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071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酯光学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在模头铸片中自动除尘,不能保证了薄膜在下道工艺中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主机系统和辅机系统,主机系统包括主机过滤器、第一主机管道、模头排风罩、模唇定位点、模头、模唇、冷鼓、热线管、前模唇加热器和模头温度总成,辅机系统包括第一辅机管道、辅机过滤器、辅机系统、数控系统、防尘罩、适配器、第二辅机管道,所述第一主机管道与第一辅机管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静电吸附与加湿落尘的原理,尘埃粒子能够在模头铸片中自动除尘,保证了薄膜在下道工艺中产品无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光学膜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聚酯光学膜生产中有结晶干燥、熔融挤出、铸膜、纵横双向拉伸、牵引收卷、分切、回收造粒等工艺过程,而在熔融挤出工艺中工中一般工序流程是:干切片一>挤出机一>预过滤器一>计量泵一>精过滤器一>静态混合器一>模头,而模头是在该工艺中最关键的设备,其是由高精度的模体和模唇组成,能够分成两部分进行清洗,在国内外聚酯光学膜生产制造企业,在模头除尘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在铸片中产生很多的尘埃粒子,这些粒子都粘附在拉伸出的薄膜上,使产品出现暗纹,光泽度和透光率低、雾度低、涂布性能差的等现象,其次在铸膜自动调整模头中,对牵引系统所传递的实际厚度与目标厚度相比来说,自动调整各点的模唇开度或温度无法调节,使废品率增加,因此研发一种自动除尘的铸片模头对当前聚酯光学膜行业是刻不容缓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在模头铸片中自动除尘,不能保证了薄膜在下道工艺中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辅机系统,主机系统包括主机过滤器、第一主机管道、模头排风罩、模唇定位点、模头、模唇、冷鼓、热线管、前模唇加热器和模头温度总成,辅机系统包括第一辅机管道、辅机过滤器、辅机系统、数控系统、防尘罩、适配器、第二辅机管道,所述第一主机管道与第一辅机管道通过模唇定位点连接;所述主机系统与辅机系统通过第一主机管道、第一辅机管道、模唇定位点连接;所述主机过滤器与主机系统连接,并通过第一主机管道、第一辅机管道、模唇定位点与辅机过滤器连接,辅机过滤器与辅机系统连接,所述模头排风罩与第一主机管道和第一辅机管道连接,主机系统和辅机系统之间设置有支架,模头排风罩、第一主机管道和第一辅机管道均设置在支架上,主机系统和辅机系统之间设置有数据线。
[0005]优选的,所述模唇安装在模头顶端并与冷鼓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模头的上测凹处;所述热线管与数控系统连接,防尘罩安装在支架上。
[0006]优选的,所述数控系统安装在辅机系统上并与数据线连接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摸头温度总成包括第一后前区域、下前区域、上前区域、第二后前区域、温度传感器、第二主机管道、加热器、后模唇加热器、落尘器、尘埃管道和静电吸附丝。
[0008]优选的,所述数据线与前模唇加热器和后模唇加热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器按矩阵的方式与模头温度总成的上前区域、第二后前区域连
接。
[0010]优选的,所述温度设置系统中的第二辅机管道、第二主机管道分别与辅机系统、主机系统中的第二辅机管道、第一主机管道连接,所述适配器与温度设置系统中第二辅机管道、第二主机管道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落尘器安装在模头下端,通过薄膜铸片并与尘埃管道、静电吸附丝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模头温度区域中的模唇位置能够自动除尘,吸除模唇口流出的溶体中析出的尘埃物,避免析出物粘附到设备支架上而形成的低聚物,避免低聚物低落到产品上。
[0013]优选的,所述在熔融挤出工艺中工中一般工序流程是:干切片一>挤出机一>预过滤器一>计量泵一>精过滤器一>静态混合器一>模头,而模头是在该工艺中最关键的设备,其是由高精度的模体和模唇组成,能够分成两部分进行清洗。模头内部采用计算机自动设计成T型分布腔道,模头温度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规格要求自动设定,运行中模唇表面被严格磨光,确保所铸厚片表面平整。
[0014]优选的,所述模头在横向上分成一定的区各自独立进行加热,每个区温度能独立调整控制。模头是由特殊密封材料做成,避免了模头侧面熔体的泄漏,确保静电系统和生产的稳定。
[0015]优选的,所述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头为自动调整模头,即可根据牵引站所传递的实际厚度与目标厚度相比较来自动调整各点的模唇开度,在挠性的模唇上,每隔一定距离的模唇宽度上(30mm

60mm)设置了模唇调整点,每个调整点由热膨胀螺栓进行调整,快速膨胀的螺栓体与能快速响应的加热单元结合在一起,两者都配有独立的空气冷却系统,能准确控制铸片的厚度。
[0016]优选的,所述模头的熔体流过模唇时在高压静电吸附系统的作用下,在冷鼓上快速冷却,使其尽可能减少结晶,以免厚片结晶而导致拉伸不稳定,冷鼓温度一般控制在25—28℃左右。
[0017]优选的,所述冷鼓的温度与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薄膜的快速、均匀冷却对控制膜的结晶、均匀拉伸以及实现生产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膜的快速冷却及均匀冷却除了在高压静电吸附装置的作用下,另一方面与冷鼓的作用是不开的。
[0018]优选的,所述各种规格的铸片与静电吸附系统有密切关系。静电吸附装置是为了确保铸膜和冷鼓之间有一个完整的均匀的接触,以免之间存在空气,避免吸附质量差而导致膜厚偏差。
[0019]优选的,所述静电吸附系统所施加整个电场作用是通过安装在侧面的高压发生器作用的,该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和电流均非常稳定,并能分成主体和边膜两部分进行单独的调节,静电吸附丝的电流不能调得过低,否则会有较多的静电条纹产生,也不能调得过高,否则易发生静电打火,造成生产不稳定和横向静电条纹的产生,静电电压和电流以调至生产稳定又无静电条纹时为宜。
[0020]优选的,所述整个膜宽方向上的静电吸附分为主体和边膜两部分,两部分可根据不同膜宽来自由调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另外,整个静电吸附装置采用特殊结构进行三维调节,使得静电吸附丝产生一个相对于膜头的最佳工作角度。
[0021]优选的,所述静电吸附丝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奇聚物的吸附,在模头后方设置了模头排风罩、落尘器,辅机系统上设置了防尘罩,在模头前方设置加湿落尘器,这样对聚集物低落收集有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0022]优选的,所述数控系统是聚酯光学膜生产线中的一个拓扑分支开环系统,与主控计算机相连,具有数据运算、数据传送、位操作等功能,可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完成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
[0023]优选的,所述数控系统接收中控计算机信息,同时反馈至中控计算机,在整个铸膜工艺中各个数据给定值都是数控系统9设定,整个运算程序和D/A转换来实现。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薄膜铸片中,模头区域中的模唇位置能够自动除尘,避免了模唇口流出的溶体析出物,本专利技术创新是国内同类生产线上从无到有的突破,聚酯光学膜生产线自运行以来,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
[0025](2)生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时,主要是通过调节模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包括主机系统(1)和辅机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系统(1)包括主机过滤器(2)、第一主机管道(3)、模头排风罩(4)、模唇定位点(5)、模头(12)、模唇(13)、冷鼓(14)、热线管(15)、前模唇加热器(16)和模头温度总成,辅机系统(8)包括第一辅机管道(6)、辅机过滤器(7)、辅机系统(8)、数控系统(9)、防尘罩(10)、适配器(21)、第二辅机管道(22),所述第一主机管道(3)与第一辅机管道(6)连接;所述主机系统(1)与辅机系统(8)连接;所述主机过滤器(2)与主机系统(1)连接,并与辅机过滤器(7)连接,辅机过滤器(7)与辅机系统(8)连接,所述模头排风罩(4)与第一主机管道(3)和第一辅机管道(6)连接,主机系统和辅机系统之间设置有支架,模头排风罩(4)、第一主机管道(3)和第一辅机管道(6)均设置在支架上,主机系统(1)和辅机系统(8)之间设置有数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唇(13)安装在模头(12)顶端并与冷鼓(14)连接;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模头(12)的上测凹处,所述热线管(15)与数控系统(9)连接,防尘罩(10)安装在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光学膜用铸片模头自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彬刘德志王伟潘恩超宋曙光董春凯王霄瑞张玲张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