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77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所述固定器的上端开设有顶槽,所述固定器的内部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块,所述钢板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二压块,所述钢板的顶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圆周表面安装有顶压块,所述第一侧槽、第二侧槽和顶槽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直径的骨科的定位固定要求,不会发生偏移,不会造成二次损伤,提升了愈合性,稳固性能佳,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多为各种暴力损伤所致,也可因骨病引起。骨折可发生在—个部位,也可为全身多发性。一般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多数病人能部分或全部恢复肢体的功能,少数损伤严重、未得到及时恰当治疗或有合并症的病人,则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或残疾。
[0003]对于管状骨术中复位后上内固定钢板过程中,骨折端容易发生再移位,致使骨折需重新复位,继续维持,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于骨折断端产生二次损伤,增加了骨折不愈合性,因此对于术中骨折复位后稳定尤为重要,因此需设计骨折术中复位后稳定装置及内固定置入装置,为此,我们提出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它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骨科的定位固定要求,不会发生偏移,不会造成二次损伤,提升了愈合性,稳固性能佳,实用性强。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所述固定器的上端开设有顶槽,所述固定器的内部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块,所述钢板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二压块,所述钢板的顶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圆周表面安装有顶压块,所述第一侧槽、第二侧槽和顶槽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器采用环形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器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槽、第二侧槽和顶槽的尺寸相一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板选用液晶聚合物,且钢板的内端面均采为弧形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板的内部设有通孔,且通孔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直径相一致,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由通孔贯穿钢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均设置有九个,
且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均采用螺纹杆。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的中心处设有螺纹孔,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分别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与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的长度和厚度相一致,滑槽与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通过滑动连接。
[0017]3.有益效果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方案通过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设置九个,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钢板的稳固性,且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不同长度的钢板,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实用性和适用性,稳定性佳,且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采用螺纹杆,能够保证钢板的安装稳固性,对于管状骨术中复位后固定过程中,骨折端不易发生再移位,使得骨折不需重新复位,而且不会对于骨折断端产生二次损伤,提升了骨折愈合性。
[0020](2)本方案将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分别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顶杆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钢板的安装稳固性,且能够满足不同直径骨科的使用需求,滑槽与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的长度和厚度相一致,滑槽与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通过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在滑槽内部滑动,能够保证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顶压块移动的稳固性,且兼具限位作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板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器的前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器的后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6]图中标号说明:
[0027]1、固定器;2、第一侧槽;3、第二侧槽;4、顶槽;5、固定板;6、固定架;7、钢板;8、第一固定杆;9、第一压块;10、第二固定杆;11、第二压块;12、顶杆;13、顶压块;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实施例:
[0032]请参阅图1

5,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包括固定器1,固定器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侧槽2和第二侧槽3,固定器1的上端开设有顶槽4,固定器1的内部安装有钢板7,钢板7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块9,钢板7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0的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二压块11,钢板7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2,顶杆12的圆周表面安装有顶压块13,第一侧槽2、第二侧槽3和顶槽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
[0033]本实施例中,固定器1采用环形结构,通过将固定器1设置为环形结构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固性,且外端为圆润角度,从而能够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固定器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器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通过设置固定板5和固定架6能够保证固定器1的整体的稳固性,在完成固定后,不易发生偏移,从而能够保证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将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10和顶杆12设置九个,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钢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包括固定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侧槽(2)和第二侧槽(3),所述固定器(1)的上端开设有顶槽(4),所述固定器(1)的内部安装有钢板(7),所述钢板(7)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块(9),所述钢板(7)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圆周表面安装有第二压块(11),所述钢板(7)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圆周表面安装有顶压块(13),所述第一侧槽(2)、第二侧槽(3)和顶槽(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采用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器(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槽(2)、第二侧槽(3)和顶槽(4)的尺寸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骨骨折复位后维持内固定置入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尊陈峰沈峰李倩倩刘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