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0597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澡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吸液:将吸水管伸入至河床底部,高压泵将泥水混合污液吸入至反应腔室;步骤二,氧化消毒处理:开启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高压电离气化发生器,将泥水混合污液进行预处理,制成气液混合液;步骤三,喷液:将气液混合液泵入至河床底部,形成泥水混合液;步骤四,二次吸液并搅拌:将水域底部的泥水混合液及部分纳米气泡再次泵起,并输送至高压搅拌器中搅拌,制得均匀混合液;步骤五,喷洒曝气:将均匀混合液喷洒于水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安全环保、有效控澡、提高水体自愈能力的效果。体自愈能力的效果。体自愈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各种原因造成水库水体受到污染,从而使得库水中营养盐大量富集,尤其是有机物污染,导致总氮、总磷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如此富营养化的水体为藻类泛滥提供物质条件,特别是在每年的4

10月份,藻类生长极为旺盛,对饮水问题带来严重的威胁,扰乱了水库的正常管理秩序,因此,做好防藻、控藻,确保用水安全是水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促使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有效保证。
[0003]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从污染源控制和水体治理两个方面着手。目前,实行多年的“五水共治”、国家进行高强度的“环保大督查”背景下,我国各地的点源污染普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不但大量的污染企业被关停、转产或进行了技术的升级改造,达标排放才能被允许生产,甚至一些养殖设施也被拆除和禁止生产,点源污染控制基本取得了成功。然而,那些弥散性分布的各类面源污染,特别是占比很高的各种农业面源污染,则国内外均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手段加以根治。虽然从改变种养模式、加强林带、湿地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面源污染的影响,但实现面源污染的全面控制,几乎不可能。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的水环境主要面临的就是这种面源污染的影响。
[0004]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化学方法治理过程中,因需要将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加入到水体中,会造成化学的二次污染,非常不适合在饮用水水源使用,而且化学方法常常治标不治本,因此存在持续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具有安全环保、有效提高水体自愈能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设备,具有安全环保、有效控藻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吸液:将吸水管伸入至河床底部,通过高压泵将河底的泥水混合污液自吸水管吸入至反应腔室;
[0008]步骤二,氧化消毒处理:开启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高压电离气化发生器,将步骤一中的泥水混合污液进行微气泡及高压预处理,制成带有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液;
[0009]步骤三,喷液:将步骤二中的气液混合液通过高压泵经喷淋管泵入至河床底部,带有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液与河床底部的淤泥混合后形成泥水混合液;
[0010]步骤四,二次吸液并搅拌:通过高压泵和吸水管将水域底部的泥水混合液及部分纳米气泡再次泵起,并输送至高压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处理,制得均匀混合液;
[0011]步骤五,喷洒曝气:将步骤四中制得的均匀混合液喷洒于水面上;
[0012]多次循环操作步骤一至步骤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二中,在反应腔室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泥水混合污液中产生大量微纳米气泡,可提高淤泥在污液中的浑浊度保持时间,空气经过高压电离处理后,产生相当量的负离子,将负离子充入至泥水混合污液中,对浑浊的淤泥进行氧化消毒处理,以降低有害物质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危害,如此即可对淤泥进行充氧、氧化消毒预处理;步骤三中在喷液过程时,可对河床底部起到搅动作用,释放存储于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如甲烷、硫化物等;步骤五中,将均匀混合液喷洒于水面上后,由于淤泥的表面张力大,当带有淤泥的均匀混合物喷洒至水面时被分散为极小颗粒,增大了淤泥颗粒与水体的接触面积,起到絮凝效果,在沉降过程中,可实现对藻类的包裹,同时对水体中的悬浮颗粒(颗粒态磷、颗粒态氮、有机质、重金属螯合物等)也起到了絮凝效果,且当均匀混合液喷洒到水面时,短时期内可减小水体透明度,抑制藻类光合作用强度;此外,均匀混合液喷洒、曝气、搅拌后,直接增加了水中溶解氧,有利于Fe2+氧化成Fe3+,Fe3+与磷酸盐结合形成难溶的磷酸铁,且Fe3+中性条件或碱性条件下,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亦会吸附上覆水中的游离态磷,降低水体主要营养物质。如此,在不影响水体水质的前提下进行的物理处理,处理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安全可靠,实现原位修复处理,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水质,包括对处理水域藻类生物量及叶绿素a含量的控制及调节水体pH和营养物质含量等;该方案可达到遏制蓝藻水华再次发生的目的,并使水体提高自愈能力。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二中,高压电离发生器设置为5

10万伏高压电进行高压电离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中,取适量均匀混合液于检测器中进行数据检测,分别对叶绿素含量、水质透明度、重金属含量及PH值进行检测。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五中,均匀混合液在喷洒于水面上之前,均匀混合液先经超声波发生器进行超声振动处理。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发生器作用于均匀混合液后,一方面可减小淤泥颗粒,另一方面可提高淤泥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的持续时间,使得均匀混合液喷洒于水面上时,淤泥微颗粒分布较均匀。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设备,包括有船体,船体上设置有高压泵、反应腔室及高压搅拌器,高压泵的进水口连接有吸水管,高压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管,高压泵分别与反应腔室、高压搅拌器相连通,反应腔室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高压电离气化发生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治理过程中,船体在水面上缓慢航行,深水型湖泊水库在夏季往往形成温跃层,上下水体无法对流,船体的移动及吸水喷淋过程可将温度较低的下层水输送至表层时,加速了上下水层的对流,将营养物质输送至下层水体,一部分被藻类吸收利用,另一部分实现沉降,同时弥补了下层水体氧量较高的状况,具有有效防控水华、应急处理与生态环境快速修复的效果。此外,船体在运行过程中,水面浑浊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藻类光合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船体上设置有检测箱,检测箱内设置有若干检测仪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仪器可对水体中藻类含量、水体透明度、重金属含量、PH值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反馈,操作较方便。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检测仪器包括有野外藻类分析仪、透明度检测仪、重金属探测仪及PH计。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野外藻类分析仪可对水体中的叶绿素a的含量及浮游植物进行测量和鉴定,透明度检测仪对水质的透明度进行检测,重金属探测仪用于探测水体中重金属含量,PH计用于实时检测水体的PH值。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反应腔室内还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002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喷淋管设置于吸水管内,吸水管内壁与喷淋管外壁之间形成吸水腔,吸水管远离船体的端部设置有通水接头,通水接头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条形通孔,条形通孔与吸水腔相连通,且喷淋管的出口位于通水接头内。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吸液:将吸水管(5)伸入至河床底部,通过高压泵(3)将河底的泥水混合污液自吸水管(5)吸入至反应腔室(6);步骤二,氧化消毒处理:开启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1)和高压电离气化发生器(62),将步骤一中的泥水混合污液进行微气泡及高压预处理,制成带有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液;步骤三,喷液:将步骤二中的气液混合液通过高压泵(3)经喷淋管(7)泵入至河床底部,带有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液与河床底部的淤泥混合后形成泥水混合液;步骤四,二次吸液并搅拌:通过高压泵(3)和吸水管(5)将水域底部的泥水混合液及部分纳米气泡再次泵起,并输送至高压搅拌器(4)中进行搅拌处理,制得均匀混合液;步骤五,喷洒曝气:将步骤四中制得的均匀混合液喷洒于水面上;多次循环操作步骤一至步骤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高压电离发生器设置为5

10万伏高压电进行高压电离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取适量所述均匀混合液于检测器中进行数据检测,分别对叶绿素含量、水质透明度、重金属含量及PH值进行检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生态活水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均匀混合液在喷洒于水面上之前,均匀混合液先经超声波发生器(63)进行超声振动处理。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无人生态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卫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