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豆芳芳专利>正文

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42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其在上水室和下水室内分别设置有顶部隔板和底部隔板,通过顶部隔板与底部隔板相互配合实现水流自上水室进入至下水室,然后在底部隔板的间隔下再次折返至上水室,通过上水室的倾斜导流后再返回至下水室后经过接口流出,实现液体在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内部折返的循环流动,以此实现与散热管组的较大面积的结合,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可有效的实现热水的导流;再者,本方案对密封盖左右边缘进行加固,对散热管根部进行整体加固,再实现对连接口部位进行非焊接方式的加固,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或者漏液。现裂纹或者漏液。现裂纹或者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散热器
,公开了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是涉及重型车辆的散热器水室内部导流结构,具体指的是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
[0003]现有的车载散热器在成型时,其整体结构是通过在散热箱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水室,通过水室实现液体的导入和导出,通过此种导入和导出实现液体进入散热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此类结构存在着技术弊端,其体现在:1.现有的散热器存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在一侧的结构,此种结构的设计弊端是无法实现液体在散热箱体内整体散热,只能在单侧流通,直接导致了散效率的大大降低;2.现有的散热器多为焊接结构,此种结构的散热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因颠簸而导致焊接点裂纹,进而造成漏水;3.现有的此类散热器密封性差,在固定后容易造成密封不严而漏液;4、此类散热器多用在工程车辆上,散热器在其上方也会跟随振动或者产生共振,散热器上的主板和散热管的连接点在受到多次振动和挤压时容易产生散热管根部断裂,导致散热器通管无法正常工作;5、此类散热器多用在工程车辆上,因车辆震动或者车辆本身共振容易导致凸出散热器水室外表面的连接口端部裂纹,以致整个散热器出现漏液问题。
[0004]针对此种结构设计,作为本行业及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进,对散热器整体结构进行改进,以此实现良好的散热以及整体牢固性是现有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其对散热器内部液体流向进行改进,同时在连接口以及散热管根部进行加固,对水室与散热管连接点进行加固,可有效的防止焊接点裂纹以及连接口裂纹。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其包括一个散热管组以及固定在散热管组上下两端的水室;在上下两端的水室上分别固定有一个连接口用于实现液体的导入和导出;位于上端的上水室内设置有一个顶部隔板,位于下端的下水室内设置有一个底部隔板,通过顶部隔板与底部隔板相配合实现水室以及散热管内部液体呈上下往复流动;
[0007]所述的连接口成型时,水室上设置有贯穿孔,在水室的外侧围绕贯穿孔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套管,在水室的内侧,自水室内部向外设置有一个螺杆,所述的螺杆自水室内部向内螺纹套管方向螺纹连接实现连接固定;所述的螺杆中空设置,其与内螺纹套管连接后可实现水室内外的贯通;内螺纹套管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0008]所述的水室通过密封盖与散热管结合后成型,所述的密封盖的底部边缘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边,密封盖的下部设置有散热管,通过主板将所有的散热管连通并实现上下水
腔的贯通,所述的延伸边上设置有一个U型密封圈,所述的U型密封圈通过主板左右边缘的翻折边实现锁紧;在主板的外部通过锁紧卡扣实现二次锁紧;所述的顶部密封盖上设置有上补强筋,所述的锁紧卡扣在固定时,其顶部设置有延伸锁紧边,通过延伸锁紧边实现对翻折边的压紧,所述的延伸锁紧边正好插入至相邻两个上补强筋之间的间隙内;
[0009]主板与散热管插接处,在靠近主板处设置有若干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孔,通过贯穿孔将所有的散热管插接设置,以此实现辅助固定;在横向设置的各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多棱补强凹槽或者多棱补强凸起,在纵向设置的各贯穿孔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补强凹槽均布设置;所述的贯穿孔的周边设置有一圈竖向延伸边,当散热管插装在贯穿孔内后,竖向延伸边贴合在散热管上。
[0010]所述的支撑片为0.2~0.6毫米厚的薄铝板结构,当设置多层支撑片时,相邻两支撑片之间设置有2~5毫米的间隙。
[0011]所述的顶部隔板为渐变结构设计,其设置有入口折弯端,中部为水平段,末尾的倾斜段;所述的入口折弯端朝向上水室顶部折弯,其实现液体进入散热管组时的导向;中部水平段平行于散热管组顶部端口设置,此阶段设计后防止液体由此段进入上水室;所述的倾斜段向上水室顶部倾斜过渡,其末端顶在上水室的顶部实现上水室的分段阻隔;所述的底部隔板为型材折弯设计,其将下水室分为两部分,当水流由上水室进入至下水室后,在底部隔板的阻挡作用下再返回至上水室,在上水室经过水平段和倾斜段的阻挡再次返回至下水室实现上下循环流动。
[0012]所述的上水室以及下水室的内部皆设置有若干个补强筋,所述的顶部隔板上设置有侧边卡槽,通过侧边卡槽实现与补强筋的卡固,通过两者插接配合实现固定;所述的底部隔板为折弯结构设置,折弯后的底部隔板在两个补强筋之间支撑固定。
[0013]所述的侧边卡槽内设置有冲裁凸起,所述的冲裁凸起的顶部顶在补强筋上实现顶部定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在上水室和下水室内分别设置有顶部隔板和底部隔板,通过顶部隔板与底部隔板相互配合实现水流自上水室进入至下水室,然后在底部隔板的间隔下再次折返至上水室,通过上水室的倾斜导流后再返回至下水室后经过接口流出,实现液体在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内部折返的循环流动,以此实现与散热管组的较大面积的结合,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可有效的实现热水的导流;再者,本方案对密封盖左右边缘进行加固,对散热管根部进行整体加固,再实现对连接口部位进行非焊接方式的加固,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或者漏液;本技术方案构设计新颖,其导热效果好,强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内部导流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上水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下水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密封盖与主板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散热管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4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图5中B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连接口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1、上水室,11、上接口,12、上补强筋,13、延伸边,14、U型密封圈,15、螺杆,16、密封垫圈,2、散热管,3、下水室,31、下接口,32、下补强筋,4、顶部隔板,41、入口折弯端,42、冲裁凸起,43、冲裁孔,44、侧边卡槽,45、水平段,46、倾斜段,5、底部隔板,6、密封盖,7、支撑片,71、贯穿孔,72、多棱补强凹槽,73、竖向延伸边,74、多棱补强凸起,8、锁紧卡扣,81、延伸锁紧边,9、主板,91、U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看附图所示,
[0025]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其包括一个有若干散热管2组成的散热管组以及固定在散热管组上下两端的上水室1和下水室3;在上下两端的水室上分别固定有上接口11和下接口31用于实现液体的导入和导出;位于上端的上水室11内设置有一个顶部隔板4,位于下端的下水室3内设置有一个底部隔板5,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顶部隔板4为渐变结构设计,其设置有入口折弯端41,中部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防抖防高温散热器,其包括一个散热管组以及固定在散热管组上下两端的水室;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两端的水室上分别固定有一个连接口用于实现液体的导入和导出;位于上端的上水室内设置有一个顶部隔板,位于下端的下水室内设置有一个底部隔板,通过顶部隔板与底部隔板相配合实现水室以及散热管内部液体呈上下往复流动;所述的连接口成型时,水室上设置有贯穿孔,在水室的外侧围绕贯穿孔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套管,在水室的内侧,自水室内部向外设置有一个螺杆,所述的螺杆自水室内部向内螺纹套管方向螺纹连接实现连接固定;所述的螺杆中空设置,其与内螺纹套管连接后可实现水室内外的贯通;内螺纹套管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的水室通过密封盖与散热管结合后成型,所述的密封盖的底部边缘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边,密封盖的下部设置有散热管,通过主板将所有的散热管连通并实现上下水腔的贯通,所述的延伸边上设置有一个U型密封圈,所述的U型密封圈通过主板左右边缘的翻折边实现锁紧;在主板的外部通过锁紧卡扣实现二次锁紧;密封盖上设置有上补强筋,所述的锁紧卡扣在固定时,其顶部设置有延伸锁紧边,通过延伸锁紧边实现对翻折边的压紧,所述的延伸锁紧边正好插入至相邻两个上补强筋之间的间隙内;主板与散热管插接处,在靠近主板处设置有若干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孔,通过贯穿孔将所有的散热管插接设置,以此实现辅助固定;在横向设置的各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多棱补强凹槽或者多棱补强凸起,在纵向设置的各贯穿孔之间设置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芳芳魏康成
申请(专利权)人:豆芳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