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18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设置在管道集介质外壳内部,所述管道集介质外壳包括管道集介质上壳和管道集介质下壳,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的底部截面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第四卡扣,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内侧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内侧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介质监测口,所述介质监测口与传感器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及时上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漏失查找,及时对漏水水管进行抢修,同时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视,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损失。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损失。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供水管网、工厂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规划、设计、管理、技术上的一些原因,管网漏失监测与控制成为国内外普遍面临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系统、全面、高效的漏失监测是快速、准确的进行漏失查找、定位,即时地进行抢修、维护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0003]在生产过程中,老化的管道跑冒滴漏严重,利用人工巡视的手段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管道漏点,容易导致抢修不及时。
[0004]因此,急需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能够及时发现漏点,并进行上报,使得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漏失查找,及时抢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包括管道、管道集介质外壳、上密封圈、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第四卡扣、下密封圈、介质监测口、传感器检测装置、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管道设置在管道集介质外壳内部,所述管道集介质外壳包括管道集介质上壳和管道集介质下壳,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的底部截面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第四卡扣,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内侧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内侧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介质监测口,所述介质监测口与传感器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管道集介质外壳的形状包括直通、三通、四通这些结构形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设置再管道集介质上壳的底部截面左侧,所述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设置再管道集介质上壳的底部截面右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第二卡扣左侧,所述第三卡扣设置在第四卡扣左侧。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道集介质外壳外部设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和无线通讯模块,能够实时对管道泄漏点进行检测,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及时上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漏失查找,及时对漏水水管进行抢修,同时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视,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左截面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集介质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集介质外壳的直通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集介质外壳的三通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集介质外壳的四通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水管;2-管道集介质外壳;21-管道集介质上壳;22-管道集介质下壳;3-上密封圈;4-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第三卡扣;7-第四卡扣;8-下密封圈;9-介质监测口;10-传感器检测装置;11-无线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8]实施例:
[0019]如附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包括管道1、管道集介质外壳2、上密封圈3)、第一卡扣4、第二卡扣5、第三卡扣6、第四卡扣7、下密封圈8、介质监测口9、传感器检测装置10、无线通信模块11,所述管道1设置在管道集介质外壳2内部,所述管道集介质外壳2包括管道集介质上壳21和管道集介质下壳22,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21的底部截面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4、第二卡扣5、第三卡扣6、第四卡扣7,所述第一卡扣4和第二卡扣5设置再管道集介质上壳21的底部截面左侧,所述第三卡扣6和第四卡扣7设置再管道集介质上壳21的底部截面右侧,所述第一卡扣4设置在第二卡扣5左侧,所述第三卡扣6设置在第四卡扣7左侧,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21内侧设置有上密封圈3,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22内侧设置有下密封圈8,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2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介质监测口9,所述介质渗出口9与传感器检测装置10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10与无线通信模块11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能够通过2G、4G、LORA、NBIOT、5G、WIFI、蓝牙、433MHz之类的多种通讯方式与管理中心联系。
[0020]具体的,如附图3、4、5所示,所述管道集介质外壳2的形状包括直通、三通、四通这些结构形状。
[0021]工作原理:在管道1发生泄漏时,介质进管道集介质外壳2内,介质液位(或者气体浓度)高度达到监测口时,被传感器检测装置10检测到有介质,再通过传感器检测装置10将信息传递至无线通讯模块11,由无线通讯模块11将漏水信息实时传送给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收到泄漏信息后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对泄漏水管进行抢修,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视,节省了人力。
[0022]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泄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管道集介质外壳(2)、上密封圈(3)、第一卡扣(4)、第二卡扣(5)、第三卡扣(6)、第四卡扣(7)、下密封圈(8)、介质监测口(9)、传感器检测装置(10)、无线通信模块(11),所述管道(1)设置在管道集介质外壳(2)内部,所述管道集介质外壳(2)包括管道集介质上壳(21)和管道集介质下壳(22),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21)的底部截面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4)、第二卡扣(5)、第三卡扣(6)、第四卡扣(7),所述管道集介质上壳(21)内侧设置有上密封圈(3),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22)内侧设置有下密封圈(8),所述管道集介质下壳(22)的底部左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燕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