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型体和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30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7
一种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由含有聚丙烯树脂和纤维素纤维且该聚丙烯树脂在其一部分包含酸改性聚丙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获得,其中,上述树脂成型体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成型体和树脂组合物


[0001]涉及树脂成型体和适合于该成型体的制备的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最近,对用以纤维素纤维为首的植物来源的有机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许多研究。作为有机纤维,可以举出纤维素纤维、木粉、黄麻纤维等。已知:若将有机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与以往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相比更轻量,比强度更高。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复合树脂组合物,其使用了聚丙烯树脂和对有机溶剂提取成分量进行了调整的植物纤维。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626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为首,本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这些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无法充分满足近年来对输送设备材料等所要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高度的拉伸强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强度等机械物性优异的树脂成型体、以及适合于该成型体的制备的树脂组合物。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人对含有有机纤维和聚丙烯树脂的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成型体的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纤维素纤维作为有机纤维、并且使聚丙烯为具有特定晶体结构的形态,从而能够充分提高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成型体的机械特性(拉伸强度等)。本专利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思想进一步反复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2]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课题通过下述手段得以解决。
[0013]<1>
[0014]一种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由含有聚丙烯树脂和纤维素纤维且该聚丙烯树脂在其一部分包含酸改性聚丙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获得,其中,
[0015]上述树脂成型体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α晶(040)面的衍射峰,在1.83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β晶(300)面的衍射峰,并且在3.86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纤维素的I
β
型晶体(004)面的衍射峰,
[0016]在上述树脂成型体中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取向度大于0.1且小于0.8。
[0017]<2>
[0018]一种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由包含聚丙烯树脂和纤维素纤维的树脂组合物获
得,其中,
[0019]上述树脂成型体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α晶(040)面的衍射峰,在1.83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β晶(300)面的衍射峰,并且在3.86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纤维素的I
β
型晶体(004)面的衍射峰,
[0020]在上述树脂成型体中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取向度大于0.1且小于0.8,
[0021]上述树脂成型体的拉伸强度为40MPa以上60MPa以下。
[0022]<3>
[0023]如<2>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上述树脂成型体的拉伸强度为42.9MPa以上。
[0024]<4>
[0025]如<1>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上述聚丙烯树脂包含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树脂。
[0026]<5>
[0027]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在上述树脂成型体的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相对于上述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的位置观察到的来自聚丙烯的α晶(040)面的衍射峰的衍射峰面积(Pα),上述在散射光谱s为1.83
±
0.1nm
‑1的位置观察到的来自聚丙烯的β晶(300)面的衍射峰的衍射峰面积(Pβ)的比例([Pβ/Pα]×
100)超过0%且小于50%。
[0028]<6>
[0029]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在上述树脂成型体中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取向度为0.2以上0.6以下。
[0030]<7>
[0031]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上述树脂成型体未使用双轴拉伸机进行拉伸处理。
[0032]<8>
[0033]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上述树脂成型体中的上述聚丙烯的结晶度为10%~70%。
[0034]<9>
[0035]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为在<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型体的制备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α晶(040)面的衍射峰,并且在3.86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纤维素的I
β
型晶体(004)面的衍射峰。
[0036]<10>
[0037]如<9>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聚丙烯树脂包含酸改性聚丙烯树脂。
[0038]<11>
[0039]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酸改性聚丙烯树脂包含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树脂。
[004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型体的拉伸强度等机械物性优异,适合作为输送设备等的材料
等。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合用于上述树脂成型体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树脂成型体][0043]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型体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1.83
±
0.1nm
‑1和3.86
±
0.1nm
‑1的位置分别观测到衍射峰。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由含有聚丙烯树脂和纤维素纤维且该聚丙烯树脂在其一部分包含酸改性聚丙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获得,其中,所述树脂成型体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α晶(040)面的衍射峰,在1.83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β晶(300)面的衍射峰,并且在3.86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纤维素的I
β
型晶体(004)面的衍射峰,在所述树脂成型体中所述纤维素纤维的取向度大于0.1且小于0.8。2.一种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由包含聚丙烯树脂和纤维素纤维的树脂组合物获得,其中,所述树脂成型体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散射矢量s为1.92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α晶(040)面的衍射峰,在1.83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聚丙烯的β晶(300)面的衍射峰,并且在3.86
±
0.1nm
‑1的位置观测到来自纤维素的I
β
型晶体(004)面的衍射峰,在所述树脂成型体中所述纤维素纤维的取向度大于0.1且小于0.8,所述树脂成型体的拉伸强度为40MPa以上60MPa以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所述树脂成型体的拉伸强度为42.9MPa以上。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型体,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仓幸广伊藤涼音中岛康雄须山健一金宰庆田中广树友松功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