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77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卷烟盒通过第一输送带往第二输送带的方向输送,输送至第一输送带的尾端时,由间歇机构带动隔板从缺口穿过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带动第二连杆摆动,第二连杆拉动第一连杆相对滑轨滑动,同时滑轨带动第一连杆绕着第一支撑轴转动,第一连杆带动L板上的吸盘往隔板处的卷烟盒抵触,同时气缸通过气管对吸盘进行吸气吸附住卷烟盒,卷烟盒在L板的带动下转动九十度,移动到第二输送带上方时,气缸通过气管对吸盘进行充气,解除吸盘对卷烟盒的吸附,便于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完成对卷烟盒全方位的检测,提高可卷烟盒的检测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卷烟盒的外表面上印有外观图像,若是图像的位置、色彩、形状以及卷烟盒的形状出现瑕疵,会降低卷烟盒的包装合格率。
[0003]现采用在传输带的上下和前后的位置设置工业相机进行拍照,然后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与预设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筛选出外观有缺陷的卷烟盒,提高了卷烟盒的包装合格率。
[0004]但是卷烟盒输送线上的烟盒都是并列放置的,相邻卷烟盒将卷烟盒相邻对应的外表面遮挡住,不能拍照,存在卷烟盒缺陷检测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通过设置的翻面结构在卷烟盒检测时进行翻面,使得卷烟盒的各个表面都进行了检测,提高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的质量。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翻面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隔板、间歇机构、第二输送带、支撑架、第一支撑轴、滑轨、第一连杆、L板、吸盘、气管、气缸、第二连杆、第二支撑轴、凸轮和电机;
[0007]第一输送带的中部开设有缺口,缺口沿着第一输送带的纵向方向延伸,隔板在间歇机构的带动下反复从缺口穿过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尾端的下方,支撑架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尾端处,第一支撑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撑架朝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滑轨与第一支撑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L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杆一体成型,L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吸盘与L板固定连接,并位于L 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气管的一端与吸盘的内部连通,气缸与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远离滑轨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与隔板之间,第二支撑轴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凸轮与第二连杆抵持,并位于第二连杆朝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凸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第一连杆和L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与吸盘的内部连通,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杆的远离L板的一端,气管与通孔远离L板的一端连通,气管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间歇机构包括支撑件、弹簧和圆盘,支撑件与隔板固定连接,并位于隔板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侧,弹簧安装在隔板的下方,圆盘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盘的外边缘与支撑件抵持,圆盘上开设有弧形口,弧形口与凸轮的凸点之间夹角为180
°

[0010]进一步,支撑件的形状为圆柱形。
[0011]进一步,第二连杆上开设有凹陷145,凹陷145位于第二连杆朝向凸轮的一侧。
[0012]进一步,吸盘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吸盘均匀分布在L板朝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一、待检测的卷烟盒通过第一输送带往第二输送带的方向输送,卷烟盒在第一输送带上完成上下和前后四个面的检测,输送至第一输送带的尾端时,由间歇机构带动隔板从缺口穿过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同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带动第二连杆摆动,第二连杆拉动第一连杆相对滑轨滑动,同时滑轨带动第一连杆绕着第一支撑轴转动,第一连杆带动L 板上的吸盘往隔板处的卷烟盒抵触,同时气缸通过气管对吸盘进行吸气,完成对卷烟盒的吸附;卷烟盒在L板的带动下转动九十度,移动到第二输送带上方时,气缸通过气管对吸盘进行充气,解除吸盘对卷烟盒的吸附,将第一输送带上的卷烟盒转动90度移动到了第二输送带上,便于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完成对卷烟盒全方位的检测,提高可卷烟盒的检测质量。
[0015]二、通过第一连杆和L板内的通孔与吸盘连通,气缸与通孔靠近滑轨的一端连通,能够减小气管跟随第一连杆一起摆动的弧度。
[0016]三、凸轮抵持第二连杆,使得第二连杆带动吸盘往第一输送带上的卷烟盒处摆动时,与凸轮同轴的圆盘转动,直至支撑件滑至于与圆盘上的弧形口的内壁抵持,支撑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隔板迅速从下往上穿过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隔板与卷烟盒抵持,在吸盘与卷烟盒抵持时,避免卷烟盒往远离第一输送带的方向滑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本技术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00-翻面结构、10-第一输送带、11-缺口、20-隔板、30-间歇机构、31-支撑件、 32-弹簧、33-圆盘、331-弧形口、40-第二输送带、50-支撑架、60-第一支撑轴、70-滑轨、 80-第一连杆、85-通孔、90-L板、110-吸盘、120-气管、130-气缸、140-第二连杆、145-凹陷、150-第二支撑轴、160-凸轮、17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中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于的具体含义。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100,用于烟盒外观的缺陷检测,翻面结构100包括第一输送带10、隔板20、间歇机构30、第二输送带40、支撑架50、第一支撑轴60、滑轨70、第一连杆80、L板90、吸盘110、气管120、气缸130、第二连杆140、第二支撑轴150、凸轮160和电机170;第一输送带10和第二输送带40首尾相接,第二输送带40位于第一输送带10的下方,在第一输送带10与第二输送带40 之前设有固定底面上的支撑架50,第一支撑轴60、滑轨70、第一连杆80、L板90、吸盘110、气管120、气缸130、第二连杆140、第二支撑轴150、凸轮160和电机170都安装在支撑架 50上。
[0024]第一输送带10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缺口11,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卷烟盒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翻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隔板、间歇机构、第二输送带、支撑架、第一支撑轴、滑轨、第一连杆、L板、吸盘、气管、气缸、第二连杆、第二支撑轴、电机和凸轮;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中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着第一输送带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隔板在所述间歇机构的带动下反复从缺口穿过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尾端的下方,所述支撑架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尾端处,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撑架朝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所述滑轨与第一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L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杆一体成型,所述L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吸盘与L板固定连接,并位于L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吸盘的内部连通,所述气缸与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远离滑轨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与隔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凸轮与第二连杆抵持,并位于第二连杆朝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凸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祥敏周维朱立军胡兴锋黄治周苗苗蔡利谭广璐彭忠李秋潼谢飞余苹郑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