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和搅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67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和搅拌车。其中,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本体;套筒,套筒套设于本体的外部,并相对于本体可沿本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本体和套筒组成长度可调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卸料槽连接,第一定位部设置于套筒,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适配以对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定位装置,在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适配对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的行程较大而脱离本体引发故障,进而有利于提高套筒的可靠性,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和搅拌车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和搅拌车。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筒在通过其卸料槽卸料时,需调整好卸料槽的角度位置才能保证顺畅、安全地卸料,这就需要一个对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目前的搅拌车,其支撑卸料装置的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分为以下三种:肩扛式、手摇丝杆式、油缸或气缸驱动式。其中,肩扛式调节定位装置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故障率低的优势,在搅拌车产品中使用较为广泛。但是,目前的肩扛式调节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套筒脱离本体,即套筒推出行程的问题,进而引发故障,具体的,混凝土搅拌车卸料装置的支筒可对主槽卸料高度及角度进行调节,通常该支筒未设置限位装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支筒推出行程,导致支筒损坏或其他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或者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搅拌车。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本体;套筒,套筒套设于本体的外部,并相对于本体可沿本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本体和套筒组成长度可调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搅拌车的车架连接,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搅拌车的卸料槽连接;第一定位部,设置于套筒,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适配以对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进行限位。
[0007]本技术提供的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用于搅拌车,搅拌车包括车架和卸料槽,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用于对卸料槽相对于车架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调节。具体地,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限位部、套筒和第一定位部,其中,套筒套设于本体的外部,并相对于本体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即本体和套筒形成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一端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搅拌车的卸料槽连接。通过第一限位部设于本体,第一定位部设于套筒,在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适配对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的行程较大而脱离本体损坏套筒或引发安全故障,进而有利于提高套筒的可靠性,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适于推广应用。
[0008]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第一定位部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设于套筒的内部,凸起结构与限位槽相抵接以对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进行限位。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具体地,本体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套筒相对于本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定位部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设于套筒的内部,在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过程中且行程逐渐增大时,当凸起结构与限位槽相抵接,说明此时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为最大行程,套筒无法再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了套筒脱离本体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0011]进一步地,一方面,凸起结构可以固设于套筒,如套筒的内部形成有凸起结构,即凸起结构与套筒一体成型,具体地,凸起结构可以为凸块、凸台、限位块,以及满足要求的其他凸起结构。另一方面,凸起结构与套筒为可拆卸连接,如凸起结构可以穿设于套筒,使得至少部分凸起结构位于套筒的内部实现限位的作用,如凸起结构为螺栓或定位销。进一步地,限位槽和凸起结构易于加工,成本较低,结构简单,限位效果较高,适于推广应用。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母;凸起结构为螺栓,螺栓穿设于套筒,螺母设于套筒的外部并与螺栓相适配;套筒相对于螺母的螺纹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通孔,螺栓相对于螺母移动以穿过第一通孔。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结构为螺栓,螺栓穿设于套筒,即至少部分螺栓位于套筒的内部,在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过程中且行程逐渐增大时,当螺栓与限位槽相抵接,说明此时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为最大行程,套筒无法再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了套筒脱离本体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且限位槽易于加工,螺栓成本较低,二者结构简单,限位效果较高,适于推广应用。
[0014]进一步地,螺母设于套筒的外部,套筒相对于螺母的螺纹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限位槽相对设置,螺栓相对于螺母移动并穿过第一通孔,即可使至少部分螺栓位于套筒的内部,使得至少部分螺栓位于限位槽内以实现对套筒和本体的最大行程的限位。该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定位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适于推广应用。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为导杆,导杆包括安装部、导向部和凸出部,安装部和凸出部设于导向部的两端,安装部与本体相连接,导向部与本体之间具有缝隙;第一定位部为环状结构,并位于套筒的外部,导向部穿设于环状结构。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部为导杆,导杆包括安装部、导向部和凸出部,安装部位于导向部的一端并与本体相连接,导向部与本体之间具有缝隙,第一定位部为环状结构,并位于套筒的外部。导向部穿设于环状结构,即至少部分环状结构位于缝隙内,进而在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过程中且行程逐渐增大时,环状结构沿导向部移动,当环状结构与凸出部相抵接,说明此时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为最大行程,套筒无法再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了套筒脱离本体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为柔性件,柔性件的一端与本体相连接;第一定位部为固定部,固定部与柔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部为柔性件,第二限位部为固定部,柔性件的一端与本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相连接,即柔性件连接本体和套筒。在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过程中且行程逐渐增大时,沿套筒相对于本体移动方向,柔性件逐渐被拉长,当柔性件被拉长为呈直线状态且无法再拉长时,说明此时套筒相对于本体的行程为最大行程,套筒无法再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了套筒脱离本体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件为绳状结构或链状结构。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柔性件为绳状结构,另一方面,柔性件为链状结构,可以根据产品的成本、可靠性、工况,选择不同结构的柔性件,进而能够扩大产品的适用范围。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定位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套筒;本体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多个第二限位部沿套筒相对于本体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第二定位部相对于套筒转动以使第二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或相分离;其中,沿移动方向,多个第二限位部的任一端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两端之间。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本体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多个第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10);第一限位部(120),设置于所述本体(110);套筒(130),所述套筒(130)套设于所述本体(110)的外部,并相对于所述本体(110)可沿所述本体(110)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本体(110)和所述套筒(130)组成长度可调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搅拌车的车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搅拌车的卸料槽连接;第一定位部(140),设置于所述套筒(130),所述第一定位部(140)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20)相适配以对所述套筒(13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的行程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0)为限位槽(122);所述第一定位部(140)为凸起结构(142),所述凸起结构(142)设于所述套筒(130)的内部,所述凸起结构(142)与所述限位槽(122)相抵接以对所述套筒(13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的行程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150);所述凸起结构(142)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套筒(130),所述螺母(150)设于所述套筒(130)的外部并与所述螺栓相适配;所述套筒(130)相对于所述螺母(150)的螺纹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通孔(132),所述螺栓相对于所述螺母(150)移动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卸料槽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0)为导杆(124),所述导杆(124)包括安装部(1241)、导向部(1242)和凸出部(1243),所述安装部(1241)和所述凸出部(1243)设于所述导向部(1242)的两端,所述安装部(1241)与所述本体(110)相连接,所述导向部(1242)与所述本体(110)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一定位部(140)为环状结构(144),并位于所述套筒(130)的外部,所述导向部(1242)穿设于所述环状结构(144)。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丹清崔龙王煜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