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用发光元件及具有该显示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16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公开一种显示用发光元件及具有该显示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电路基板及排列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沿横向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生成第一峰值波长的光的第一LED叠层,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LED叠层,生成第二峰值波长的光;以及第三LED叠层,位于所述第二LED叠层上,生成第三峰值波长的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用发光元件及具有该显示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LED叠层结构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作为无机光源,被多样地用于诸如显示装置、车辆用灯具、一般照明等的多种领域。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功耗低且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因此正快速地替代现有光源。另外,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在显示装置中主要用作背光源。但是,对于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装置而言,存在由于发光强度的限制而难以在明亮的地方识别画面并且由于并不是自发光的结构而无法实现优异画质的显示器的问题。为了解决使用背光源的显示器的缺点,最近正在积极地进行针对蓝色、绿色及红色发光二极管直接用作像素来实现图像的微型LED的研究。显示装置通常利用蓝色、绿色及红色的混合色实现多样的颜色。显示装置为了实现多样的图像而包括多个像素,各个像素具有蓝色、绿色及红色的子像素,并且通过这些子像素的颜色来确定特定像素的颜色,并且通过这些像素的组合来实现图像。LED可以根据其材料射出多样颜色的光,从而可以通过将射出蓝色、绿色及红色的单个LED芯片排列于二维平面上来提供显示装置。但是当在各个子像素排列一个LED芯片时,LED芯片的数量增加,从而在贴装工序中花费很多时间。通常,对于微型LED而言,需要将数百万个至数千万个LED贴装到基板,随此无法避免生产率下降等的问题,结果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进一步地,由于将子像素排列在二维平面上,因此包括蓝色、绿色及红色子像素的一个像素占有的面积也相对变宽。因此,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排列子像素而需要减小每个LED芯片的面积。但是,减小LED芯片的大小会使LED芯片的贴装变得困难,进而导致发光面积的减小并降低发光强度。另外,实现多种颜色的显示装置需要一贯地提供高品质的白光。现有的TV为了实现D65的标准白色光而使用了3:6:1的RGB混合比。即,比起蓝色的发光强度,红色的发光强度相对更高,绿色的发光强度相对最高。然而,由于当前使用的LED芯片中通常蓝色LED的发光强度相对较高于其他LED的发光强度,因此存在利用LED芯片的显示装置难以匹配RGB混合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期望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有限的像素面积内增加各个子像素的面积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本技术期望解决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贴装工序时间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本技术期望解决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工艺收率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本技术期望解决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控制RGB混合比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电路基板及排列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沿横向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生成第一峰值波长的光的第一LED叠层,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LED叠层,生成第二峰值波长的光;以及第三LED叠层,位于所述第二LED叠层上,生成第三峰值波长的光。所述第一峰值波长可以是相比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及第三峰值波长更长的波长。所述所述第二峰值波长可以是是相比于所述第三峰值波长更短的波长。所述第一LED叠层、所述第二LED叠层及所述第三LED叠层可以分别发射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遮光物质,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侧表面。所述遮光物质可以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可以位于相比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可以位于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所述第一LED叠层、所述第二LED叠层及所述第三LED叠层各自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可以包括:共阳极电极,共同电连接于所述第二LED叠层及所述第三LED叠层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或者共阴极电极,共同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一LED叠层的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或者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可以电连接于所述共阳极电极或者所述共阴极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活性层,利用隧道结而堆叠。所述第二LED叠层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三LED叠层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可以通过键合而彼此电连接。所述电路基板可以针对所显示的画面具有左右方向x及上下方向z,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第二发光元件沿上下方向排列。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包括:下部LED叠层,包含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上部LED叠层,包含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并且布置于所述下部LED叠层上;键合物质层,键合所述下部LED叠层及所述上部LED叠层;以及共阳极电极或者共阴极电极,所述共阳极电极共同电连接于所述下部LED叠层及所述上部LED叠层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所述共阴极电极共同电连接于所述下部LED叠层及所述上部LED叠层的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所述显示用发光元件只射出两个峰值波长的光。所述两个峰值波长的光可以为绿色光及蓝色光。所述下部LED叠层可以射出绿色光,所述上部LED叠层可以射出蓝色光,所述蓝色光可以穿过所述下部LED叠层射出到外部。显示用发光元件还可以包括:单独的电极,分别电连接于所述下部LED叠层及所述上部LED叠层的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或者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显示用发光元件还可以包括:基板,位于所述下部LED叠层下方,其中,所述基板为所述下部LED叠层的生长基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电路基板及排列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LED叠层,生成第一峰值波长的光;第二LED叠层,从所述第一LED叠层沿横向隔开,生成第二峰值波长的光;以及第三LED叠层,位于所述第二LED叠层上,生成第三峰值波长的光。所述电路基板可以针对所显示的画面具有左右方向x及上下方向z,所述第一LED叠层与所述第二LED叠层可以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峰值波长可以是相比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更长的波长。根据本技术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能够在有限的像素面积内增加各个子像素的面积。根据本技术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能够缩短贴装工序时间。根据本技术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能够增大工艺收率。根据本技术的显示用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能够容易地控制RGB混合比。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性的平面图。图3A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元件的示意性的平面图。图3B是沿图3A的截取线A-A′而截取的示意性的剖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电路基板及排列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n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n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沿横向隔开,/n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生成第一峰值波长的光的第一LED叠层,/n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LED叠层,生成第二峰值波长的光;以及第三LED叠层,位于所述第二LED叠层上,生成第三峰值波长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7 US 62/907,116;20200923 US 17/030,30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电路基板及排列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沿横向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生成第一峰值波长的光的第一LED叠层,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LED叠层,生成第二峰值波长的光;以及第三LED叠层,位于所述第二LED叠层上,生成第三峰值波长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峰值波长是相比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及第三峰值波长更长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峰值波长是相比于所述第三峰值波长更短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叠层、所述第二LED叠层及所述第三LED叠层分别发射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遮光物质,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物质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位于相比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位于实质上相同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叠层、所述第二LED叠层及所述第三LED叠层各自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共阳极电极,共同电连接于所述第二LED叠层及所述第三LED叠层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或者共阴极电极,共同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叠层的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或者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电连接于所述共阳极电极或者所述共阴极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两个活性层,利用隧道结而堆叠。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成李素拉金彰渊张锺敏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