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28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7
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和推车,箱体上有工作台,箱体左右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位于箱体前后的两个电动伸缩杆,箱体内有第一步进电机,同侧的两个电动伸缩杆间有两块横板,横板侧面有横杆,两个横杆远离箱体的侧面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横板上有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外端有液压缸,推车包括U型板,U型板下有四个万向轮,U型板左上方有把手。通过本装置在将实验设备搬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实验设备的磕碰,且在实验装置放置在横板上的时候通过弹簧还有缓冲的作用,防止在放置实验设备的时候振动较大对设备产生影响,且通过左右两套升降装置能够同时放置两台设备,且还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放置。进行放置。进行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理实验搬运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都需要一些精密的设备进行辅助,但是很多设备较大也比较精密,由于在实验室没有起重设备,就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在搬运设备到工作台上的时候容易造成设备磕碰和振动,这就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试验不太准确,人工搬运也比较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和推车,箱体顶面固定安装工作台,箱体左右两侧均设置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位于箱体前后方向的两个倾斜的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轴线互相平行,箱体侧面对应电动伸缩杆固定端的位置处均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均通过轴承安装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之间不同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转轴外端与对应的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内端均套装第一齿轮,对应的两个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的第二转轴的两端通过轴座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齿轮的第二转轴上套装第三齿轮,箱体内壁对应第三齿轮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位于同侧的两个电动伸缩杆活动端之间设置两块横板,横板相对的侧面均为斜面,且斜面朝上,横板侧面与对应的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横杆,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侧面对应横杆的位置处开设第二通孔,横杆与对应的第二通孔插接配合,两个横杆远离箱体的侧面均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能够调整两块横板之间的距离,横板顶面均开设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固定安装竖直的套筒,套筒内配合安装第一活塞,套筒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水平的挡环,第一活塞顶面中心固定安装竖杆,竖杆顶部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圆板,横板顶面靠近对应的电动伸缩杆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竖直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凹面相对,弧形板外侧面中心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外端均固定安装水平的液压缸,液压缸与第三通孔想通,液压缸内配合安装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穿过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一连杆外端均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圆板,液压缸内部设置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通过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横板底面对应套筒的位置处开设第四通孔,液压缸内部端面与第三活塞之间的侧面开设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外端与第四通孔外端之间通过软管固定密封连接,第一活塞、软管与第三活塞之间充满液体,所述的推车包括水平的U型板,U型板开口朝右,U型板底面矩阵分布四个万向轮,万向轮与U型板转动连接,U型板左侧面上方设置把手,把手两端通过支架与U型板固定连接。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同轴的两个水平的螺杆,两个螺杆旋向相反,螺杆端面之间固定连接,两块横板远离箱体的侧面均固定安装竖板,竖板侧面对应螺杆的位置处均开设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与对应的螺杆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一根电动伸缩杆活动端固定安装L型杆,螺杆端部与L型杆侧面转动连接,L型杆端部固定安装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上套装第五齿轮,螺杆上套装第六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相互啮合。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所述的矩形凹槽内固定安装数个套筒,套筒在矩形凹槽内矩阵分布,套筒内均设置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顶面均固定安装竖杆,竖杆顶端均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圆板,横板底面对应套筒的位置处均开设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外端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第五通孔固定密封连接。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所述的第一圆板顶面均开设第一球形凹槽,第一球形凹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一球体,第二圆板侧面均开设第二球形凹槽,第二球形凹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二球体,弧形板顶端内侧面的边角处均开设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均设置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第三转轴的轴线呈竖直,第一滚轮的第三转轴与弧形凹槽内壁转动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所述的横板底面外侧边角处开设缺口,缺口内设置左右方向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缺口内壁转动连接,横板侧面对应缺口的位置处均开设水平的圆形导向槽,圆形导向槽内均配合安装插杆,插杆侧面固定安装拨杆,缺口侧面对应插杆的位置处开设盲孔,第四转轴底面中心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连杆,连杆底端套装第二滚轮,连杆内侧面与缺口侧面接触配合。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推车将实验装置放在横板上,之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能够有效的将实验装置抬升之后放在工作台上从而进行物理实验,从而减少人工搬运,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实验装置发生磕碰和振动;具体使用时,首先控制第一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同侧的电动伸缩杆同步转动,使两块横板靠近箱体下侧,之后将实验设备放在U型板上,推动U型板移动,使横板位于U型板内部,之后通过调节装置使两块横板靠近,当两块横板相互靠近的时候此时弧形板靠近实验装置的圆形底座,弧形板相互靠近使第二圆板首先与底座接触,当前后两侧的第一圆板与底座接触后,横板继续相互靠近,此时第一连杆推动第二活塞移动,第二活塞移动通过弹簧推动第三活塞移动,此时在液压的作用下第一活塞向上移动,当第一活塞移动到挡环的位置后,第一活塞无法自行向上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当第一连杆继续移动使弧形板的两端与底座接触后,横板之间停止移动,之后拉动U型板,在两块弧形板的作用下,U型板无法自行水平移动,故U型板相对于底座移动,此时将U型板抽出,当U型板抽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实验设备落在第一圆板上,此时当实验设备落在第一圆板上时,在实验设备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塞向下移动,通过液压的作用下第三活塞向第二活塞移动,弹簧继续被压缩,在弹簧的作用下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实验装置落在第一圆板上后,之后第一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两根电动伸缩杆转动,在平行四边的作用下,此时横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电动伸缩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后,横板位于箱体上方,可以根据需要,电动伸缩杆继续转动可以调整横板在箱体上方的位置,之后电动伸缩杆缩短,此时使横板底面与工作涛顶面接触,之后调节装置带动两块横板相互分开,横杆在第二通孔内移动,由于前后两个第二圆板前后作用在底座上,故底座的轴线始终处于两块
横板的中间,且两块横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横板上的斜面与底座底面接触,此时横板继续分开,在重力的作用下底座沿斜面慢慢落下,当底座移动到斜面底部的时候此时实验装置已经放在工作台上,之后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反向转动,使电动伸缩杆带动横板移动到箱体侧面,之后用户进行操作实验装置即可;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还安全,在将实验设备搬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实验设备的磕碰,且在实验装置放置在横板上的时候通过弹簧还有缓冲的作用,防止在放置实验设备的时候振动较大对设备产生影响,且通过左右两套升降装置能够同时放置两台设备提高效率,且还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放置,使用可靠,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聚态物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推车,箱体(1)顶面固定安装工作台(59),箱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位于箱体(1)前后方向的两个倾斜的电动伸缩杆(2),两个电动伸缩杆(2)的轴线互相平行,箱体(1)侧面对应电动伸缩杆(2)固定端的位置处均开设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内均通过轴承安装第一转轴(4),两个第一转轴(4)之间不同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转轴(4)外端与对应的电动伸缩杆(2)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内端均套装第一齿轮(5),对应的两个第一齿轮(5)之间通过第二齿轮(6)相互啮合,第二齿轮(6)的第二转轴(7)的两端通过轴座(8)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齿轮(6)的第二转轴(7)上套装第三齿轮(9),箱体(1)内壁对应第三齿轮(9)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第一步进电机(10),第一步进电机(10)的输出轴上套装第四齿轮(11),第四齿轮(11)与第三齿轮(9)相互啮合,位于同侧的两个电动伸缩杆(2)活动端之间设置两块横板(12),横板(12)相对的侧面均为斜面,且斜面朝上,横板(12)侧面与对应的电动伸缩杆(2)的活动端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横杆(13),电动伸缩杆(2)的活动杆侧面对应横杆(13)的位置处开设第二通孔(14),横杆(13)与对应的第二通孔(14)插接配合,两个横杆(13)远离箱体(1)的侧面均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能够调整两块横板(12)之间的距离,横板(12)顶面均开设矩形凹槽(15),矩形凹槽(15)内固定安装竖直的套筒(16),套筒(16)内配合安装第一活塞(17),套筒(16)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水平的挡环(18),第一活塞(17)顶面中心固定安装竖杆(19),竖杆(19)顶部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圆板(20),横板(12)顶面靠近对应的电动伸缩杆(2)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竖直的弧形板(21),两个弧形板(21)凹面相对,弧形板(21)外侧面中心开设第三通孔(22),第三通孔(22)外端均固定安装水平的液压缸(23),液压缸(23)与第三通孔(22)想通,液压缸(23)内配合安装第二活塞(24),第二活塞(24)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第一连杆(25),第一连杆(25)穿过对应的第三通孔(22),第一连杆(25)外端均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圆板(26),液压缸(23)内部设置第三活塞(27),第三活塞(27)与第二活塞(24)之间通过弹簧(42)之间固定连接,横板(12)底面对应套筒(16)的位置处开设第四通孔(28),液压缸(23)内部端面与第三活塞(17)之间的侧面开设第五通孔(29),第五通孔(29)外端与第四通孔(28)外端之间通过软管(30)固定密封连接,第一活塞(17)、软管(30)与第三活塞(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波文灵华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