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宗福专利>正文

罗马帘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1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罗马帘结构改良,包括有支架(1)、窗帘(2)、收放拉线(3)及止滑机构(4),收放拉线(3)的一端固接于窗帘(2)的下端,另一端沿窗帘(2)向上延伸,并穿设止滑机构(4)后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拉线(3)顺沿窗帘(2)向上延伸的段体设置于一中空的布套(5)内,布套(5)固设于窗帘(2)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一窗帘
,特指一种可上下收放的罗马帘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窗帘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其具有调节室内光线强度、美化室内环境以及遮挡室内和室外的视线等许多功能,目前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及办公室等场所。尤其是可上下收放的罗马帘,其造型美观、典雅,更是深受人们的青睐。上下收放的罗马帘是通过一端固连在窗帘下端、一端用于拉动的收放拉线之收放来实现窗帘的收合或下垂展开,在实际使用时只需拉动收放拉线的拉伸端,以致收放拉线之连接在窗帘下端的一端上移,使窗帘由下端自动向上收合。但是当前人们使用的该类窗帘,其收放拉线连接窗帘的部分为悬空状,即从连接窗帘下端的线端至止滑机构锁定部之间形成一外露的环套,该环套一旦套扣于人,则会产生勒绞情况,且不能自动解除,尤其是套扣小孩时则会造成无法预见地事故,缺乏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遮蔽收放拉线的悬空段,避免收放拉线形成外露的环套,安全性更高的罗马帘结构改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支架、窗帘、收放拉线及止滑机构,收放拉线的一端固接于窗帘的下端,另一端沿窗帘向上延伸,并穿设止滑机构后伸出,其中收放拉线顺沿窗帘向上延伸的段体设置于一中空的布套内,布套固设于窗帘上,布套与窗帘之间可为一体制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收放拉线的悬空段得以遮蔽,且遮盖用的布套与窗帘固定连接,以致收放拉线犹如在窗帘体内伸缩移动,避免其外露而形成环扣状,从而也避免收放拉线勒绞人的情况发生,安全性好,且造型美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背侧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支架1、窗帘2、收放拉线3及止滑机构4,窗帘2上端固设支架1上,而下端可活动下垂。收放拉线3的一端连接于窗帘2的下端,另一端沿窗帘2向上延伸,并穿设止滑机构4后伸出,其中收放拉线3顺沿窗帘2向上延伸的段体设置于一中空的布套5内,布套5固设于窗帘2上,布套5与窗帘2之间可为一体制作。本技术安装于窗台上后,收合时,拉动收放拉线3的拉伸端(即由止滑机构4外伸出的活动端),以致收放拉线3之连接在窗帘2下端的一端上移,使窗帘2由下端自动向上收合,窗帘2上收到适当位置时再由止滑机构4将收放拉线3锁止即可。下放时,解除止滑机构4的束缚则收放拉线3只剩一端与窗帘2固连,另一端为自由状态,这时由于窗帘2下端的重力作用而自动下垂展开,收放拉线3也跟随下伸;而其中收放拉线3位于窗帘2背侧的悬空段设置于布套5内,不管窗帘2为收合或展开,收放拉线3的该悬空段只是在布套5内移动,始终呈遮蔽状态,避免其外露形成环扣,由此也避免了勒绞等意外发生,尤其是避免了由于小孩玩耍而被收放拉线3悬扣住的危险发生,因而更安全、实用,且外形美观大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罗马帘结构改良,包括有支架(1)、窗帘(2)、收放拉线(3)及止滑机构(4),收放拉线(3)的一端固接于窗帘(2)的下端,另一端沿窗帘(2)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福
申请(专利权)人:林宗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