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哈尔滨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560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包括方台、电动推杆Ⅰ、杆架、杆、基臂Ⅱ、动臂、配合架、电机架、电机Ⅲ和磨切盘,所述方台的左端固接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Ⅰ的活动端固接杆架,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杆架上端的前后两端,基臂Ⅱ固接在方台右端的上端,基臂Ⅱ的左端转动连接动臂,动臂的下端固接配合架,配合架上设有与杆配合的长条槽口,杆位于所述长条槽口内,动臂的左端固接电机架,电机架上固接电机Ⅲ,电机Ⅲ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电机架上,磨切盘固接在电机Ⅲ输出轴的左端,磨切盘位于电机架的左侧。可对纵向或水平方向上延伸角度不同的枝干进行切割以及对树皮边缘打磨。树皮边缘打磨。树皮边缘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公开号为CN105965547A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环境应急处置和环境修复的工程机器人,其包括机器视觉、自报警、远程操控、GPS实时定位、空气质量检测、土壤地下水采样检测及原位修复、风险识别、环境专家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机器人主体和移动装置;其中,机器视觉系、自报警、远程操控、GPS实时定位、空气质量检测、土壤地下水采样检测及原位修复、风险识别、环境专家系统、移动装置均与数据处理中心连接;土壤地下水采样检测及原位修复装置还设置有钻杆自动填装装置;该专利技术集成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检测和原位修复、环境质量快速检测、机器视觉、远程操控、GPS实时定位、风险识别和环境专家系统等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结构更加简化,功能更加全面;但该机器人不能对树木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可以对树木进行修复。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包括方台、电动推杆Ⅰ、杆架、杆、基臂Ⅱ、动臂、配合架、电机架、电机Ⅲ和磨切盘,所述方台的左端固接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Ⅰ的活动端固接杆架,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杆架上端的前后两端,基臂Ⅱ固接在方台右端的上端,基臂Ⅱ的左端转动连接动臂,动臂的下端固接配合架,配合架上设有与杆配合的长条槽口,杆位于所述长条槽口内,动臂的左端固接电机架,电机架上固接电机Ⅲ,电机Ⅲ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电机架上,磨切盘固接在电机Ⅲ输出轴的左端,磨切盘位于电机架的左侧。
[0006]所述磨切盘的左端面为磨砂面。
[0007]所述磨切盘在周向上设有一周刀刃。
[0008]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基臂Ⅰ、圆台和电机Ⅱ,所述基臂Ⅰ上端的左侧转动连接圆台,电机Ⅱ固接在基臂Ⅰ的下端,电机Ⅱ的输出轴与圆台下端的中心固接,方台固接在圆台上。
[0009]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底板、电机Ⅳ、丝杠、限位架、限位杆和限位头,所述底板的上端固接电机Ⅳ,电机Ⅳ的输出轴上固接丝杠,底板上固接两个限位架,基臂Ⅰ右端的前后两端均固接一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外端均一体连接一个限位头,两个限位杆上均由上至下设有与限位头能够配合的限位口,两个限位头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的限位口内,基臂Ⅰ与丝杠螺纹连接。
[0010]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平板、凸轨、边凸Ⅰ和轮组,所述平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凸轨,每个凸轨下端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体连接的边凸Ⅰ,底板的下端安装有轮组,所述轮组包括包架、边凸Ⅱ和导轮,包架下端的左右两端均一体连接有向内延伸的边凸Ⅱ,导轮转动连接在包架内,导轮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限位环;所述轮组设有四个,四个
包架固接在底板下端的四角处,导轮滚动在对应位置的凸轨上,每个导轮上的两个限位环的内端分别与对应位置上凸轨的左右两端滑动贴合,每个包架上的两个边凸Ⅱ的上端面分别与对应位置上的两个边凸Ⅰ的下端面滑动贴合。
[0011]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齿条、电机Ⅰ和齿轮,所述平板的上端固接齿条,底板的下端固接电机Ⅰ,电机Ⅰ的输出轴上固接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
[0012]所述平板的下端安装移动底盘。
[0013]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搭架、电动推杆Ⅱ、电机

、底片、海绵头、桶、伸缩软管和涂管,动臂的上端固接搭架,搭架的上端固接电动推杆Ⅱ,电动推杆Ⅱ的活动端固接电机

,电机

的输出轴固接底片,底片的左端固接海绵头,桶的上端固接有能够拆卸的盖子,伸缩软管的一端位于桶内部的下侧,伸缩软管能够通过泵将桶内的液体抽送至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伸缩软管的另一端固接并连通涂管的一端,涂管的另一端与海绵头的上端滑动贴合。
[0014]所述海绵头的材质为多孔化工海绵。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的有益效果为:
[0016]利用磨切盘的外圈边端对因病、虫、冻、日灼等造成的伤口树木枝干进行切割,切割后,利用磨切盘的左端面对树木上留下的切割面进行打磨平滑,且打磨使皮层边缘呈弧形,利于将药剂均匀涂抹在切割面上,提升药效;磨切盘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切割或打磨的角度可以调节,进而对纵向或水平方向上延伸角度不同的枝干进行切割以及对树皮边缘打磨;海绵头的角度能够与磨切盘实现同步调节,海绵头用于将药剂均匀快速的涂抹在切割面上。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0025]图中:平板1、凸轨101、边凸Ⅰ102、齿条103、底板2、包架201、边凸Ⅱ202、导轮203、电机Ⅰ204、齿轮205、电机Ⅳ206、丝杠207、限位架208、基臂Ⅰ3、限位杆301、限位头302、圆台303、电机Ⅱ304、方台305、电动推杆Ⅰ306、杆架307、杆308、基臂Ⅱ4、动臂401、配合架402、电机架403、电机Ⅲ404、磨切盘405、搭架5、电动推杆Ⅱ501、电机

502、底片503、海绵头504、桶505、伸缩软管506、涂管50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具体实施方式一:
[0029]如图所示,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包括方台305、电动推杆Ⅰ306、杆架307、杆308、基臂Ⅱ4、动臂401、配合架402、电机架403、电机Ⅲ404和磨切盘405,所述方台305的左端固接电动推杆Ⅰ306,电动推杆Ⅰ306的活动端固接杆架307,杆30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杆架307上端的前后两端,基臂Ⅱ4固接在方台305右端的上端,基臂Ⅱ4的左端转动连接动臂401,动臂401的下端固接配合架402,配合架402上设有与杆308配合的长条槽口,杆308位于所述长条槽口内,动臂401的左端固接电机架403,电机架403上固接电机Ⅲ404,电机Ⅲ40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电机架403上,磨切盘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包括方台(305)、电动推杆Ⅰ(306)、杆架(307)、杆(308)、基臂Ⅱ(4)、动臂(401)、配合架(402)、电机架(403)、电机Ⅲ(404)和磨切盘(405),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台(305)的左端固接电动推杆Ⅰ(306),电动推杆Ⅰ(306)的活动端固接杆架(307),杆(30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杆架(307)上端的前后两端,基臂Ⅱ(4)固接在方台(305)右端的上端,基臂Ⅱ(4)的左端转动连接动臂(401),动臂(401)的下端固接配合架(402),配合架(402)上设有与杆(308)配合的长条槽口,杆(308)位于所述长条槽口内,动臂(401)的左端固接电机架(403),电机架(403)上固接电机Ⅲ(404),电机Ⅲ(40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电机架(403)上,磨切盘(405)固接在电机Ⅲ(404)输出轴的左端,磨切盘(405)位于电机架(403)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切盘(405)的左端面为磨砂面。3.根据权利要求2或1所述的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切盘(405)在周向上设有一周刀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基臂Ⅰ(3)、圆台(303)和电机Ⅱ(304),所述基臂Ⅰ(3)上端的左侧转动连接圆台(303),电机Ⅱ(304)固接在基臂Ⅰ(3)的下端,电机Ⅱ(304)的输出轴与圆台(303)下端的中心固接,方台(305)固接在圆台(30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底板(2)、电机Ⅳ(206)、丝杠(207)、限位架(208)、限位杆(301)和限位头(302),所述底板(2)的上端固接电机Ⅳ(206),电机Ⅳ(206)的输出轴上固接丝杠(207),底板(2)上固接两个限位架(208),基臂Ⅰ(3)右端的前后两端均固接一个限位杆(301),两个限位杆(301)的外端均一体连接一个限位头(302),两个限位杆(301)上均由上至下设有与限位头(302)能够配合的限位口,两个限位头(3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的限位口内,基臂Ⅰ(3)与丝杠(207)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环境修复工程机器人还包括平板(1)、凸轨(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阳蔡春苗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