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73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属于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电源本体,且电源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端,所述底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且电磁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支撑柱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在电磁铁通电后,可使磁体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电磁铁的方向移动,磁体的移动,可使其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一连接杆一侧的电触头向电源本体的一侧移动,可使电触头与电源本体上的电触端相连接,便于电触头切换不同的电源本体。换不同的电源本体。换不同的电源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源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电源自磁生电原理,由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烧煤炭、油渣等产生电力来源。
[0003]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是将电磁铁进行通电后,由电磁铁完成与不通电源之间的切换,其电磁铁在与不同的电源之间切换时,无法保证其能够与电源之间实现对接,容易导致对接不上,影响了电源的使用以及电力设备的工作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具有便于与不同的电源之间实现对接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电源本体,且电源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端,所述底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且电磁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头,且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体,所述电源本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对接机构,且对接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与导管的内壁上下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并且滑块与磁体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本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具,且夹具与导管的底端之间为固定安装,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限位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磁体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关于导管的中轴线呈对称。
[0007]优选的,所述电触头与电触端的一侧之间为相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伸缩杆与隔板之间构成伸缩移动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凹槽,且凹槽与底座的顶端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并且电源本体与凹槽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前端面嵌合连接有两个对接槽,并且第一挡板的后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嵌合连接有两个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的后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对接块,且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部之间为相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二挡板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呈对称。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支撑板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在对接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支撑柱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在电磁铁通电后,可使磁体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电磁铁的方向移动,磁体的移动,可使其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一连接杆一侧的电触头向电源本体的一侧移动,可使电触头与电源本体上的电触端相连接,便于电触头切换不同的电源本体。
[0013]2、本技术,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可使其连接的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连接的卡块在卡槽的内部移动,可使第三连接杆连接的对接块向对接槽的内部移动,可使对接块与对接槽相连接,便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将电源本体固定在凹槽的内部,防止其晃动,导致电触端与电触头连接的不稳定,影响电源本体的使用。
[0014]3、本技术,在伸缩杆、第二连接杆、支撑杆以及夹具的作用下,伸缩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的支撑杆所连接的夹具将导管限制住,便于将导管两侧的电触头与电源本体一侧的电触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便于电触头在向电触端移动的过程中,可保证其能够直接实现对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导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对接机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限位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限位机构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电源本体;3、电触端;4、支撑柱;5、导管;6、电磁铁;7、第一连接杆;8、电触头;9、磁体;10、对接机构;1001、滑槽;1002、滑块;1003、隔板;1004、伸缩杆;1005、第二连接杆;1006、支撑杆;1007、夹具;11、限位机构;1101、凹槽;1102、第一挡板;1103、对接槽;1104、第一支撑板;1105、卡槽;1106、卡块;1107、第二挡板;1108、第三连接杆;1109、对接块;1110、第二支撑板;111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电源本体2,且电源本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
端3,底座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顶端安装有导管5,导管5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磁铁6,且电磁铁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头8,且第一连接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体9,电源本体2的前端面安装有对接机构10,且对接机构10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1001,滑槽1001与导管5的内壁上下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1001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1002,并且滑块1002与磁体9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电源本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隔板1003,且隔板10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04,伸缩杆10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05,且第二连接杆10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06,支撑杆10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具1007,且夹具1007与导管5的底端之间为固定安装,底座1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限位机构11,两个电源本体2分别与其一侧的电磁铁6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便于向电磁铁6输入电流使其通电能够使磁体9进行移动。
[0024]具体的,磁体9通过滑块1002与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电源本体(2),且电源本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端(3),所述底座(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顶端安装有导管(5),所述导管(5)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磁铁(6),且电磁铁(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触头(8),且第一连接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体(9),所述电源本体(2)的前端面安装有对接机构(10),且对接机构(10)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1001),所述滑槽(1001)与导管(5)的内壁上下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1001)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1002),并且滑块(1002)与磁体(9)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本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隔板(1003),且隔板(10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04),所述伸缩杆(10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05),且第二连接杆(10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06),所述支撑杆(10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具(1007),且夹具(1007)与导管(5)的底端之间为固定安装,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限位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9)通过滑块(1002)与滑槽(100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1001)关于导管(5)的中轴线呈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欠压失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头(8)与电触端(3)的一侧之间为相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05)通过伸缩杆(1004)与隔板(1003)之间构成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优益速环境仪器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