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具体涉及差速器壳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轴套和上壳体,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输入口,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上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进油管、铰接块、盖体、固定槽、插块和第二固定块,当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和锥齿轮使用时间过久时,需要对星齿轮和锥齿轮加润滑油防止星齿轮和锥齿轮停止工作,把插块从固定槽的内部拉出,通过铰接块打开盖体,把润滑油从进油管倒入星齿轮和锥齿轮的表面,对星齿轮和锥齿轮进行润滑,倒入润滑油之后,把盖体通过铰接块挡住进油管的顶端,防止杂质对进油管堵塞。进油管堵塞。进油管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差速器壳
,具体为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是一种能使同一驱动桥的左右车轮或两驱动桥之间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并传递转矩的机构,差速器外部通常由差速器壳保护,一般的差速器壳的承受能力较差,没有达到大众的需求。
[0003]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0004](1)传统的差速器壳体的散热功能与牢固能力较差,实用性不高;
[0005](2)传统的差速器壳体的连接处没有进行有效的固定,可能会产生固定螺栓脱落;
[0006](3)传统的差速器壳体不方便对壳体内部行星齿轮和锥齿轮加润滑油,可能会导致星齿轮和锥齿轮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散热与牢固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包括第一轴套和上壳体,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输入口,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上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外部的顶端设置散热牢固结构;
[0009]所述散热牢固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上壳体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块体,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盘面,所述连接筋之间设置有空隙呈环形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由第一连接块、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块、固定螺栓、防摩垫、第一连接板、放置槽、限位槽、固定螺母和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轴套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二轴套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底端,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内部的四周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防摩垫,所述固定螺栓外部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螺母。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部直径小于放置槽的内部直径,所述第一连接板嵌入放置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防摩垫等间距分布在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块关于第二
轴套呈中心对称。
[0013]优选的,所述润滑结构由进油管、铰接块、盖体、固定槽、插块和第二固定块组成,所述进油管设置在上壳体内部底端的一侧,所述进油管的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活动铰接有铰接块,所述盖体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贯穿有插块,所述进油管一侧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不仅实现了提高了差速器壳体的牢固,实现了对差速器壳体进行有效的固定,而且实现了方便润滑油进入差速器壳体的内部;
[0015](1)通过设置有连接筋、块体、盘面和空隙,在使用时,第二连接板底端设置多个连接筋,连接筋可以加强差速器壳体的牢固性,使差速器壳体坚固耐用,增强差速器壳体的使用寿命,连接筋之间的空隙可以帮助对差速器壳体的内部散热,防止差速器壳体内部的差速器零件过热发生事故;
[0016](2)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块、固定螺栓、防摩垫、第一连接板、放置槽、限位槽和固定螺母,把差速器放入上壳体的内部时上壳体底端的第一连接板需要与第二连接板底端的固定板进行固定,对差速器进行保护,臂第一连接板放入放置槽的内部,然后把固定螺栓拧入限位槽的内部,完成上壳体的拼接,第一连接板顶端的防摩垫防止固定螺栓与第一连接板磨损,防止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脱离,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方便差速器壳体在某一个地方固定;
[0017](3)通过设置有进油管、铰接块、盖体、固定槽、插块和第二固定块,当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和锥齿轮使用时间过久时,需要对星齿轮和锥齿轮加润滑油防止星齿轮和锥齿轮停止工作,把插块从固定槽的内部拉出,通过铰接块打开盖体,把润滑油从进油管倒入星齿轮和锥齿轮的表面,对星齿轮和锥齿轮进行润滑,倒入润滑油之后,把盖体通过铰接块挡住进油管的顶端,防止杂质对进油管堵塞。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筋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轴套;2、固定结构;201、第一连接块;202、第一固定孔;203、第二固定孔;204、第一固定块;205、固定螺栓;206、防摩垫;207、第一连接板;208、放置槽;209、限位槽;210、固定螺母;211、固定板;3、连接筋;4、第二连接板;5、上壳体;6、输入口;7、润滑结构;701、进油管;702、铰接块;703、盖体;704、固定槽;705、插块;706、第二固定块;8、第二轴套;9、块体;10、盘面;11、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
‑
图4,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包括第一轴套1和上壳体5,上壳体5的一端设置有输入口6,上壳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8,上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2,上壳体5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7,上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套1,第一轴套1外部的顶端设置散热牢固结构;
[0025]请参阅图1
‑
图4,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还包括散热牢固结构,散热牢固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4设置在上壳体5的底端,第二连接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筋3,连接筋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块体9,第二连接板4的底端设置有盘面10,连接筋3之间设置有空隙11);
[0026]连接筋3呈环形分布;
[0027]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时,第二连接板4底端设置多个连接筋3,连接筋3可以加强差速器壳体的牢固性,使差速器壳体坚固耐用,增强差速器壳体的使用寿命,连接筋3之间的空隙11可以帮助对差速器壳体的内部散热,防止差速器壳体内部的差速器零件过热发生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包括第一轴套(1)和上壳体(5),其特征在于:上壳体(5)的一端设置有输入口(6),所述上壳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8),所述上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2),所述上壳体(5)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7),所述上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套(1),所述第一轴套(1)外部的顶端设置散热牢固结构;所述散热牢固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4)设置在上壳体(5)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块体(9),所述第二连接板(4)的底端设置有盘面(10),所述连接筋(3)之间设置有空隙(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3)呈环形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由第一连接块(201)、第一固定孔(202)、第二固定孔(203)、第一固定块(204)、固定螺栓(205)、防摩垫(206)、第一连接板(207)、放置槽(208)、限位槽(209)、固定螺母(210)和固定板(211)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2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轴套(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块(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02),所述第一固定块(204)固定连接在第二轴套(8)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2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03),所述第一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夏早春,夏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