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61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包括:回收装置叶片,回收装置叶片设置在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内壁上;当后向曲线叶轮旋转时,后向曲线叶轮和其后侧的换热器共同组成高压区,空气压力能顺畅地沿所述回收装置叶片向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中心扩散,覆盖电机区域,使风机出口的压力均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和壳体模压成一体的螺旋叶片引导空气流向中心扩散,减少电机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从而使出口压力均匀,增大了其后部的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倾向于气流的扩散。倾向于气流的扩散。倾向于气流的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暖通空调模块包含热交换器、鼓风机总成和风门,用于冷却和加热空气,并将空气输送至乘客舱,以实现挡风玻璃除雾/除霜和乘客舒适性。一个带有前向叶片或后向叶片和电机的离心式风机总成把机械转动转化为空气压力从而流过整个空调模块。传统的前向弯曲风扇需要一个蜗壳和扩散器来将风速转换为空气压力。这些功能不容易布置到一些电动汽车的新空间,并且使用到的轴流风机无法提供良好的压力差。
[0003]经过检索,专利文献CN110997367A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包括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壳体内通路;送风机,该送风机具有绕风扇轴线旋转并配置于壳体内通路的送风风扇,通过该送风风扇的旋转而吹出从风扇轴线的轴向的一侧吸入的空气;以及整流机构,该整流机构在壳体内通路中相对于送风风扇配置于空气流下游侧,供从该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通过,送风风扇沿着风扇轴线的另一侧向壳体内通路的空气流下游侧延伸的朝向配置,所述风扇轴线的另一侧是与轴向的上述一侧相反的一侧,整流机构对在从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中由于送风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回旋流与该吹出的空气流入整流机构之前相比进行抑制。但是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使气流能沿轴向进入后部的换热器,对气流方向进行强行控制,出口压力的均匀性和效率不够高,仍然不能很好的提供空调制冷制热效果。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使风机出口平面的压力分布均匀,提升风机性能,出口压力更均匀,效率更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叶片,
[0007]回收装置叶片设置在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内壁上;
[0008]当后向曲线叶轮旋转时,后向曲线叶轮和其后侧的换热器共同组成高压区,空气压力能顺畅地沿所述回收装置叶片向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中心扩散,覆盖电机区域,使风机出口的压力均布。
[0009]优选地,回收装置叶片的形状为螺旋形并延伸至中心点。
[0010]优选地,回收装置叶片的排布方式沿圆周方向均布。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采用上述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压力。
[0012]优选地,包括风扇进风口壳体和压力回收装置,风扇进风口壳体通过连接件和压力回收装置前部连接形成空气流道。
[0013]优选地,还包括后向曲线叶轮和无刷电机,后向曲线叶轮通过过盈和无刷电机的旋转轴连接。
[0014]优选地,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通过后向曲线叶轮,经由空气流道约束向压力回收装置吹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和壳体模压成一体的螺旋叶片引导空气流向中心扩散,减少电机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从而使出口压力均匀,增大了其后部的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倾向于气流的扩散。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的螺旋结构回收部分压力,从而使风机出口平面的压力分布均匀,提升风机性能。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螺旋形压力回收结构,使紧凑布置的后向曲线风机出口压力均匀,解决了后向曲线风机克服压力,提升效率和空气均匀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空调的爆炸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含压力回收装置、包含压力回收装置以及只含电装(DENSO)装置影响到后向曲线叶轮的效率和风量关系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风机组合剖面图。
[0024]图中:风扇进风口壳体1;后向曲线叶轮2;压力回收装置3;无刷电机4;回收装置叶片5;换热器6;高压区7;扩散气流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如图1、2、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叶片5,其中,回收装置叶片5设置在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内壁上。
[0027]当后向曲线叶轮2旋转时,后向曲线叶轮2和其后侧的换热器6共同组成高压区7,空气压力能顺畅地沿所述回收装置叶片5向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中心扩散,覆盖电机区域,使风机出口的压力均布。
[0028]进一步来说,回收装置叶片5的形状为螺旋形并延伸至中心点。回收装置叶片5的排布方式沿圆周方向均布。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采用上述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压力。包括风扇进风口壳体1、后向曲线叶轮2、压力回收装置3、无刷电机4,风扇进风口壳体1通过连接件和压力回收装置3前部连接形成空气流道。后向曲线叶轮2通过过盈和无刷电机4的旋转轴连接。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通过后向曲线叶轮2,经由空气流道约束向压力回收装置3吹出。
[0030]如图3所示,从不含压力回收装置、包含压力回收装置以及只含电装(DENSO)装置影响到后向曲线叶轮的效率和风量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包含本专利技术中的压力回收装置的后向曲线叶轮的效率和风量远高于不含压力回收装置的后向曲线叶轮的效率和风量,也高于只含电装(DENSO)装置的后向曲线叶轮的效率和风量。
[003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后向曲线叶轮搭配压力回收装置,因为它们不需要蜗壳和扩散器来将空气速度转换成空气压力,所以可以安装在更小的空间中。通过优化的螺旋结构回收部分压力,从而使风机出口平面的压力分布均匀,提升风机性能。由于不需要蜗壳和扩散器,因此可以用类似于轴流风机的方式布置后向曲线叶轮的旋转轴,使其垂直于HVAC模块、过滤器或热交换器,同时保持轴流风机无法提供的良好压力差,离心风机适用于高空气阻力,轴流风机适用于低风阻。因为下游阻力非常接近,后向曲线风机的挑战在于压力损失、风机效率和气流均匀性。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螺旋形压力回收结构,使紧凑布置的后向曲线风机出口压力均匀,解决了后向曲线叶轮和风机克服压力,提升效率和空气均匀性的问题。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装置叶片(5),所述回收装置叶片(5)设置在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内壁上;当后向曲线叶轮(2)旋转时,后向曲线叶轮(2)和其后侧的换热器(6)共同组成高压区(7),空气压力能顺畅地沿所述回收装置叶片(5)向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的中心扩散,覆盖电机区域,使风机出口的压力均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叶片(5)的形状为螺旋形并延伸至中心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叶片(5)的排布方式沿圆周方向均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