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55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包括第一包扎带和第二包扎带,所述所述第一包扎带的顶端后侧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内部通过软质滑条滑动连接有第二包扎带,所述第二包扎带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凸条,所述第一包扎带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座,且限位座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第一包扎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远离转动杆的一侧设置在第一包扎带外壁,所述限位座靠近第一包扎带一侧的内部上端胶粘有第一橡胶卡块,所述第一包扎带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不同直径患处进行包扎,操作简单,结构稳固,同时当第一包扎带无法对较长患处进行包扎时,可拼接第二包扎带,增长包扎距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创伤骨科包扎装置
,具体为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骨骼较为脆弱,极易因外伤造成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肌腱损伤,此类损伤则称为创伤,现有的创伤骨科包扎装置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比如公告号为CN209500062U的授权的中国技术专利的一种创伤骨科用充气式包扎固定装置,该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且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通过卡槽和卡块固定连接,卡槽和卡块起到限位作用,保障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不会发生错位,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伤口的恢复时间,因此可知现有的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基本上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问题1:上述装置通过两组夹具对患处进行固定,但是不同患者患处直径亦不相同,此时若寻找适合的直径夹具则较为繁琐,降低了装置的适应范围和实用性。
[0004]问题2:传统装置的长度通常统一固定,但是若患处长度较长,此时则不便对患处进行包扎,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因此亟需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装置的夹具夹取适应范围较窄,不便对不同直径患处进行固定,同时传统装置长度统一固定,不便对较长患处进行包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包括第一包扎带和第二包扎带,所述所述第一包扎带的顶端后侧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内部通过软质滑条滑动连接有第二包扎带,所述第二包扎带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凸条,所述第一包扎带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座,且限位座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第一包扎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远离转动杆的一侧设置在第一包扎带外壁。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座靠近第一包扎带一侧的内部上端胶粘有第一橡胶卡块,所述第一包扎带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包扎带左侧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包扎带右侧的内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卡杆,且卡杆的顶端胶粘有第二橡胶卡块。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与软质滑条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凸条设置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包扎带顶端的前侧设置为与凸条相互配合的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座内部的右侧设置有与转动杆相互配合的开槽,所述转动杆内部靠近第一包扎带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卡块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置为锯齿状,所述第一包扎带右侧内部的上端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限位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包扎带右侧内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滑块相互配合的滑道,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橡胶卡块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设置有第一包扎带、第二弹簧、限位块和第二橡胶卡块,当第一包扎带需要进行包扎操作时,首先将第一包扎带缠绕在患处外部,随后向左紧紧拉扯右侧第一包扎带,随后向下按压左侧第一包扎带,第二弹簧压缩使得左侧第一包扎带出现凹陷,随后将限位块卡合至限位槽内部,同时第二橡胶卡块卡合至第二卡槽的内部,松开对左侧第二弹簧的按压,在第二弹簧的挤压下,使得限位块和限位槽的卡合更加稳固,通过该设计,可对不同直径患处进行包扎,操作简单,结构稳固,提高了装置的适应范围。
[0016]2、该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设置有第一包扎带、固定座、第二包扎带、软质滑条、转动杆、第一弹簧和第一橡胶卡块,当第一包扎带长度不够时,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与固定座内部滑槽的贴合解除,随后将软质滑条滑至固定座内部的滑槽中,实现第一包扎带和第二包扎带的拼接操作,随后松开对转动杆的拉动,在第一弹簧和第一橡胶卡块的配合下,实现对转动杆的固定操作,操作简单,因此当第一包扎带无法对较长患处进行包扎时,可拼接第二包扎带,增长包扎距离,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包扎带、固定座、第二包扎带、软质滑条和凸条的局部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第一包扎带、第二弹簧和限位块的局部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包扎带;2、固定座;3、第二包扎带;4、软质滑条;5、凸条;6、限位座;7、转动杆;8、第一弹簧;9、第一橡胶卡块;10、空腔;11、第二弹簧;12、限位块;13、卡杆;14、滑块;15、第二橡胶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5]一种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包括第一包扎带1和第二包扎带3,第一包扎带1的顶端后侧设置有固定座2,且固定座2的内部通过软质滑条4滑动连接有第二包扎带3,第二包扎带3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凸条5,固定座2的内部设置有与软质滑条4相互配合的滑槽,凸
条5设置为半圆形,第一包扎带1顶端的前侧设置为与凸条5相互配合的凹槽,通过该设计,对第二包扎带3进行限位操作,使得第一包扎带1和第二包扎带3的拼接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6]所述第一包扎带1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座6,且限位座6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靠近第一包扎带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8,且第一弹簧8远离转动杆7的一侧设置在第一包扎带1外壁,限位座6靠近第一包扎带1一侧的内部上端胶粘有第一橡胶卡块9,限位座6内部的右侧设置有与转动杆7相互配合的开槽,转动杆7内部靠近第一包扎带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卡块9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通过该设计,使得转动杆7的固定更加稳固,从而使得转动杆7对软质滑条4的限位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7]所述第一包扎带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空腔10,且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1,第一包扎带1左侧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设置为锯齿状,第一包扎带1右侧内部的上端设置有与限位块12相互配合的限位槽,通过该设计,使得限位块12与限位槽的卡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第一包扎带1的包扎更加紧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第一包扎带1右侧的内部通过滑块14滑动连接有卡杆13,且卡杆13的顶端胶粘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包括第一包扎带(1)和第二包扎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扎带(1)的顶端后侧设置有固定座(2),且固定座(2)的内部通过软质滑条(4)滑动连接有第二包扎带(3),所述第二包扎带(3)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凸条(5),所述第一包扎带(1)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座(6),且限位座(6)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靠近第一包扎带(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8),且第一弹簧(8)远离转动杆(7)的一侧设置在第一包扎带(1)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骨科充气式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6)靠近第一包扎带(1)一侧的内部上端胶粘有第一橡胶卡块(9),所述第一包扎带(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空腔(10),且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一包扎带(1)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学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