆,所述锚杆垂直贯穿于矸石墙墙体;所述锚杆两端露出矸石墙墙体表面并分别穿过位于两侧的双抗网;每个双抗网外侧分别设置有与锚杆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矸石墙墙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连接件以及沿矸石墙墙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连接件,所述锚杆的两端分别顺序穿过竖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与紧固螺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墙宽为2.0m,每个矸石墙墙宽为0.8m,黄泥墙墙宽为0.4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培张全川于德海魏建文贾延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