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丹妮专利>正文

移动式通风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2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窗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通风窗帘装置。它具有窗帘杆和窗帘杆两端的滑杆、基座支架及支架柱上的滑轨槽和定位凹槽、能用手推拉移动和使窗帘杆脱离定位的推拉杆所组成。用推拉杆推拉和移动窗帘杆来带动窗帘使得窗帘与窗户和墙之间有一定空间距离来提供通风通道,解决了普通窗帘靠墙固定安装后而使得居室内空气不流畅的弊病,为提高居室内空气质量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卫生保健提供帮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居室及宾馆客房等场所。(*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窗帘
,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通风窗帘。技术背景窗帘是人们家庭居室和宾馆客房的常用物件之一,它不但可以起到遮挡外界视线及保护家庭及个人隐私的作用,而且还可起到调节室内光线和美化居室的作用。目前所使用的窗帘大都采用固定式窗帘杆架贴窗安装,即窗帘与窗户及墙面之间距离不能调节。放下或拉合窗帘时会严重阻碍室内空气流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要求窗帘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多叶通风窗帘,采用专用的V字型的叶片帘的间隔作为通风通道,移动机构使叶片帘展开,其传动机构较为复杂,而且需要专用的V字型叶片帘。其它一种技术也是采用调节专用的叶片式帘的倾斜角度来开合通风的,其遮挡外界视线效果不太理想。所以目前还没有采用一般普通窗帘,并能移动和通风及透气的窗帘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布与窗户和墙之间的空间距离可调的移动式通风窗帘,以改善居室的通风状况,较好地起到遮挡外界视线和保护家庭及个人隐私的作用,也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改善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本技术所提出的移动式通风窗帘,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窗帘杆1,该窗帘杆1的中间部分为挂杆6,供可悬挂窗帘布的挂钩3套入,两端具有细颈的滑杆8,滑杆8外端为圆形突部9。用于安装窗帘杆1的二个基座支架2,对称地固定于窗户两侧上方的墙壁上,该基座支架2内侧具有滑轨槽13,供窗帘杆1两端的滑杆8在内滑动,滑轨槽13下侧开有2-4个定位凹槽,供滑杆8在此定位。一个推拉杆5,上部为圆孔状,可套装于挂杆6上。推拉杆5在挂杆6上左右移动,并可拨动窗帘杆1,使其两端的滑杆8在基座支架2的滑轨槽13内移动,从而使窗帘杆1与窗户或墙面之间的空间距离可调节。本技术的特点如下(1)通风良好,自如地移动窗帘与窗户和墙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通风通道。(2)遮挡视线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遮挡外界视线和保护家庭及个人隐私。(3)结构简单,其整体机构的组装和拆卸较方便。(4)更换窗帘方便,可采用家庭已有的窗帘,也可按照居室主人的喜好选挂其它各种普通窗帘。(5)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居室和宾馆客房等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总体安装图示。图2为本技术拆除支柱帽后的安装图示。图3为本技术中的窗帘杆的总装图示。图4为本技术中窗帘杆(右端头)正面图示。图5为本技术中窗帘杆(右端头)左侧面图示。图6为本技术中基座支架(右端)正面图示。图7为本技术中基座支架(右端)左侧面图示。图8为本技术中基座支架(右端)俯视面图示。图9为本技术中的推拉杆正面图示。图10为本技术中的推拉杆左侧面图示。图中标号1为窗帘杆,2为基座支架,3为窗帘挂钩,4为窗帘布,5为推拉杆,6为窗帘挂杆,7为窗帘杆帽,8为滑杆,9为滑杆端圆球,10为基座,11为螺孔,12为支柱,13为滑轨槽,14为定位凹槽,15为支柱帽,16为装饰用圆球(可用照明灯替代),17为圆轴套管,18为手柄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窗帘杆1、基座支架2、窗帘挂钩3、窗帘4、推拉杆5组装而成。其中,窗帘杆1由窗帘挂杆6、和滑杆8及滑杆端圆形突部9(如圆球)所组成。如图2-图4所示。窗帘挂杆6由不锈钢管或其它抗弯强度高的金属管材制作,其长度视房主需求或窗户的宽度而定(最短参考尺寸可为窗户宽度每边加长180~200mm),挂杆6端部设置一个窗帘杆帽7,窗帘杆帽7和滑杆8可采用不锈钢管或其它金属管材制作而成。窗帘挂杆6和窗帘杆帽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滑杆8与窗帘杆帽7及滑杆端园球9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滑杆端圆球9起到与滑轨槽13之间的基本定位作用,使得窗帘杆1上的滑杆8与滑轨槽13之间的横向间隙约束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本技术中,基座支架2由基座10、基座螺孔11、支柱12、支柱帽15、装饰用圆球16所组成,如图6-图8所示。基座10采用厚度为3mm的不锈钢板材或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作,基座10的圆板上开有四个对称的螺孔,供直径为3mm左右的膨胀螺栓将基座10固定在窗户上的墙体上;支柱12采用壁厚为2.5厚的直径为50mm以上的不锈钢管制作,其长度为300~380mm,具体可视需求而定;滑轨槽13为在支柱12上开出的槽宽为20~25mm的滑槽,供滑杆8在滑轨槽13上滑动;另在支柱12上的滑轨槽13上开有二至四个半园弧状的定位凹槽14,供滑杆8在滑轨槽13上定位之用,以防风大吹动窗帘布向窗户边移动,使得室内的通风面积减少,影响室内的换气效果。支柱帽15采用螺纹连接在支柱12上,主要是为了防止推拉窗帘杆用力过大,将支柱帽15挤掉脱落。装饰用圆球16可采用簿壁不锈钢(壁厚为1~1.5mm)圆球制作,也可采用圆型状照明灯具作装饰并兼作照明用;基座10与支柱12、支柱帽15与装饰用圆球16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当装饰用圆球16采用照明灯具时,可用螺丝将灯座固定在支柱帽15上。本技术中,推拉杆5由圆轴套管17和手柄杆18组成,圆轴套管17内孔直径稍大于窗帘挂杆6外径,便于推拉杆在窗帘挂杆6上自由滑动,手柄杆18起到取消定位凹槽14的定位作用,即用手握手柄杆18向上托顶起,将窗帘杆1及连体的滑杆8抬高托出定位凹槽14,使得窗帘杆1带动窗帘布4滑移。推拉杆5整体可采用ABS工程塑料成型制作;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圆轴套管17和手柄杆18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或螺丝连接。本技术中,窗帘挂钩3可采用市售的合适规格的塑料或金属窗帘挂钩件。本技术中,窗帘4的窗帘布材料的品种、花色及规格由住户自行选择制作或定购。具体安装方式为采用膨胀螺栓将两只基座支架2固定在窗户上边墙体上的合适位置,安装位置尺寸由窗帘杆尺寸而定,先把两头的支柱帽15拧下,将组装好的窗帘杆1上套入窗帘挂钩3和推拉杆5,放置到基座支架2的滑轨槽内,再将支柱帽15拧上,然后再用窗帘挂钩3将窗帘布4装上;接下来试用推拉杆5来移动窗帘与窗户和墙之间的空间距离,使窗帘杆在基座支架上能移动自如,即告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窗帘杆(1),该窗帘杆(1)的中间部分为挂杆(6),供可悬挂窗帘布的挂钩(3)套入,两端具有细颈的滑杆(8),滑杆(8)外端为圆形突部(9);用于安装窗帘杆(1)的二个基座支架(2),对称地固定于窗户两侧上方的墙壁上,该基座支架(2)内侧具有滑轨槽(13),供窗帘杆(1)两端的滑杆(8)在内滑动,滑轨槽(13)下侧开有2-4个定位凹槽,供滑杆(8)在此定位;一个推拉杆(5),上部为圆孔状,可套装于挂杆(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窗帘杆(1),该窗帘杆(1)的中间部分为挂杆(6),供可悬挂窗帘布的挂钩(3)套入,两端具有细颈的滑杆(8),滑杆(8)外端为圆形突部(9);用于安装窗帘杆(1)的二个基座支架(2),对称地固定于窗户两侧上方的墙壁上,该基座支架(2)内侧具有滑轨槽(13),供窗帘杆(1)两端的滑杆(8)在内滑动,滑轨槽(13)下侧开有2-4个定位凹槽,供滑杆(8)在此定位;一个推拉杆(5),上部为圆孔状,可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陆丹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