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29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所述护理轮椅床包括床板、框体、伸缩组件和拓展收缩组件,所述床板包括依次铰接的背板、座板和腿板,所述背板、所述座板和所述腿板的两侧内均嵌入有活动板,所述座板固定在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连接所述腿板,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拓展收缩组件,所述拓展收缩组件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带动所述活动板拓展或收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护理轮椅床不仅可以对床板的宽度进行拓展还可以实现轮椅功能。进行拓展还可以实现轮椅功能。进行拓展还可以实现轮椅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


[0001]本技术涉及轮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护理轮椅床大部分仅仅具有单纯的卧躺及卧坐的功能,不便于实现使用者的移动和转动,长时间的卧床,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心情,同时也会影响身体恢复的速度。
[0003]多功能护理轮椅床主要以护理轮椅床为主,实现床椅转换,一方面可以给长期卧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或残疾人提供从病床转换为轮椅功能,从而方便的进行日常生活以及外出散心等,极大地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减少术后病人需要做各种检查时,从病床移动至轮椅过程中的痛苦,同时减少移动过程中对病人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以及对护理人员产生的繁重工作,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多数轮椅床宽度较窄,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轮椅床宽度较窄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可以对护理轮椅床的宽度进行拓展。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包括:
[0007]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铰接的背板、座板和腿板,所述背板、所述座板和所述腿板的两侧内均嵌入有活动板;
[0008]框体,所述座板固定在所述框体的顶部;
[0009]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连接所述腿板,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r/>[0010]拓展收缩组件,所述拓展收缩组件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带动所述活动板拓展或收缩。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两侧的活动板配置为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包括第一拓展收缩组件,所述第一拓展收缩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轴,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靠近背板的端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腿板两侧的活动板配置为第五活动板和第六活动板,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包括第三拓展收缩组件,所述第三拓展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第三丝杆、第五螺母和第六螺母,所述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轴,所述第三丝杆连接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五螺母和所述第六螺母,所述第五螺母和所述第
六螺母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五活动板和第六活动板靠近背板的端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床板还包括脚板,所述脚板铰接所述腿板,所述脚板的两侧内均嵌入有活动板,所述脚板的两侧活动板分别配置为第七活动板和第八活动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活动板设置有第一凸出件,所述第六活动板设置有第二凸出件,所述第一凸出件连接所述第七活动板,所述第二凸出件连接所述第八活动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护理轮椅床还包括撑地组件,所述撑地组件包括四个撑地杆,四个连接杆,四个撑地杆与所述背板铰接,四个连接杆分别配置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撑地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靠近所述框体的两个所述撑地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框体。
[0016]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框体,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框体,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腿板,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一端,所述第三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伸缩组件带动床板放平或折叠,从而实现护理轮椅床或轮椅功能,在护理轮椅床状态时,本技术通过拓展收缩组件将活动板伸出,从而对床板的宽度进行拓展,解决了现有技术床板宽度过窄的问题,本技术可以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腿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脚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理轮椅床转变为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为框体,21为腿板,211为第五活动板,212为第六活动板,215为第一凸出件,216为第二凸出件,22为座板,23为背板,231为第一活动板,232为第二活动板,233为支撑件,234为固定件,24为脚板,241为第七活动板,242为第八活动板,243为第一凹槽,244为第二凹槽,31为第三伸缩件,32为第二伸缩件,33为第一伸缩件,41为第三拓展收缩组件,411为第三电机,412为第三齿轮,413为第三丝杆,414为第五螺母,415为第六螺母,42为第二拓展收缩组件,43为第一拓展收缩组件,431为第一电机,432为第一齿轮,433为第一丝杆,434为第一螺母,435为第二螺母,51为主行走轮,52为从万向轮,61为第一撑地杆,62为第二撑地杆,63为第三撑地杆,64为第四撑地杆,65为第一连接杆,66为第二连接杆,67为第三连接杆,68为第四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理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铰接的背板(23)、座板(22)和腿板(21),所述背板(23)、所述座板(22)和所述腿板(21)的两侧内均嵌入有活动板;框体(1),所述座板(22)固定在所述框体(1)的顶部;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33)、第二伸缩件(32)和第三伸缩件(31),所述第一伸缩件(33)的一端连接所述背板(23),所述第一伸缩件(3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1),所述第二伸缩件(32)一端连接所述腿板(21),所述第二伸缩件(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1);拓展收缩组件,所述拓展收缩组件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带动所述活动板拓展或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3)两侧的活动板配置为第一活动板(231)和第二活动板(232),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包括第一拓展收缩组件(43),所述第一拓展收缩组件(43)包括第一电机(431)、第一齿轮(432)、第一丝杆(433)、第一螺母(434)和第二螺母(435),所述第一电机(431)设置在所述背板(23)上,所述第一齿轮(432)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31)的轴,所述第一丝杆(43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32),所述第一丝杆(433)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螺母(434)和所述第二螺母(435),所述第一螺母(434)和所述第二螺母(435)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板(231)和第二活动板(232)靠近背板(23)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21)两侧的活动板配置为第五活动板(211)和第六活动板(212),所述拓展收缩组件包括第三拓展收缩组件(41),第三拓展收缩组件(41)包括第三电机(411)、第三齿轮(412)、第三丝杆(413)、第五螺母(414)和第六螺母(415),所述第三齿轮(412)连接所述第三电机(411)的轴,所述第三丝杆(413)连接所述第三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张宇陈赛金子陵张铭辉邢桢怡俞成涛孙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