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冷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98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冷器提升装置,包括框架,设于所述框架上的横梁组件,安装于所述横梁组件上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联动且与所述氢冷器顶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驱动件沿高度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件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氢冷器提升到预定位置。应用该氢冷器提升装置,不需要吊出氢冷器,避免了氢冷器与发动机卡住而损坏氢冷器,同时,可以节约占用行车的时间,节约抢修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冷器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发电机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氢冷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发电机氢冷器每年大修都要进行打水压试验。为了进行打水压试验,需要采用吊装葫芦等先将氢冷器100从发电机中吊出,然后在放平到地上,再进行打压。
[0003]氢冷器100一般重2

4吨,高4

5米,吊出过程与发电机间隙小,容易发生危险,吊出后还要放平操作,费时费力。
[0004]目前的吊运方案具备以下缺点:需要将氢冷器100从发电机内吊出,内部间隙小,耗时费力风险高。氢冷器100需要从垂直变放平,操作多,风险高,占用行车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氢冷器提升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氢冷器提升装置,包括框架,设于所述框架上的横梁组件,安装于所述横梁组件上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联动且与所述氢冷器顶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驱动件沿高度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件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氢冷器提升到预定位置。
[0007]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壁面上的至少一对连接板。
[0008]优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一横梁,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可分离设置;/>[0009]所述驱动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沿高度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第二横梁上升。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件底部安装的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横梁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支架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开口面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
[0011]所述驱动件的底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到所述安装支架上,其顶部装入并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到所述固定套筒中。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采集所述驱动件提升力数据的称重传感器;
[0013]所述氢冷器提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讯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提升力数据的显示器。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穿设所述第一横梁且其顶部限定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杆体,设于所述杆体底部的夹持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持部开口中的吊装螺栓。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横梁上对应设有第三通孔;
[0016]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限位套筒,所述杆体的顶部设有贯穿其周向相背侧面的第一孔,所述限位套筒上有贯穿其周向相背侧面的第二孔,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且突出所述第三通孔的端部装入所述限位套筒上;
[0017]还包括一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孔,以限位所述杆体。
[0018]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当所述连接件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氢冷器提升到预定位置时卡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卡块。
[0019]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至少一组限位导向杆;
[0020]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限位导向杆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且顶部固定到所述第二横梁上。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底部向下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设有用于高度调整的支脚。
[0022]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应用该氢冷器提升装置,不需要吊出氢冷器,避免了氢冷器与发动机卡住而损坏氢冷器,同时,可以节约占用行车的时间,节约抢修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4]图1是氢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氢冷器提升装置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氢冷器提升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氢冷器提升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氢冷器提升装置(忽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图5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驱动件配合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如图2

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1.一种氢冷器提升装置,包括框架1,设于框架1上的横梁组件2,安装于横梁组件2上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驱动件3、与驱动件3联动且与氢冷器100顶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4,驱动件3沿高度方向运动以带动连接件4运动进而带动氢冷器100提升到预定位置。
[0036]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连接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相对壁面上的至少一对连接板,如包括第一连接板13跟第二连接板14,其连接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端部的相对壁面上,使得该框架1形成大致呈“口”字型结构。该第一连接板13跟第二连接板14可以是通过紧固件与该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可拆卸连接,如连接板与侧板相对设有安装孔,该紧固件可以还是螺栓、螺钉或者圆柱销,其装入安装孔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上设置插槽,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冷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设于所述框架(1)上的横梁组件(2),安装于所述横梁组件(2)上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件(3)、与所述驱动件(3)联动且与所述氢冷器顶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4),所述驱动件(3)沿高度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件(4)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氢冷器提升到预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冷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2)的相对壁面上的至少一对连接板(13、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冷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2)包括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2)上的第一横梁(21),设于所述第一横梁(21)上的第二横梁(22),所述第一横梁(21)与所述第二横梁(22)可分离设置;所述驱动件(3)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横梁(21)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二横梁(2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3)沿高度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第二横梁(22)上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冷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1)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件(3)底部安装的安装支架(211),所述第一横梁(21)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支架(211)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二横梁(22)上设有底板(221),所述底板(221)上设有固定套筒(222),所述固定套筒(222)的开口面向所述第一通孔(212)设置;所述驱动件(3)的底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2)、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到所述安装支架(211)上,其顶部装入并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到所述固定套筒(222)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冷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的顶部还设有用于采集所述驱动件(3)提升力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涛谢宝燕汪海马奇英肖鸿坤刘艳昭罗剑新王永亮胡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