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挡板、导向板、皮带、动力辊、第一支撑板、第二输送带、第二支撑板、压力传感器、第三支撑板和托盒;挡板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导向板水平设在第一输送带上方,导向板设置两组;皮带竖直设置;第一支撑板垂直设置在皮带上,第一支撑板设置多组,杏仁饼配合放置在条形槽槽底;第二输送带水平设置在皮带下方;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托盒底部与第二支撑板顶部接触,托盒一个侧面与第三支撑板顶部接触;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顶部。本装置设置角度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实现杏仁饼的自动入托,省时省力,且杏仁饼的大小不受限制。的大小不受限制。的大小不受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杏仁饼是一款广东省传统的汉族饼食名吃,是从绿豆饼发展而来的,主要原料是绿豆粉,只因外观像杏仁,所以才叫杏仁饼。杏仁饼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加工好的杏仁饼放入托盒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能够实现杏仁饼的自动入托,省时省力,且杏仁饼的大小不受限制。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挡板、杏仁饼、导向板、皮带、动力辊、第一支撑板、第二输送带、第二支撑板、压力传感器、第三支撑板、托盒和控制系统;
[0007]挡板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挡板在第一输送带上并列设置多组;杏仁饼与挡板朝向皮带的端面接触;导向板水平设在第一输送带上方,导向板朝第一输送带移动方向倾斜,导向板下端面介于挡板上端面与杏仁饼上端面之间,导向板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板关于挡板对称;皮带竖直设置,皮带通过两组动力辊循环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板垂直设置在皮带上,第一支撑板设置多组,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在第一支撑板上端面以及朝向第一输送带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杏仁饼配合放置在条形槽槽底,皮带静止状态下,一组第一支撑板上的条形槽槽底与第一输送带上端面平齐;
[0008]第二输送带水平设置在皮带下方,第二输送带移动方向与第一输送带移动方向垂直;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托盒底部与第二支撑板顶部接触,托盒一个侧面与第三支撑板顶部接触,托盒的进料口与位于皮带底部的处于倾斜状态的第一支撑板上的杏仁饼相对;
[0009]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顶部,压力传感器与托盒底部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带动第一输送带移动的动力装置、带动第二输送带移动的动力装置以及动力辊均控制连接;
[0010]本装置设置调节导向板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设置两组,两组角度调节组件与两组导向板一一对应。
[0011]优选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螺杆、限位板和第二螺杆;固定板设在第一输送带一侧,导向板位于第一输送带和固定板之间,固定板两端设有垂直于第一输送带移动方向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在固定板朝向和背向导向板的端面上均形成开口;导向板一端开设水平的限位槽,限位槽为条形;第一螺杆与第一螺
纹孔配合,第一螺杆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和限位槽伸入导向板和第一输送带之间,第一螺杆另一端设置第一旋钮;限位板设置在第一螺杆位于导向板和第一输送带之间的端部上,限位板与导向板接触;第二螺杆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第二螺杆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与导向板转动连接,第二螺杆另一端设置第二旋钮;在第一输送带的移动方向上,第一螺杆位于第二螺杆的后方。
[0012]优选的,第一输送带外表面画有中心线。
[0013]优选的,限位板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第三支撑板底部与第二输送带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外周均设置防滑硅胶层。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杏仁饼的自动入托,省时省力,且杏仁饼的大小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的俯视图。
[0019]附图标记:1、第一输送带;2、挡板;3、杏仁饼;4、导向板;5、皮带; 6、动力辊;7、第一支撑板;8、条形槽;9、第二输送带;10、第二支撑板; 11、压力传感器;12、第三支撑板;13、托盒;14、控制系统;15、固定板; 16、第一螺纹孔;17、限位槽;18、第一螺杆;19、限位板;20、第一旋钮; 21、第二螺纹孔;22、第二螺杆;23、第二旋钮;24、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挡板2、杏仁饼3、导向板4、皮带5、动力辊6、第一支撑板7、第二输送带9、第二支撑板10、压力传感器11、第三支撑板12、托盒13和控制系统14;
[0022]挡板2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上,挡板2在第一输送带1上并列设置多组;杏仁饼3与挡板2朝向皮带5的端面接触;导向板4水平设在第一输送带1 上方,导向板4朝第一输送带1移动方向倾斜,导向板4下端面介于挡板2上端面与杏仁饼3上端面之间,导向板4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板4关于挡板2对称;皮带5竖直设置,皮带5通过两组动力辊6循环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板7 垂直设置在皮带5上,第一支撑板7设置多组,第一支撑板7上开设有条形槽8,条形槽8在第一支撑板7上端面以及朝向第一输送带1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杏仁饼3配合放置在条形槽8槽底,皮带5静止状态下,一组第一支撑板7上的条形槽8槽底与第一输送带1上端面平齐;
[0023]第二输送带9水平设置在皮带5下方,第二输送带9移动方向与第一输送带1移动方向垂直;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三支撑板12设置在第二输送带9上;托盒13底部与第二支撑板10顶部接触,托盒13一个侧面与第三支撑板12顶部接触,托盒13的进料口与位于皮带5底部的
处于倾斜状态的第一支撑板7上的杏仁饼3相对;
[0024]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顶部,压力传感器11与托盒13底部接触,压力传感器11与控制系统14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14与带动第一输送带1移动的动力装置、带动第二输送带9移动的动力装置以及动力辊6均控制连接;
[0025]本装置设置调节导向板4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设置两组,两组角度调节组件与两组导向板4一一对应。
[0026]本技术中,杏仁饼3放置在第一输送带1上且与挡板2接触,经过两组导向板4限位导向后,杏仁饼3移动到第一输送带1中间位置,控制系统14 控制动力辊6转动带动皮带5转动,当一组第一支撑板7转动到第一输送带1 的卸料端时,动力辊6停止转动,停止两到三秒使第一输送带1将一个杏仁饼3 输送到第一支撑板7上,皮带停止时,一组第一支撑板7带着一个杏仁饼3倾斜位于皮带5底部,在重力作用下,杏仁饼3滑入托盒13内,然后动力辊6再次转动带动皮带5转动,将下一组第一支撑板7移动到第一输送带1的卸料端,不断循环,杏仁饼3落入托盒13内,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杏仁饼自动入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1)、挡板(2)、杏仁饼(3)、导向板(4)、皮带(5)、动力辊(6)、第一支撑板(7)、第二输送带(9)、第二支撑板(10)、压力传感器(11)、第三支撑板(12)、托盒(13)和控制系统(14);挡板(2)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上,挡板(2)在第一输送带(1)上并列设置多组;杏仁饼(3)与挡板(2)朝向皮带(5)的端面接触;导向板(4)水平设在第一输送带(1)上方,导向板(4)朝第一输送带(1)移动方向倾斜,导向板(4)下端面介于挡板(2)上端面与杏仁饼(3)上端面之间,导向板(4)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板(4)关于挡板(2)对称;皮带(5)竖直设置,皮带(5)通过两组动力辊(6)循环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板(7)垂直设置在皮带(5)上,第一支撑板(7)设置多组,第一支撑板(7)上开设有条形槽(8),条形槽(8)在第一支撑板(7)上端面以及朝向第一输送带(1)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杏仁饼(3)配合放置在条形槽(8)槽底,皮带(5)静止状态下,一组第一支撑板(7)上的条形槽(8)槽底与第一输送带(1)上端面平齐;第二输送带(9)水平设置在皮带(5)下方,第二输送带(9)移动方向与第一输送带(1)移动方向垂直;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三支撑板(12)设置在第二输送带(9)上;托盒(13)底部与第二支撑板(10)顶部接触,托盒(13)一个侧面与第三支撑板(12)顶部接触,托盒(13)的进料口与位于皮带(5)底部的处于倾斜状态的第一支撑板(7)上的杏仁饼(3)相对;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顶部,压力传感器(11)与托盒(13)底部接触,压力传感器(11)与控制系统(14)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14)与带动第一输送带(1)移动的动力装置、带动第二输送带(9)移动的动力装置以及动力辊(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澳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