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断路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39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断路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各个连接铜排,每个连接铜排均连接有导热单元,导热单元至少有部分伸出壳体的表面,导热单元伸出壳体表面的部分设有用于接触换热的换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热单元,可将连接铜排上的热量传导至壳体外部,再通过其上的换热部与其他装置进行换热,从而实现了对电池包断路装置内部的热量的传导以及换热,进而实现了对电池包断路装置的有效散热。效散热。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断路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断路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对新能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电池系统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电量,除了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外,电池包内的各零部件的排布也需要更为紧凑,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0003]BDU即电池包断路装置,作为新能源汽动力电池断开与接通高压电的装置,对电池包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包括下壳体、上盖、连接铜排、霍尔传感器、接触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组、熔断器、分流器等电气元件。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BDU壳体内部结构设计的非常紧凑,熔断器、分流器、接触器等电气件在电池系统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在紧凑的空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散热,导致BDU内部温度过高,影响电气元件的安全、功能、寿命、可靠性,从而增大电池系统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断路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断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各个连接铜排,每个连接铜排均连接有导热单元,导热单元至少有部分伸出壳体的表面,导热单元伸出壳体表面的部分设有用于接触换热的换热部。
[0006]可选的,壳体内设有熔断器,连接铜排包括与熔断器连接的熔断器输入铜排和熔断器输出铜排,导热单元包括分别与熔断器输入铜排和熔断器输出铜排连接的第一延伸段,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第一延伸段伸出的第一贯穿孔,换热部包括与第一延伸段连接的第一换热片。
[0007]可选的,壳体内设有熔断器触头安装平台,熔断器输入铜排和熔断器输出铜排均包括用于与熔断器的触头相连接的第一触片,第一触片位于熔断器的触头与相对应的熔断器触头安装平台之间,两个第一延伸段与相对应的第一触片相连接。
[0008]可选的,壳体内设有一对接触器,连接铜排包括分别与接触器相连接的BDU正极铜排和BDU负极铜排,导热单元包括分别与BDU正极铜排和BDU负极铜排连接的第二延伸段,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第二延伸段伸出的第二贯穿孔,换热部包括与第二延伸段连接的第二换热片。
[0009]可选的,第二延伸段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触片,第二触片与相对应的BDU正极铜排和BDU负极铜排之间接触连接。
[0010]可选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的底端均设有分别用于与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贴合接触的导热绝缘板。
[0011]可选的,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预充电阻,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预充电阻的线束穿入的过线孔,壳体内设有分流器,分流器位于预充电阻的正上方。
[0012]可选的,凹槽与过线孔之间设有用于容纳预充电阻的线束的过线槽。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设置在电池箱体顶端的固定梁以及电池包断路装置,壳体的底端两侧通过固定梁设置在电池箱体上,导热绝缘板的底端与电池箱体相接触。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池包。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导热单元,可将连接铜排上的热量传导至壳体外部,再通过其上的换热部与其他装置进行换热,从而实现了对电池包断路装置内部的热量的传导以及换热,进而实现了对电池包断路装置的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熔断器的断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接触器的断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外壳的侧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外壳的仰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电池包的爆炸示意图。
[0025]其中,1、熔断器;2、熔断器输入铜排;3、熔断器输出铜排;41、第一换热片;42、第一延伸段;43、第一触片;44、第一贯穿孔;5、接触器;6、BUD正极铜排;7、BDU负极铜排;81、第二换热片;82、第二延伸段;83、第二触片;84、第二贯穿孔;9、导热绝缘板;10、限位凸起;11、预充电阻;12、分流器;13、过线槽;14、电池箱体;15、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和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断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各个连接铜排,每个连接铜排均连接有导热单元,导热单元至少有部分伸出壳体的表面,导热单元伸出壳体表面的部分设有用于接触换热的换热部。
[0029]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铜排为电池包断路装置内的主要连接部件,一般包括如:熔断器输入铜排2、熔断器输出铜排3、BDU正极铜排6以及BDU负极铜排7等,在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断路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一般由连接铜排自身的辐射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导热单元,可将连接铜排上的热量传导至壳体外部,再通过其上的换热部与其他装置进行换热,从而实现了对电池包断路装置内部的热量的传导以及换热,进而实现了对电池包断路装置的有效散热。
[0030]请参阅图1和2,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熔断器1,连接铜排包括与熔断器1连接的熔断器输入铜排2和熔断器输出铜排3,导热单元包括分别与熔断器输入铜排2和熔断器输出铜排3连接的第一延伸段42,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第一延伸段42伸出的第一贯穿孔44,换热部包括与第一延伸段42连接的第一换热片41。
[0031]在上述实施例中,熔断器1通过熔断器输入铜排2与分流器12相连接,通过熔断器输出铜排3与接触器5相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熔断器1与分流器12和接触器5之间的连接铜排均位于其上方位置,仅用作电气连接,分流器12、熔断器1与接触器5的仅能通过连接铜排的热量辐射进行散热,散热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在本方案中,首先通过设置第一延伸段42对来自熔断器输入铜排2和熔断器输出铜排3的热量进行传导,再通过第一换热片41释放到第一贯穿孔44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断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各个连接铜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铜排均连接有导热单元,所述导热单元至少有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导热单元伸出所述壳体表面的部分设有用于接触换热的换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断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熔断器(1),所述连接铜排包括与所述熔断器(1)连接的熔断器输入铜排(2)和熔断器输出铜排(3),所述导热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熔断器输入铜排(2)和所述熔断器输出铜排(3)连接的第一延伸段(42),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42)伸出的第一贯穿孔(44),所述换热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延伸段(42)连接的第一换热片(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断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熔断器(1)触头安装平台,所述熔断器输入铜排(2)和所述熔断器输出铜排(3)均包括用于与所述熔断器(1)的触头相连接的第一触片(43),所述第一触片(43)位于所述熔断器(1)的触头与相对应的所述熔断器(1)触头安装平台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段(42)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触片(4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断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对接触器(5),所述连接铜排包括分别与所述接触器(5)相连接的BDU正极铜排(6)和BDU负极铜排(7),所述导热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BDU正极铜排(6)和所述BDU负极铜排(7)连接的第二延伸段(82),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攀徐超郭军李华霍姣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