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161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包括固定框架;至少两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均包括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提升组件,其包括升降件,至少两个提升件,和将升降件和提升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升降件通过连接部和提升件带动第二夹持单元向上运动,使其与第一夹持单元共同夹紧面筋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升降杆和提升件传递动力;当其升降杆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升降杆通过提升件传递给下夹板,下夹板向上运动,进而保证下夹板和上夹板紧紧夹持面筋盒;当升降杆受到的拉力消失时,升降杆上的压缩弹簧自动弹开,使下夹板向下转动,进而松开面筋盒,实现了面筋盒的自动夹紧和松开,可实现面筋盒的自动搬运。搬运。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面筋生产线,尤其是涉及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蒸面筋是将洗面得到的面筋经过自然发酵或控制发酵后,在进行蒸制后得到的疏松多孔的蒸面筋。现有蒸面筋工序大多利用人工分团,手动将分团后的面筋进行装盒,并手动将面筋盒内的面筋放入醒发室进行醒发,醒发后手工搬运至蒸箱内熟化。然而手动搬运面筋的劳动强度大,且需要较多劳动力,人力较多,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蒸面筋的自动化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实现了面筋盒的自动夹紧和松开,可实现面筋盒的自动转移,降低劳动强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包括
[0006]固定框架,具有穿孔;
[0007]至少两组夹持组件,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
[0008]第一夹持单元,水平设置,且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以及
[0009]第二夹持单元,其一端铰连在固定框架上,且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下方;
[0010]提升组件,包括
[0011]升降件,其上部向上穿出所述穿孔;
[0012]至少两个提升件,均位于固定框架的下方,至少两个所述提升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提升件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铰连在一起;以及
[0013]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升降件和提升件,所述升降件的下部固连在所述连接部上,提升件的上端部铰连在连接部上;
[0014]其中,所述升降件通过连接部和提升件带动第二夹持单元向上运动,使其与第一夹持单元共同夹紧面筋盒。
[0015]优选地,所述面筋盒提盒装置还包括使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向下运动的弹性复位件,且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
[0016]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套装在位于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升降件上。
[0017]优选地,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杆和将两所述竖杆连接在一起的横连接杆,所述横连接杆的中部具有所述穿孔。
[0018]优选地,每个所述竖杆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夹持组件,两个竖杆上的夹持组件对
称布设。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为水平设置在所述竖杆下端部的上夹板,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为铰连在竖杆下端部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位于所述上夹板的下方。
[0020]优选地,所述升降件为竖向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部具有吊孔。
[0021]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水平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板一边缘处的竖向板,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连在所述水平板上,提升件的上端部铰连在所述竖向板上。
[0022]优选地,所述提升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杆和竖向杆,所述水平杆的端部铰接在所述水平板上,所述竖向杆的底部与所述下夹板相铰连。
[0023]优选地,所述下夹板上穿设有铰接轴,所述竖向杆的底部穿设在所述铰接轴上。
[0024]本技术优点在于下夹板铰连在固定框架的竖杆上,同时利用升降杆和提升件传递动力;当其升降杆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升降杆通过提升件传递给下夹板,下夹板向上运动,进而保证下夹板和上夹板紧紧夹持面筋盒;当升降杆受到的拉力消失时,升降杆上的压缩弹簧自动弹开,使下夹板向下转动,进而松开面筋盒,实现了面筋盒的自动夹紧和松开,可实现面筋盒的自动搬运,为实现蒸面筋的自动化生产打下基础,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包括固定框架,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两组夹持组件和设置在固定框架下方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向上拉动夹持组件使每组夹持组件处于夹紧状态,将面筋盒夹紧。
[0030]如图1

2所示,固定框架包括两个平行的竖杆101和将两个竖杆101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的横连接杆102(即固定框架为开口向下的U形框架),横连接杆102中部开设有穿孔。
[0031]如图1

2所示,每个竖杆101上的下端部均设置有一组夹持组件,且两组夹持组件左右对称布设,以任意一组夹持组件为例:夹持组件均包括水平设置在竖杆101下端部的第一夹持单元(即上夹板201)和一端铰连在竖杆101底部的第二夹持单元(即下夹板202),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2上下对应。
[0032]如图1

2所示,提升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框架下方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水平板301和垂直设置在水平板301一边缘处的竖向板302,竖向板302自水平板301竖向向下延伸;
[0033]提升组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水平板301上的升降件(即升降杆303),升降杆303上部向上穿出横连接杆102的穿孔,即固定框架可对升降杆303进行限位,确保升降杆303的运动轨迹;升降杆303的上部开设有吊孔304,便于安装;
[0034]提升组件还包括两个对称铰连在竖向板302上的提升件,提升件与下夹板202上下对应设置,该提升件包括固连在一起的水平杆305和竖向杆306,水平杆305的一端部铰连竖向板302上;下夹板202上穿设有铰接轴307,竖向杆306底部转动设置在铰接轴307上,实现竖向杆306和下夹板202的铰连。
[0035]如图1

2所示,位于横连接杆102和水平板301之间的升降杆303上套装有压缩弹簧400,当面筋盒位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输送带上时,压缩弹簧400复位的弹力将下夹板202弹开,进而松开面筋盒。
[0036]实际安装时,将本技术所述的面筋盒提盒装置悬挂在蒸面筋生产线的面筋隧道醒发箱、蒸箱内的输送链条500上,且输送链条500上均匀间隔安装多个面筋盒提盒装置,具体如图3所示;
[0037]面筋盒600放在蒸面筋生产线中的输送带A上,当盖上盒盖后的面筋盒600移动至提盒装置正下方时,两个上夹板201正好位于盒盖的上表面,输送链条500上升过程中将升降杆303向上提起,升降杆303将受到的拉力通过连接部和提升件传递给下夹板202,下夹板202受力向上运动,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2紧紧夹持面筋盒;
[0038]当输送链条500带动面筋盒移动至图3中的输送带B上时,升降杆303受到的提升力消失,此时压缩弹簧400的复位弹力将连接部自动弹开,使得下夹板202在该复位弹力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盒提盒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具有穿孔;至少两组夹持组件,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第一夹持单元,水平设置,且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以及第二夹持单元,其一端铰连在固定框架上,且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下方;提升组件,包括升降件,其上部向上穿出所述穿孔;至少两个提升件,均位于固定框架的下方,至少两个所述提升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提升件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铰连在一起;以及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升降件和提升件,所述升降件的下部固连在所述连接部上,提升件的上端部铰连在连接部上;其中,所述升降件通过连接部和提升件带动第二夹持单元向上运动,使其与第一夹持单元共同夹紧面筋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盒提盒装置还包括使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向下运动的弹性复位件,且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套装在位于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升降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蒸面筋生产线中的面筋盒提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亮武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洪河天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