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03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居家用品,具体是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其结构简单且操作容易。电机带动连杆来回摆动,连杆带动连轴撑杆转动,进而驱动轴承转动,以使同向升降梯和反向升降梯交替升降,从而达到给处于按摩底座上的人体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的目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的目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居家用品,具体是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按摩床是通过机械结构对人体进行按摩放松,特别是可以在睡觉的时候进行全身按摩,但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床,首先克服以下三个技术难点:一、要在睡觉时使用,要求运行时不能产生噪声;二、能长时间工作,可靠性要高;三、能承受重量大,但能耗要低。
[0003]对比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663453.1公开了一种按摩床,包括床体以及设于所述床体内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底盘支撑结构、多个挤压按摩机构、多个振动按摩器以及主控系统,各所述挤压按摩机构平行且间隔地安装在两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之间,所述挤压按摩机构包括两个可根据压力变化实现自主伸缩的模块化伸缩机构以及设于两所述模块化伸缩机构之间的骨架,每两相对的所述模块化伸缩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两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各所述振动按摩器安装于所述骨架上,各所述模块化伸缩机构和各所述振动按摩器均与所述主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感应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机以及执行模块。这样的设计,原理上能实现按摩床功能,但生产上,将会无法解决上述的三个技术难点问题。而且结构复杂,造价贵,不具有市场价值。
[0004]对比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152686 .9公开的一种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板的能调节速度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传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有与连杆轴向相同方向的并列间隔设置在床架上的多对按摩支架,每对所述按摩支架包括并列间隔设置在床架上的两个固定柱、与连杆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两个分别套设在对应固定柱上的活动套筒,两个所述活动套筒均与第一连接件传动连接并在第一连接件的传动下沿固定柱轴向做相反方向的升降运动,每个所述活动套筒的顶部均设置有垂直于连杆轴向并位于连杆上方的随着活动套筒上下运动的底板,每个所述底板上都铺设有随着对应的底板上下运动的床垫体。这样的设计,虽然结构有所简化,每一个活动单元都要连接两个活动升降结构,固定柱轴与床架之间,也非常容易产生噪音问题,是难以克服的,还存在承受重量不足的问题。
[0005]因此,目前市场上很难找到的商品化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包括床架、床板、驱动电机、变速箱、长轴摇杆、同步轴和升降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床架上的床板,分为三个区:床头区床板、床身区床板和床
尾区床板,床头区的床板,固定于支撑梁上,然后支撑梁连接床头升降驱动单元;床身区的活动床板,奇数的活动床板固定于两平行的纵梁上,偶数的活动床板固定于另两平行的纵梁上,纵梁连接床身区升降驱动单元;床尾区的床板直接固定于床架上;驱动电机位于床尾区下方,连接变速箱,变速箱上曲柄摇臂连接第一长轴摇杆; 所述同步轴包括第一同步轴、第二同步轴和第三同步轴,第一长轴摇杆与第一同步轴连接,第一同步轴带动第一升降驱动单元;第一同步轴连接第二长轴摇杆,第二长轴摇杆连接第二同步轴,第二同步轴带动第二升降驱动单元;第二同步轴连接第三摇杆,第三长轴摇杆连接第三同步轴,从而带动第三升降驱动单元升降运动。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四个床身升降驱动单元和两个床头升降驱动单元;床身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夹板和支撑柱,固定夹板中心与同步轴钢性连接,固定夹板两端与通过轴承与支撑柱铰性连接,支撑柱上方通过轴承铰性连接纵梁;床头升降驱动单元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上方与支撑梁钢性连接,支撑柱下方与力臂通过轴承铰性连接,力臂另一端与第三同步轴通过轴承铰性连接,支撑柱中间还铰性连接一导向杆杆,辅助力臂工作。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侧面还铰性连接一导向杆杆,导向杆杆用于限定床板升降运动在设定的范围内。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还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能智能控制调节速度,工作时间和工作模式。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床脚为活动可拆除件,拆除后即变成床垫,适配现有床功能。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采用了半半悬浮式驱动设计,结构简结,单一驱动电机就能轻松带动活动床板工作,而且结构巧妙,相对运动的节点少,通过轴承铰性连接,就可以将噪声降至最底,可靠性也相应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的另一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的床身升降驱动单元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的床头升降驱动单元结构图;其中,1-床架,2-床板,3-驱动电机,4-变速箱5-长轴摇杆6-同步轴,7-床身升降驱动单元,8-床头升降驱动单元,9-纵梁,10-导向杆杆,501-第一长轴摇杆,502-第二长轴摇杆,503-第三长轴摇杆,601-第一同步轴,602-第一同步轴,603-第一同步轴,701-第一升降驱动单元,702-第一升降驱动单元,703-第一升降驱动单元,901-第一纵梁,902-第二纵梁,903-第三纵梁,904-第四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参考图1,2,3,4所示,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包括床架1、床板2,床脚10,复数个床板,所述每个床板通过纵梁分别均匀的安装在床架上部。安装于床架上的床板,分为三个区:床头区床板A、床身区床板B和床尾区床板C,床头区的床板,固定于支撑梁10上,然后支撑梁连接床头升降驱动单元8;床身区的活动床板,奇数的活动床板固定于两平行的第一纵梁901和第四纵梁904上,偶数的活动床板固定于另两平行的第二纵梁902和第三纵梁903上,纵梁连接床身区升降驱动单元7;床尾区的床板直接固定于床架上;驱动电机3位于床尾区下方,连接变速箱4,变速箱上曲柄摇臂401连接第一长轴摇杆501; 所述同步轴包括第一同步轴601、第二同步轴602和第三同步轴603,第一长轴摇杆与第一同步轴连接,第一同步轴带动第一升降驱动单元701;第一同步轴连接第二长轴摇杆502,第二长轴摇杆连接第二同步轴,第二同步轴带动第二升降驱动单元702;第二同步轴连接第三摇杆,第三长轴摇杆503连接第三同步轴,从而带动第三升降驱动单元8升降运动;所述纵梁侧面还铰性连接一导向杆杆10,导向杆杆用于限定床板升降运动在设定的范围内。
[0016]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床身升降驱动单元(701、702)和一个床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包括床架、床板、驱动电机、变速箱、长轴摇杆、同步轴和升降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床架上的床板,分为三个区:床头区床板、床身区床板和床尾区床板,床头区的床板,固定于支撑板上,然后支撑板连接床头升降驱动单元;床身区的活动床板,奇数的活动床板固定于两平行的纵梁上,偶数的活动床板固定于另两平行的纵梁上,纵梁连接床身区升降驱动单元;床尾区的床板直接固定于床架上;驱动电机位于床尾区下方,连接变速箱,变速箱上曲柄摇臂连接第一长轴摇杆; 所述同步轴包括第一同步轴、第二同步轴和第三同步轴,第一长轴摇杆与第一同步轴连接,第一同步轴带动第一升降驱动单元;第一同步轴连接第二长轴摇杆,第二长轴摇杆连接第二同步轴,第二同步轴带动第二升降驱动单元;第二同步轴连接第三摇杆,第三长轴摇杆连接第三同步轴,从而带动第三升降驱动单元升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悬浮式电动按摩床,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首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