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13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防护服,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包括上衣部,上衣部包括前片和两侧的衣袖,其特征在于,上衣部设有第一袋、第二袋和至少一个第三袋,第一袋设于前片对应腹部位置的一侧,第一袋用于容置通讯工具,第二袋设于前片对应腹部位置的另一侧,第二袋用于容置文件,第三袋设于至少一衣袖对应上臂位置外侧,第三袋用于容置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良的防护服可将随身物品分别放置于防护服的第一袋、第二袋和第三袋中,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便于取放。便于取放。便于取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防护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污染物喷溅时,医务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目前医务人员穿戴防护服进入隔离区时,需要自行配备背包,以随身携带通讯工具、文件、笔等物品,背包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由于放取物品时需反复开闭背包,在工作操作中增加了工作步骤,为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不便。另外,防护服为一次性防护用品,长时间使用背包可能磨损防护服,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随身物品分别放置于防护服的第一袋、第二袋和第三袋中,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便于取放的改良的防护服。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包括上衣部,上衣部包括前片和两侧的衣袖,所述上衣部设有第一袋、第二袋、系带、数个袢带和至少一个第三袋,所述第一袋设于所述前片对应腹部位置的一侧,所述第一袋用于容置通讯工具,所述第二袋设于所述前片对应腹部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袋用于容置文件,所述第三袋设于至少一所述衣袖对应上臂位置外侧,所述第三袋用于容置笔,所述第三袋长度方向沿所述衣袖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袋与衣袖形成容置笔的容纳腔,数个所述袢带设于所述防护服腰部并形成所述系带的穿设通道,所述系带穿设于所述穿设通道中。
[0005]进一步,所述防护服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袋,所述第四袋包括定位套和袋体,所述袋体沿所述定位套轴线方向缝合于所述定位套外壁,所述定位套穿设于所述系带上。
[0006]进一步,所述防护服还包括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定位套固定于所述系带上,所述连接件的母件设于所述系带上,所述连接件的子件设于所述定位套内壁。
[0007]进一步,所述连接件采用魔术贴或按扣或钮扣。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目前的防护服未设置储物袋,使得医务人员携带物品较为不便,本技术的防护服设置了数个储物袋,上衣部前片的第一袋可用于放置将通讯工具,第二袋可用于放置文件,衣袖外侧的第三袋可用于放置笔,上述各袋可将需随身携带的上述物件分别放置,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便于取放,结实耐用;防护服本体腰部设有系带和袢带,便于调节防护服与医务人员躯干的松紧程度;系带上设置第四袋可用于存放上述物件以外的以他物件,医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佩戴第四袋及第四袋的数量,第四袋体积小、质量轻,便于佩戴、携带,不占用额外空间便可实现多物品的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3中第四袋的侧视图。
[0013]其中:1、防护服本体;2、上衣部;21、前片;22、衣袖;23、第一袋; 24、第二袋;25、第三袋;3、系带;31、袢带;4、第四袋;41、定位套;42、袋体;43、连接件;44、连接件的母件;45、连接件的子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包括上衣部2,上衣部2包括前片21和两侧的衣袖22,所述上衣部2设有第一袋23、第二袋24和至少一个第三袋25,所述第一袋23设于所述前片21对应腹部位置的一侧,所述第一袋23用于容置通讯工具,所述第二袋24设于所述前片21对应腹部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袋24用于容置文件,所述第三袋25设于至少一所述衣袖22对应上臂位置外侧,所述第三袋25用于容置笔。
[0016]本实施例中,上衣部2前片21对应腹部位置设有第一袋23和第二袋24,衣袖22对应上臂位置外侧设有第三袋25,将通讯工具、文件和笔分开放置,便于上述物件的快速取放,同时,上述各袋均设于上衣部,可满足无菌操作要求。由于通讯工具可带离污染区,文件和笔可放置于污染区,将上述物件的分开放置还可减少物件混放引起的交叉感染。根据使用需要,第三袋25可设于左边衣袖22对应上臂位置外侧,可设于右边衣袖22对应上臂位置外侧,也可在两侧衣袖22对应上臂位置外侧均设置。具体的,通讯工具包括手机、对讲机等常用设备,文件包括记录单等纸质或电子记录工具。优选的,为了符合使用习惯,第一袋23可设于前片21的左侧,第二袋24可设于设于前片21左侧,便于右手取出文件。
[0017]所述第三袋25长度方向沿所述衣袖2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袋25与衣袖22形成容置笔的容纳腔,该容纳腔与笔形状相适应,可将笔牢固插在第三袋 25中,使笔不易从第三袋25中掉出。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袋23、所述第二袋24、所述第三袋25和所述上衣部2 上包括对应所述第一袋23、第二袋24、第三袋25的区域均采用加厚面料制造,可避免在袋中所存放物件磨损物件两侧面料,防止污染物通过磨损处进入防护服内部造成医务人员感染。具体的,该面料为防护服本体1相同的面料。
[0019]使用本防护服时,医务人员可将的通讯工具放于上衣部前片21的第一袋23 中,可将文件放于上衣部前片21的第二袋24中,可将笔放于衣袖22对应上臂位置外侧的第三袋25中,进而将需随身携带的物件放置于防护服本体1上述各袋,上述各袋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便于取放,结实耐用。
[0020]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改良的防护服,该防护服也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包括上衣部2,上衣部2包括前片21 和两侧的衣袖22,所述上衣部2设有第一袋23、第二袋24和至少一个第三袋25,本实施例的防护服本体1还包括系
带3和数个袢带31,数个所述袢带31设于所述防护服腰部并形成所述系带3的穿设通道,所述系带3穿设于所述穿设通道中。
[0021]本实施例中,防护服本体1腰部设有系带3和袢带31,便于调节防护服与医务人员躯干的松紧程度,降低防护服内部二次感染的风险。使用本实施例的防护服时,医务人员可通过调节系带3两自由端连接位置,实现对防护服与医务人员躯干松紧的程度调节。
[0022]本实施例其余技术措施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0023]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改良的防护服,该防护服也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包括上衣部2,上衣部2包括前片21 和两侧的衣袖22,所述上衣部2设有第一袋23、第二袋24和至少一个第三袋 25,所述防护服本体1腰部设有系带3和数个袢带31,本实施例的所述防护服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袋4,如图4所示,所述第四袋4包括定位套41和袋体42,所述袋体42沿所述定位套41轴线方向缝合于所述定位套41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包括上衣部,上衣部包括前片和两侧的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部设有第一袋、第二袋、系带、数个袢带和至少一个第三袋,所述第一袋设于所述前片对应腹部位置的一侧,所述第一袋用于容置通讯工具,所述第二袋设于所述前片对应腹部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袋用于容置文件,所述第三袋设于至少一所述衣袖对应上臂位置外侧,所述第三袋用于容置笔,所述第三袋长度方向沿所述衣袖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袋与衣袖形成容置笔的容纳腔,数个所述袢带设于所述防护服腰部并形成所述系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钰芳张燕丽黄燕孟祥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