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框、屏蔽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6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屏蔽框、屏蔽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该屏蔽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套在绝缘体外周的屏蔽框,所述屏蔽框外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本发明专利技术屏蔽框两侧悬臂设计提升了连接器的插入力和分离力,使得连接器在强振动环境下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框、屏蔽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屏蔽框、屏蔽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高速电连接器向小型化、高密度化发展的同时,更要提升其抵抗多种恶劣工作环境的能力,如电磁干扰、强振动等能力。现有的连接器通过在绝缘体外侧设置屏蔽片,从而提高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该屏蔽片通过若干接地端子与印制板接地,然而实际上接地端子焊接在电路板上之后,常常会有上下高度不一致或者因组配作业尺寸的误差而导致不能与接地端子具有较好的接触。现有的屏蔽框仅设置在绝缘体长度方向,绝缘体宽度方向并没有屏蔽框包围,抗电磁干扰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屏蔽框以及使用该屏蔽框的屏蔽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屏蔽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和套在绝缘体外周的屏蔽框,所述屏蔽框外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屏蔽框前端面与绝缘体前端面之间有高度差使得连接器插合时两端面接触的屏蔽框的插合面和绝缘体的插合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前述的屏蔽连接器,该连接器为自配对连接器。前述的屏蔽连接器,所述屏蔽框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弹性悬臂根部位于该缺口底部,该弹性悬臂沿屏蔽框开口长度方向写向外延伸,并在前端向内弯折形成用于与插合端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接触部。前述的屏蔽连接器,所述接触部前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用于与插合端屏蔽框前端导向配合的引导部。前述的屏蔽连接器,所述屏蔽框底部还设有用于与印制板配合固定的接地引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屏蔽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前端对插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中至少之一的屏蔽框外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插合时与另一端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屏蔽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插合时的其屏蔽框端面接触,且所述屏蔽框的端接面和绝缘体的端接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前述的屏蔽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插合时的其屏蔽框前端部分嵌套,此时嵌在内侧的屏蔽框外周设有用于与套在外侧的屏蔽框外周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又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屏蔽框,该屏蔽框外侧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端屏蔽框基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该屏蔽框底部还设有用于与印制板配合固定的接地引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屏蔽连接器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屏蔽连接器的屏蔽框包围在绝缘体四周,并且通过自身的接地引脚与印制板连接,提高了连接器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增强了屏蔽框的固定性。屏蔽框宽度方向具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只悬臂,该悬臂在两只连接器对插时,可以提高连接器插入力和分离力,进而使得连接器在强振动环境同样可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屏蔽框与绝缘体的高度不一致,从而使得屏蔽框的插合面和绝缘体的插合面不在同一平面,防止绝缘体插合面出现电磁泄漏。本专利技术屏蔽框的接地引脚设计增强了屏蔽框与印制板的固定性,两侧悬臂设计提升了连接器的插入力和分离力,使得连接器在强振动环境下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屏蔽连接器插合状态屏蔽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屏蔽连接器屏蔽框主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屏蔽框2:绝缘体3:弹性悬臂4:强装槽5:接地引脚6:绝缘体插合面7:屏蔽框插合面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屏蔽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屏蔽连接器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屏蔽连接器包括绝缘体2和包覆在绝缘体外周的屏蔽框1,该屏蔽框1外侧设置至少两个弹性悬臂3,当连接器插合时,该弹性悬臂3与适配连接器的屏蔽框外壁弹性接触。该弹性悬臂3的设置,增加了连接器插合时的插入力和分离时的分离力,实现了对插连接器的可靠传输。较佳的,上述弹性悬臂3两两对称分布在屏蔽框外侧,但并不限定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屏蔽连接器为自配对连接器,所述绝缘体2和屏蔽框1均可实现自配对插合,当连接器自身对插时,其中连接器的屏蔽框外周悬臂与另一只连接器的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框1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弹性悬臂3根部位于该缺口底部,其上端向内弯折形成用于与插合端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接触部。较佳的,该接触部前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用于与插合端屏蔽框前端导向配合的引导部,以减小插入力,并提高插合的可靠性。所述弹性悬臂3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逐渐变小,从而增强该弹性悬臂接触部的弹力。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连接器为非自配对连接器,本专利技术屏蔽框与适配连接器的屏蔽框上设有插合适配的缺口,即当连接器插合时,任一端屏蔽框上的缺口与另一端相应位置的壁体适配,实现屏蔽连接的完整性,而任一端缺口外侧均具有弹性悬臂3,在连接器插合时,任一端的屏蔽框都需要克服适配端弹性悬臂3的弹力与缺口端面接触实现连接,而弹性悬臂3则夹持在该屏蔽框外周,使其连接更加可靠。上述屏蔽连接器在插合时,其屏蔽框与插合端屏蔽框在插合面处的连接为端面对接,上述插合面为端面对接的屏蔽连接器,其绝缘体2和屏蔽框1前端端面的高度不一致,使得该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绝缘体2和适配端绝缘体插合对接的绝缘体插合面6与屏蔽框1与适配端屏蔽框插合对接的屏蔽框插合面7之间存在错位,即所述绝缘体插合面6和屏蔽框插合面7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有效减少电磁在绝缘体插合面处出现的泄漏。在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中,该屏蔽连接器为非自配对连接器,且该连接器插合时其屏蔽框的对接方式为嵌套式连接。所述屏蔽框1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悬臂3,与该屏蔽连接器适配的插合端连接器的屏蔽框与绝缘体之间设有能够供本专利技术屏蔽连接器屏蔽框前端嵌入的槽,此时该屏蔽框外侧的弹性悬臂3与插合端连接器的屏蔽框外周基体弹性接触。具体的,所述弹性悬臂3前端向内弯折形成的接触部与插合端连接器屏蔽基体外壁弹性接触,该弹性悬臂的设置不仅增强连接器插合时两插合端屏蔽框间的接触,而且增加了连接器插合时的插入力和分离时的分离力,实现了对插连接器的信号可靠传输。上述屏蔽框1通过其外周设置的强装槽4与绝缘体上相应凸起的配合实现与绝缘体的强装配合,较佳的,上述强装槽4为屏蔽框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对称的矩形槽,但并不限定于此。上述屏蔽框1两侧底部还设有与印制板配合的接地引脚5,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和套在绝缘体外周的屏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外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和套在绝缘体外周的屏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外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悬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屏蔽框前端面与绝缘体前端面之间有高度差使得连接器插合时两端面接触的屏蔽框的插合面和绝缘体的插合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为自配对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弹性悬臂根部位于该缺口底部,该弹性悬臂沿屏蔽框开口长度方向写向外延伸,并在前端向内弯折形成用于与插合端屏蔽框刚性基体弹性接触的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前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用于与插合端屏蔽框前端导向配合的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小会李心宁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