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508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包括输送线支架,输送线支架的顶部设有输送线框架,输送线框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多个输送辊组,输送辊组包括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上的左侧辊、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右边框上的右侧辊,左侧辊与右侧辊间的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上架设有托载辊,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底部设在托载辊上,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左侧与左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右侧与右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上述多个输送辊组将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传送至下一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能够自动输送具有多种规格棒径的多层叠捆铝棒的输送机方案,具有输送效率高,适用于具有多种规格棒径的多层叠捆铝棒输送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圆棒多层叠捆的输送机,属于冶金专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冶金行业的企业生产的铝棒多层堆捆输送过程,国内多采用人工搬运至固定模架,模架只是简单机械钢构,不同规格铝棒只能人工调节模架间距,作业效率低,影响后道打包工作。固定模架不具备输送功能,成捆铝棒需要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有安全隐患。固定模架不能自动调节,需要人工调整间距来适应多层堆捆的要求,精度差,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能够自动输送具有多种规格棒径的多层叠捆铝棒的输送机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采用人工搬运带来的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本技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包括输送线支架,输送线支架的顶部设有输送线框架,输送线框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多个输送辊组,输送辊组包括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上的左侧辊、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右边框上的右侧辊,左侧辊与右侧辊间的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上架设有托载辊,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底部设在托载辊上,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左侧与左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右侧与右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上述多个输送辊组将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传送至下一工位。
[0005]进一步,本方案的相邻的输送辊组间的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间架设有若干中间辊,通过调节中间辊的个数、相邻的中间辊的间距调节相邻的输送辊组的间距。
[0006]更进一步,本方案的输送线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托载辊、中间辊的一端上设有链轮,链轮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托载辊、中间辊中的任一的芯轴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输送辊组、中间辊将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传送至下一工位。
[0007]进一步,本方案的左侧辊包括左侧辊支架,左侧辊支架上架设有向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的外侧倾斜的竖起的左侧辊轴,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左侧与左侧辊轴接触形成滚动连接,右侧辊包括右侧辊支架,右侧辊支架上架设有向输送线框架的右边框的外侧倾斜的竖起的右侧辊轴,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右侧与右侧辊轴接触形成滚动连接。
[0008]更进一步,本方案的左侧辊支架包括左侧辊底座架,左侧辊底座架设在架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间的调距滑轨上,左侧辊底座架与调距滑轨形成滑动连接,通过调节左侧辊底座架在调距滑轨上的位置调节左侧辊与右侧辊间的距离。
[0009]再进一步,本方案的输送线支架上设有调距电机,调距电机通过螺杆与左侧辊底座架形成螺纹传动连接,调距电机通过螺杆驱动左侧辊沿调距滑轨往复运动。
[0010]本技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采用能够自动输送具有多种规格棒径的多层叠捆铝棒的输送机方案,具有输送效率高,适用于具有多种规格棒径的多层叠捆铝棒输送的
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的示意图。
[0012]图2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的主视示意图。
[0013]图3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的俯视示意图。
[0014]其中,100是输送线支架,200是输送线框架,310是左侧辊,311是左侧辊底座架,312是调距滑轨,313是左侧辊轴,314是调距电机,320是右侧辊,321是右侧辊轴,330是托载辊,410是中间辊,500是驱动电机,501是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包括输送线支架,输送线支架的顶部设有输送线框架,输送线框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多个输送辊组,输送辊组包括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上的左侧辊、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右边框上的右侧辊,左侧辊与右侧辊间的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上架设有托载辊,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底部设在托载辊上,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左侧与左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右侧与右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上述多个输送辊组将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传送至下一工位。上述方案采用能够自动输送具有多种规格棒径的多层叠捆铝棒的输送机方案,通过左侧辊、右侧辊、托载辊组成的输送通道实现了具有多层叠捆铝棒的输送,相比依靠人工搬运以及模架堆放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0016]为了调节输送线的长度,以及输送辊组布置的位置,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相邻的输送辊组间的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间架设有若干中间辊,通过调节中间辊的个数、相邻的中间辊的间距调节相邻的输送辊组的间距。基于以上方案,为了实现动力拖动,如图1、2、3所示,本方案的输送线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托载辊、中间辊的一端上设有链轮,链轮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托载辊、中间辊中的任一的芯轴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输送辊组、中间辊将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传送至下一工位。
[0017]为了满足具有一定高度的多层叠捆圆棒件的稳定输送,避免侧滑,如图1、3所示,本方案的左侧辊包括左侧辊支架,左侧辊支架上架设有向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的外侧倾斜的竖起的左侧辊轴,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左侧与左侧辊轴接触形成滚动连接,右侧辊包括右侧辊支架,右侧辊支架上架设有向输送线框架的右边框的外侧倾斜的竖起的右侧辊轴,上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右侧与右侧辊轴接触形成滚动连接。基于以上方案,为了调节左侧辊与右侧辊在输送线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来满足具有不同宽度的多层叠捆圆棒件的输运要求,如图1、2、3所示,本方案的左侧辊支架包括左侧辊底座架,左侧辊底座架设在架设在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间的调距滑轨上,左侧辊底座架与调距滑轨形成滑动连接,通过调节左侧辊底座架在调距滑轨上的位置调节左侧辊与右侧辊间的距离。进一步,为了实现自动调节左侧辊与右侧辊在输送线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本方案的输送线支架上设有调距电机,调距电机通过螺杆与左侧辊底座架形成螺纹传动连接,调距电机通过螺杆驱动左侧辊沿调距滑轨往复运动。
[0018]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冶金行业专用的铝棒堆垛、输送设备,可以实现具有不同棒径
铝棒多层堆垛时自动调节和输送功能,节约人力,作业效率高。
[0019]本方案公开的装置、部件等除有特别说明外,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通用、惯用的方案实现。
[0020]本方案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其特征是包括输送线支架,所述输送线支架的顶部设有输送线框架,所述输送线框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多个输送辊组,所述输送辊组包括设在所述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上的左侧辊、设在所述输送线框架的右边框上的右侧辊,所述左侧辊与所述右侧辊间的所述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上架设有托载辊,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底部设在所述托载辊上,所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左侧与所述左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所述多层叠捆的圆棒的右侧与所述右侧辊接触形成滚动连接,所述多个输送辊组将所述多层叠捆的圆棒传送至下一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输送辊组间的所述输送线框架的左边框与右边框间架设有若干中间辊,通过调节所述中间辊的个数、相邻的所述中间辊的间距调节相邻的所述输送辊组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棒多层叠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托载辊、中间辊的一端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托载辊、中间辊中的任一的芯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立强奚鹏赵丕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灿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