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和这些粒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30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7
提供具有高的光散射性能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和这些粒子的制造方法。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在粒子内部或表面具有空孔。部或表面具有空孔。部或表面具有空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和这些粒子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和这些粒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止,为了对化妆料赋予清爽感、光滑性等使用感和铺展性,使用了各种球状的有机硅粒子。例如,已提出了含有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粉末的化妆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

297313号公报)、含有球状硅橡胶粉末的上妆化妆料(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

12524号公报)、含有将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树脂被覆于球状硅橡胶微粒而成的复合有机硅粉末的化妆料(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

20631号公报)。
[0003]另外,就球状有机硅粒子而言,通过在粉底等上妆化妆料中配合,从而能够赋予成为不具有不自然的光泽(光泽)的自然的妆饰感的效果(柔焦效应)。例如,对于采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有机硅粒子而言,由于被覆有机硅粒子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具有大约100nm的粒径,另外由于该聚有机硅倍半氧烷自身也散射光,因此能够期待对化妆料的柔焦效应的提高。
[0004]另外,提出了通过在球状有机硅粒子的表面形成大量的凸凹部、或者使有机硅粒子的形状成为球状以外从而提高光散射性。例如,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

359592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粒子表面具有突起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粒子。在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

191788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粒子表面具有大量的凹陷的球状的有机硅微粒。在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

1537号公报)中记载了在表面具有多个凹部的纺锤形状的中空异形的有机硅微粒。在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1

57785号公报)中记载了整体上具有作为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各面以凹面形成的形状的异形有机硅微粒。在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11/074066号)中记载了在表面具有多个不规则形状的面和包围不规则形状的面的网状的凸部的、整体上具有球状的有机硅微粒。在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11/111179号)中记载了整体上具有在与四面体的各面相当的面形成了开口部大致为圆形的凹部的形状的有机硅微粒。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

29731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

12524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

2063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

359592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

191788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

1537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1

57785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11/074066号
[0015]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11/11117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7]但是,上述聚有机硅倍半氧烷粒子和有机硅微粒均由树脂质等硬材质构成,不能对化妆料赋予柔软的感触。另外,近年来,在粉底等上妆化妆料中,重视具有非人工的自然的妆饰感(素颜感),要求采用硅橡胶粒子进一步赋予高的光散射性。
[0018]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在粉底等上妆化妆料中能够期待赋予高的柔焦效应、具有高的光散射性能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以及这些粒子的制造方法。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0]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粒子的结构内部和表面具有球状或半球状的空孔的新型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特别是经由油相成分为固化性液体有机硅组合物的W/O/W(内水相/油相/外水相)型乳化物而形成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以及这些粒子的制造方法,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由于在粒子内部或表面具有空孔,因此具有高的光散射性能,同时具有吸油性能。
[002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专利技术。
[0022]1.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在粒子内部或表面具有空孔。
[0023]2.1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体积平均粒径为0.5~100μm,空孔为球状或半球状并且其直径为0.2~30μm。
[0024]3.1或2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中,硅橡胶为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中,所述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与所述氢原子中的至少一者在1分子中存在至少3个)的加成反应物。
[0025]4.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其中,在1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的表面附着有球状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相对于100质量%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量为1~25质量%。
[0026]5.4所述的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其中,体积平均粒径为0.5~100μm,空孔的直径为0.2~30μm。
[0027]6.4或5所述的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其中,硅橡胶为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中,所述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与所述氢原子中的至少一者在1分子中存在至少3个)的加成反应物。
[0028]7.制造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0029](i)得到包含内水相成分和由固化性液体有机硅组合物构成的油相成分的、W/O(内水相/油相)型乳化物的工序;
[0030](ii)得到包含所述(i)中得到的W/O型乳化物和外水相成分的W/O/W(内水相/油相/外水相)型乳化物的工序;
[0031](iii)在催化剂存在下使(ii)中得到的W/O/W型乳化物中的作为油相的固化性液体有机硅组合物固化以得到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的水分散液的工序;和
[0032](iv)从(iii)中得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的水分散液将外相的水和在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中存在的水除去的工序。
[0033]8.制造4~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在采用7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水和碱性物质的存在下使有机三烷氧基硅烷进行水解和缩合反应,使聚有机硅倍半氧烷附着于所述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的表面。
[003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粒子内部或表面具有空孔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期待具有高的光散射性能、吸油性能。
附图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在粒子内部或表面具有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体积平均粒径为0.5~100μm,空孔为球状或半球状并且其直径为0.2~3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中,硅橡胶为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的加成反应物,其中,所述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与所述氢原子中的至少一者在1分子中存在至少3个。4.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其中,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的表面附着有球状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相对于100质量%的多孔性硅橡胶球状粒子,其量为1~25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其中,体积平均粒径为0.5~100μm,空孔的直径为0.2~30μm。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孔性有机硅复合粒子,其中,硅橡胶为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1价脂肪族不饱和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贵仁井口良范青木俊司木村恒雄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