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948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4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比较器。采用本申请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能够实现双端差分数字通信,无需调制高频信号,可适应宽范围通信速率,无需基准电压、滤波器等高成本器件,结构简单,降低了电子雷管芯片的制造成本以及功耗。雷管芯片的制造成本以及功耗。雷管芯片的制造成本以及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雷管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两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雷管在工程作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很多应用中取代了传统的起爆系统。电子雷管又称数码电子雷管、数码雷管或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电雷管。电子雷管是雷管与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之前的导爆管相比,其能够实现高精度延期、安全控制和可靠起爆等特性。电子雷管主要由电子雷管控制模块、带有药头的桥丝、火药管(或无起爆药管)构成。起爆前,外部控制器通过总线对电子雷管进行供电和通信,从而实现对电子雷管的编码、检测、充电、起爆等操作。外部控制器一般采用一对双绞线耦接单个或多个电子雷管芯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子雷管芯片需要满足低压和高压通信需求,需要能够稳定正确地接收数据。
[0003]然而,现有技术通过在供电系统上进行高频信号调制的方式,结构复杂,需要滤波器等成本较高的器件,且抗干扰性弱,制造成本和功耗较高,或者在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而无法满足全周期应用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信解调电路结构复杂,且抗干扰性弱,制造成本和功耗较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比较器;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1与连接电子雷管控制主机输出端的第一双绞线L0耦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2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1耦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2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1耦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2与连接电子雷管控制主机输出端的第二双绞线L1耦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1耦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2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1的耦接点处,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2耦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2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1的耦接点处;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耦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还包括:选择器和初始判断模块;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选择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初始判断模块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初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到所述选择器的控制输入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和所述电子雷管控制模块设置在电子雷管芯片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还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由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组成;所述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三二极管D3以及所述第四二极管D4之间耦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双绞线L0和所述第二双绞线L1,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电子雷管芯片的地。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比较器;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以及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4分别以电阻分压方式耦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1与连接电子雷管控制主机输出端的第一双绞线L0耦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2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2耦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1与连接电子雷管控制主机输出端的第二双绞线L1耦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2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2耦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1耦接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耦接点处,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2耦接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耦接点处;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耦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还包括:选择器和初始判断模块;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选择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初始判断模块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初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到所述选择器的控制输入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和所述电子雷管控制模块设置在电子雷管芯片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还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由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组成;所述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三二极管D3以及所述第四二极管D4之间耦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双绞线L0和所述第二双绞线L1,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电子雷管芯片的地。
[0016]采用本申请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能够实现双端差分数字通信,无需调制高频信号,可适应宽范围通信速率,无需基准电压、滤波器等高成本器件,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降低了电子雷管芯片的制造成本以及功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雷管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基于本技术所述的第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对其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本申请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的具体组成结构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可由三个电阻R1~R3以及一个比较器组成,即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比较器。
[00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号解调模块的输入端即如图1中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两端,其耦接关系也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比较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连接电子雷管控制主机输出端的第一双绞线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连接电子雷管控制主机输出端的第二双绞线耦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的耦接点处,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的耦接点处;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耦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器和初始判断模块;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选择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初始判断模块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初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到所述选择器的控制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解调模块和所述电子雷管控制模块设置在电子雷管芯片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由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组成;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耦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雷管的通信解调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双绞线和所述第二双绞线,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电子雷管芯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硕黄圣专王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