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47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属于纺织设备的零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的顶部前端具有一平直段片颚,平直段片颚的后端具有一片喉,片喉的上方后侧弧形过渡具有一片鼻根部,片鼻根部与平直段之间呈一25~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的零配件
,涉及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

技术介绍

[0002]毛圈机沉降片的构造方式比较特殊,它的片鼻是加长的,编织是织针首先勾住面纱开始压针,同时沉降片向针筒筒心方向推进,使沉降片的片鼻托住面纱纱线,织针连续下压勾住地纱纱线后,完成脱圈。在织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被拉长的沉降片线圈。但因沉降片的构造不同和三角结构不同,它们对面纱和地纱的握持方式也不同,就形成了地纱露在反面或者被包裹在中间的差异,这就有正包机和反包机之分。毛圈的高度主要由片鼻的高度决定,反包机的沉降片型号常见有1.8mm、2.5mm、2.9mm、3.2mm等。反包机生产天鹅绒类的高档品种,地面不露底,毛圈面剪毛或者拉毛摇粒。
[0003]方块、竖条等小提花通常在反包机上织造,无毛圈的地方由 0号沉降片(无鼻)形成。直条花纹的产生是通过有、无片鼻的沉降片在沉降片圆环上的排列来实现的,毛圈纱在0号片上只能垫在片额上与地纱同步成圈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凹凸直条,直条还可以和横条配合作用在绒面上形成需要的方块效应。
[0004]选用常规的市场上0号片,切除片鼻的尖突部分调试下来的布面很差,露底很多,手感粗糙,布面不柔软。分析原因:在织机初始状态下,毛纱在其中的0号片的鼻尖根处容易部分成圈,沉降片在往里运动时,辅助织针退圈脱套的过程中鼻根部容易割断线圈。导致布面露底,从而格子不清晰,没有格子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织物无毛圈。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前端具有一平直段片颚,所述平直段片颚的后端具有一片喉,所述片喉的上方后侧具有一片鼻根部,所述片鼻根部与平直段片颚之间呈一25~32
°
之间的倾角,所述片喉的高度在0.5

0.8mm 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片鼻根部与平直段片颚之间呈一30
°
的倾角。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片喉为向本体的后侧内凹形成的弧形曲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片喉与片鼻根部之间倒圆角过渡。
[0010]市场上购买的沉降片没有留下喉部,不能控制地纱、毛圈纱的垫纱角度从而造成露底;此外,斜面的夹角角度非常关键,既又要辅助地纱、毛圈纱的同步退圈成圈,又不会干扰毛圈纱造成毛圈。经过反复实践角度控制在30度合适,这样沉降片的运动才能与织针更好配合,织出的直条、方块品种布面不露底,手感柔软。从喉部的转向斜面一定要倒成弧形,保证光洁。
[0011]在织造中,织针与沉降片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从图3中沉降片与织针运动曲线可以看出沉降片有两次大的挺进,俗称峰1、峰2,下面分析一下这两次挺进中沉降片三角的径向位置(可用片喉与针背线的距离反映沉降片的挺进量)。峰1:沉降片向前挺进,使地纱置于针钩内点,靠近针杆部位和毛圈纱的里侧,从而使地纱和毛圈纱处于正确的相对位置。当沉降片进一步向前挺进,会使沉降片的片肩拉紧并整理前一横列的毛圈纱,但不能过分整理,否则会使毛圈纱涨断或受伤。现有的0号沉降片无片喉握持,地纱和毛圈纱的位置会出现变动从而造成露底;另外,当沉降片握持力和推出线圈压力太小,则容易产生退圈不足,在织物上产生集圈疵点。出现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片鼻的根部在峰1处毛圈纱部分形成了小毛圈;本方案中的0号沉降片,保留了片喉,能很好的控制地纱与毛圈纱的相对位置。片鼻根部从片喉上方向右上方倒成斜面,毛圈纱在此位置不会形成毛圈而是与地纱一起形成平针底布。市场上购买的沉降片没有留下虎口(即片喉处内凹形成的弧面),这时不能控制地纱、毛圈纱的垫纱角度从而造成露底。一般来说,调整沉降片三角,使得片喉与针背的距离在0.50~ 0.70mm之间即可。
[0012]峰2:是编织高质量毛圈织物的关键。通过调整线圈控制沉降片三角,可以克服织物露底现象。一般而言,使得片喉距针背在0.10~0.30mm之间较为合适。市场上购买的0号片沉降片在峰1回退向峰2挺进时辅助织针退圈脱套的过程中片鼻根部容易割断线圈,导致布面露底,从而格子不清晰,没有格子效应。本方案中的0号沉降片,片鼻根部从片喉上方向右上方倒成斜面,片喉处虎口留有一定的高度H,H值控制在0.5~0.8mm之间,这样,沉降片挺进时斜面能够不破坏前一横列的毛圈并且对前一横列起到整理的作用。因此,斜面的夹角角度非常关键,既要辅助地纱、毛圈纱的同步退圈成圈,又要帮助前一横列的毛圈整理。经过反复实践角度控制在30度合适,这样沉降片的运动才能与织针更好配合,织出的直条、方块品种布面不露底,手感柔软。从虎口转向斜面的过渡点一定要倒成弧形,保证光洁。
[0013]通过这种沉降片,可以开发一系列的直条、方块等小提花天鹅绒产品非常成功,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沉降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16]图3是沉降片与织针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本体;2、平直段片颚;3、片喉;4、片鼻根部;5、沉降片;6、沉降片三角;7、地纱;8、毛圈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的顶部前端具有一平直段片颚2,平直段片颚2的后端具有一片喉3,片喉3的上方后侧具有一片鼻根部4,片鼻根部4与平直段片颚2之间呈一25~ 32
°
之间的倾角,片喉3的高度在0.5

0.8mm之间。
[0020]进一步的,片鼻根部4与平直段片颚2之间呈一30
°
的倾角。
[0021]进一步的,片喉3为向本体1的后侧内凹形成的弧形曲部。
[0022]片鼻根部4从片喉3上方向右上方倒成斜面,片喉3处虎口留有一定的高度H,H值控制在0.5

0.8mm之间,市场上购买的沉降片没有留下虎口,这是不能控制地纱、毛圈纱的垫纱角度从而造成露底;此外,斜面的夹角角度非常关键,既又要辅助地纱、毛圈纱的同步退圈成圈,又不会干扰毛圈纱造成毛圈。经过反复实践角度控制在30度合适,这样沉降片的运动才能与织针更好配合,织出的直条、方块品种布面不露底,手感柔软。从片喉3转向片鼻根部4的斜面形成的虎口一定要倒成弧形,保证光洁。
[0023]在织造中,织针与沉降片5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从图3 中沉降片与织针运动曲线可以看出沉降片有两次大的挺进,俗称峰1、峰2,下面分析一下这两次挺进中沉降片三角的径向位置(可用片喉与针背线的距离反映沉降片的挺进量)。峰1:沉降片5向前挺进,使地纱7置于针钩内点,靠近针杆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毛圈机上的无毛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顶部前端具有一平直段片颚(2),所述平直段片颚(2)的后端具有一片喉(3),所述片喉(3)的上方后侧具有一片鼻根部(4),所述片鼻根部(4)与平直段片颚(2)之间呈一25~32
°
之间的倾角,所述片喉(3)的高度在0.5

0.8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梅金王保胡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