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91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41
一种本柔性电子装置(100),第一部分(10)包括第一散热体(11),第二部分(20)包括第二散热体(21),连接部(30)能够弯折,连接部(30)连接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20),柔性导热层(40)导热地连接第一散热体(11)和第二散热体(21),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与连接部(30)对应且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未与连接部(30)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柔性电子装置
本申请涉及消费性电子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柔性电子装置,如柔性手机,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常地,第一部分设置有主板,第二部分设置有电池。由于主板发热产生的热量较大,相关技术中的柔性电子装置通过设置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柔性导热层,以使第一部分传递热量至第二部分以形成均温散热。然而,柔性电子装置在进行多次折叠弯折后,柔性导热层容易受力而产生起泡褶皱现象,可能导致柔性导热层产生断层,并会影响柔性导热层的散热能力,继而影响用户体验。申请内容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能够弯折的连接部和柔性导热层,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散热体,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所述柔性导热层导热地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与所述连接部对应且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未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上述柔性电子装置中,由于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未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这样能够降低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在弯折时所受的应力,因此柔性导热层不容易由于连接部的多次弯折而产生起泡或褶皱现象,且柔性导热层不容易产生断层,继而可保证柔性导热层的传导热量的能力,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折叠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部分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部分结构的又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部分结构的再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展平时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折叠时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柔性电子装置100;第一部分10、第一散热体11、收容槽110、第一凹槽111、主板部件12、主板121、第一芯片部122、第一屏蔽罩1221、第一芯片1222、第一导热层1223、第二芯片部123、第二屏蔽罩1231、第二芯片1232、第二导热层1233、副板124、第一盖体13、第一安装腔130、第三导热层14、第二部分20、第二散热体21、第二凹槽211、电池部件22、第二盖体23、第二安装腔230、第四导热层24、连接部30、支撑板31、弯折件32、连接件33、第一缺口34、第二缺口35、柔性导热层40、第一非折弯区域401、第二非折弯区域402、折弯区域403、间隙41、粘接层50、第一粘接层51、第二粘接层52、柔性屏组件60、支撑架61、柔性显示屏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1-1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柔性电子装置100能够弯折。柔性电子装置100例如可为柔性折叠手机或者柔性折叠平板电脑等。柔性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连接部30和柔性导热层40。第一部分10包括第一散热体11。第二部分20包括第二散热体21。连接部30能够弯折。连接部30连接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20。柔性导热层40导热地连接第一散热体11和第二散热体21。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与连接部30对应且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未与连接部30固定连接。如此,由于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未与连接部30固定连接,这样能够降低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在弯折时所受的应力,因此柔性导热层40不容易由于连接部30的多次弯折而产生起泡或褶皱现象,且柔性导热层40不容易产生断层,继而可保证柔性导热层40的传导热量的能力,提高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0可实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相对转动。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能够随着连接部30的弯折而弯折。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与连接部30之间设有间隙41。可以理解,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与连接部30之间留有的间隙41的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而间隙41的设置能够给受力弯折的柔性导热层40提供缓冲空间,继而可使柔性导热层40整体受力能够更均匀,继而防止产生褶皱。并且,由于柔性导热层40与连接部30之间存在间隙41,这样还可防止连接部30与柔性导热层40接触而磨损柔性导热层4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受到外力时,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能够与连接部30接触。这样在受外力时(例如按压力),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与连接部30之间不容易出现空鼓现象。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外力消失时,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能够与连接部30分离。这样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与连接部30之间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褶皱的产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柔性电子装置100弯折时,柔性导热层40的折弯区域403相对连接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散热体;/n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散热体;/n能够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n柔性导热层,所述柔性导热层导热地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与所述连接部对应且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未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4 CN PCT/CN2018/105815一种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散热体;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散热体;
能够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
柔性导热层,所述柔性导热层导热地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与所述连接部对应且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未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间隙。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受到外力时,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能够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力消失时,所述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能够与所述连接部分离。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柔性电子装置弯折时,柔性导热层的折弯区域相对连接部滑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体的传导热量高于所述第二散热体的传导热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设置在所述柔性导热层的同侧。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子装置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柔性导热层与所述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二散热体之间。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热层包括第一非折弯区域和第二非折弯区域,所述折弯区域连接所述第一非折弯区域和所述第二非折弯区域;所述第一非折弯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二非折弯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散热体;
所述粘接层包括间隔的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一非折弯区域与所述第一散热体之间,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二非折弯区域与所述第二散热体之间。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子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柔性导热层与所述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二散热体之间;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所述第一非折弯区域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所述第二非折弯区域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之间的所述柔性导热层的部位在所述连接部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连接部。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采用双面胶。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陈松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