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替换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指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替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图像识别技术,多对待识别的图像采用直接灰度化处理方式,利用图像灰度化后灰度值的梯度变化情况作为前景物与背景间边缘识别的关键信息;进而利用相关算子、变换进行边缘提取。然而,在前景物与背景色灰度化后的灰度值过于接近的情况下,现有的图像识别技术会遇到识别困难,致使关键边缘信息破碎,复杂场景识别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替换方法和装置,以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提高替换后的图像的清晰度。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方法,包括:利用经过预先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从待识别的图像中,初步识别并输出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统计取样得到的像素点的色彩值在三维色彩模型下的三维空间分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并根据确定的阈值,对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根据二值化的图像,对非自然对象进行识别。其中,所述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具体包括:利用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的色彩值在主成分分析中的分布特征,选取贡献率最大的第一、第二主成分平面上小区域分布密度最大的像素点的颜色为目标颜色;在以目标颜色的像素点组合的点集中,计算各像素点的色彩均值;根据计算的色彩均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经过预先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从待识别的图像中,初步识别并输出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n统计取样得到的像素点的色彩值在三维色彩模型下的三维空间分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n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并根据确定的阈值,对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进行二值化;/n根据二值化的图像,对非自然对象进行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127 CN 202011364981X1.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经过预先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从待识别的图像中,初步识别并输出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
统计取样得到的像素点的色彩值在三维色彩模型下的三维空间分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并根据确定的阈值,对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进行二值化;
根据二值化的图像,对非自然对象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的色彩值在主成分分析中的分布特征,选取贡献率最大的第一、第二主成分平面上小区域分布密度最大的像素点的颜色为目标颜色;
在以目标颜色的像素点组合的点集中,计算各像素点的色彩均值;
根据计算的色彩均值,并参考所述三维色彩模型下第一、第二主成分在各坐标轴上的贡献率,确定所述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具体包括:所述三维色彩模型中R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G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B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以及
所述根据计算的色彩均值,并参考所述三维色彩模型下第一、第二主成分在各坐标轴上的贡献率,确定所述阈值,具体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1~6分别计算出所述三维色彩模型中R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G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B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
Rh=W+SR×P×QR(公式1)
Rl=W-SR×P×QR(公式2)
Gh=W+SG×P×QG(公式3)
Gl=W-SG×P×QG(公式4)
Bh=W+SB×P×QB(公式5)
Bl=W-SB×P×QB(公式6)
其中,W表示所述色彩均值,P表示所述非自然对象在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中所占面积的预估比值参数,SR、SG、SB分别表示第一、第二主成分在R、G、B值坐标轴的取值区域,QR、QG、QB分别表示第一、第二主成分在R、G、B值坐标轴上的贡献率,Rh、Rl分别表示R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Gh、Gl分别表示G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Bh、Bl分别表示B值坐标轴的上、下阈值。
4.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图像识别方法,从待识别的图像中得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灵超,程志华,李浩松,王路涛,刘文立,郝赫,王一梦,郭敬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