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39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模结构,应用于压铸模中,所述压铸模包括公模板、公模仁、上顶出板和下顶出板,所述脱模结构包括:顶针和套筒,所述公模仁的顶面具有一型腔,所述公模仁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套筒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套筒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型腔的内壁平齐;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公模板;所述套筒具有插孔,所述顶针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孔开设在套筒上,套筒插设于公模仁,定期对套筒进行更换,能够避免插孔的孔口边缘出现豁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消除产品的顶针痕的毛边,减少顶针痕的瑕疵。减少顶针痕的瑕疵。减少顶针痕的瑕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设备
,尤其是一种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使用顶针顶出产品,产品上会留有凸起于产品表面的顶针痕。出于对产品美观的要求,不同的顶针痕的高度应该尽量一致且高度不宜过大,同时顶针痕应当尽量减少毛边的产生。然而,根据现有的压铸模制作的产品表面的顶针痕普遍存在瑕疵,即顶针痕高度差异大,或者顶针痕存在毛边,影响产品的美观。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根据现有的压铸模制作的产品表面的顶针痕普遍存在瑕疵,影响产品的美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脱模结构,应用于压铸模中,所述压铸模包括公模板、公模仁、上顶出板和下顶出板,所述脱模结构包括:
[0006]顶针和套筒,所述公模仁的顶面具有一型腔,所述公模仁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套筒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套筒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型腔的内壁平齐;
[0007]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公模板;所述套筒具有插孔,所述顶针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插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顶针的外壁凸起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靠近所述顶针的下端,所述凸台延伸至与所述顶针的下端面平齐;
[0009]所述上顶出板位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下顶出板之间;所述上顶出板与所述下顶出板固定连接;
[0010]所述上顶出板的底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盲孔中。
[0011]作为优选,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厚度,且所述盲孔的深度与所述凸台的厚度之差小于0.03毫米。
[0012]作为优选,还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导套滑动套设于所述导柱;
[0013]所述导柱垂直于所述公模板,所述导柱的上端与所述公模板固定连接;
[0014]所述上顶出板纵向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下顶出板纵向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同轴;
[0015]所述导柱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上顶出板和所述下顶出板均采用P20钢材,并且所述上顶出板和所述下顶出板的表面均经过氮化处理。
[0017]作为优选,还包括模脚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平行于所述公模板;
[0018]所述模脚位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模脚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0019]所述上顶出板和所述下顶出板位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
[0020]作为优选,还包括回位拉杆;
[0021]所述回位拉杆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回位拉杆的端部与所述下顶出板固定连接。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插孔开设在套筒上,套筒插设于公模仁,定期对套筒进行更换,能够避免插孔的孔口边缘出现豁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消除产品的顶针痕的毛边,减少顶针痕的瑕疵。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一种脱模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放大图。
[0025]图3是本技术一种脱模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7]请参阅图1~图3,图1绘示了本技术一种脱模结构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的放大图。图3绘示了本技术一种脱模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模结构,应用于压铸模中,压铸模包括母模板101、母模仁102、公模板201、公模仁202、上顶出板3和下顶出板4,脱模结构包括:
[0029]顶针501和套筒502,公模仁202的顶面具有一型腔,公模仁202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021,第一通孔2021的内壁的形状与套筒502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套筒502固定插设于第一通孔2021,套筒502的上端与型腔的内壁平齐。
[0030]顶针501穿设于公模板201。套筒502具有插孔5021,顶针501可滑动地插设于插孔5021。
[0031]现有技术中,插孔5021直接开设于公模仁202上,由于顶针501顶出的时候伸出第一通孔2021的部分较长,会发生形变导致顶针501弯曲,弯曲的顶针501退回的时候,会摩擦插孔5021的孔口边缘,在孔口的边缘形成豁口,导致产品的顶针痕存在毛边。
[0032]本技术的插孔5021开设在套筒502上,套筒502插设于公模仁202,定期对套筒502进行更换,能够避免插孔5021的孔口边缘出现豁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消除产品的顶针痕的毛边,减少顶针痕的瑕疵。
[0033]其中,请参阅图1,顶针501的外壁凸起有一圈凸台5011,凸台5011靠近顶针501的下端,凸台5011延伸至与顶针501的下端面平齐。上顶出板3位于公模板201和下顶出板4之间。上顶出板3与下顶出板4固定连接。上顶出板3的底面开设有盲孔301,盲孔301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302,顶针501穿设于第二通孔302,凸台5011位于盲孔301中。
[0034]盲孔301的深度大于凸台5011的厚度,且盲孔301的深度与凸台5011的厚度之差小于0.03毫米。
[0035]若盲孔301的深度与凸台5011的厚度之差过大,那么凸台5011便能够在盲孔301内活动,顶针501回位后,则会出现顶针501的顶端与型腔的内壁不平齐且高度差异较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顶针痕的高度不一致,而本技术将盲孔301的深度与凸台5011的厚度之差控制在0.03毫米之内,减少了顶针501上下活动的范围,减少了顶针501回位后,顶针501的顶端与型腔的内壁的高度差异,改善了产品的顶针痕的高度差异过大的情况,减少了顶针痕的瑕疵。
[0036]其中,请参阅图3,这种脱模结构还包括导柱601和导套602。导套602滑动套设于导柱601。导柱601垂直于公模板201,导柱601的上端与公模板201固定连接。上顶出板3纵向开设有第三通孔303,下顶出板4纵向开设有第四通孔401,第三通孔303和第四通孔401同轴。导柱601固定插设于第三通孔303和第四通孔401。
[0037]导柱601和导套602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上顶出板3和下顶出板4仅能沿着垂直于公模板201的方向滑动,避免了顶出板在顶出的过程中产生倾斜而导致部分顶针501先被顶出,先被顶出的顶针501顶到产品后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导致顶针501的顶端被损坏,进而导致顶针痕的瑕疵。
[0038]其中,上顶出板3和下顶出板4均采用P20钢材,并且上顶出板3和下顶出板4的表面均经过氮化处理。
[0039]现有的上顶出板3和下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结构,应用于压铸模中,所述压铸模包括公模板、公模仁、上顶出板和下顶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结构包括:顶针和套筒,所述公模仁的顶面具有一型腔,所述公模仁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套筒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套筒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型腔的内壁平齐;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公模板;所述套筒具有插孔,所述顶针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插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外壁凸起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靠近所述顶针的下端,所述凸台延伸至与所述顶针的下端面平齐;所述上顶出板位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下顶出板之间;所述上顶出板与所述下顶出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顶出板的底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盲孔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厚度,且所述盲孔的深度与所述凸台的厚度之差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禹
申请(专利权)人:吉达克精密金属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