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39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电力需求总量进行预测,同时对最大负荷、年内负荷特性进行预测;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分析各项发电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结合电源计划装机进度对电力供给总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源的出力特性;三、结合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果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结果,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条件对中长期的电力供需形势进行总体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较佳地分析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促进电力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分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增长,在此环境情况下,电力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的运行质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电力运行稳定性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保证当前电力运行的稳定性,还需要对未来的电力运行进行分析,因此,研究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对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分析方法不够完整,不够准确,没有系统性,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电力需求总量进行预测,同时对最大负荷、年内负荷特性进行预测;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分析各项发电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结合电源计划装机进度对电力供给总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源的出力特性;三、结合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果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结果,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条件对中长期的电力供需形势进行总体分析。作为优选,电力需求总量的预测方法为:a、通过弹性系数法、负荷密度法、产值单耗法、趋势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分别预测电力需求总量;b、通过比对,根据实际情况优选出最佳方案作为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作为优选,弹性系数法是利用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来预测电力需求量,通过预测和分析预测期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电力需求量;其表达形式为:Dn=D0(1+aG)n;式中:D0为预测基础年电力需求量;e为预测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G为预测期内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n为预测期年数;Pc为电力消费年均增长速度;Nc为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作为优选,负荷密度法是从某地区人口或土地面积的平均耗电量出发作出预测,计算公式为:A=sd;式中:A为某地区的年(月)用电量;s为该地区的人口数;d为平均每人的用电量,称为用电密度;预测时,首先预测出未来时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用电量得出年用电量的预测值。作为优选,产值单耗法是根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单位产值创造的经济价值,根据所预测的经济指标推算出年用电量需求,加上居民生活年用电量,构成全社会年用电量;预测时,通过对过去的产值单位耗电量(单耗)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找出一定的规律,预测规划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单耗,然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进行预测;记第i年第j产业的产值单耗为Qi(j),第i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为Ki,当第j产业(j=1,2,3)在第i年的产值为Gi(j)时,则该产业在第i年的用电量为:Ei(j)=Gi(j)Qi(j);同理,当第i年的总人口预测值为Pi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Ei=PiKi。作为优选,趋势外推法以时间为自变量,年用电量为因变量,根据历史数据选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时间与电量的变化趋势,趋势外推法可以是水平趋势外推法、线性趋势外推法、多项式曲线趋势外推法或增长曲线外推法;A、水平趋势外推:假定负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x1,x2,…,xT),趋势外推求出的负荷预测值序列为a、全平均法:式中:t为时间期数;λt为前t个序列的平均值;b、一次滑动平均法:式中:N为跨度,其值越大则滑动平均的平滑作用越大;Mt为前t个序列的滑动平均值;t为时间序号;c、一次指数平均法:式中:α∈(0,1),初值s0=x1;St为前t项的一次指数平均值;t为时间序号;B、线性趋势外推:a、二次滑动平均法:二次滑动平均即对一次滑动平均序列再做一次滑动平均,取跨度为N,二次滑动平均预测模型为:式中:Mt(1)为第t期的一次移动平均值;Mt(2)为第t期的二次移动平均值;N为跨越期;为截距,即第t期现象的基础水平;为斜率,即第t期现象的单位时间变化量;l为向未来预测的期数;b、二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即在一次指数平滑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指数平滑后得到的外推结果,预测公式为:式中:St(1)为t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α为平滑系数;St(2)为t其的二次指数平滑值;为参数;l为预测超前期数;C、多项式趋势外推:电力负荷预测中用二次多项式趋势的三次指数平滑等进行预测,预测公式为:式中:为t-1期的三次指数平滑值;为t期的二次指数平滑值;为t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α为平滑系数;为参数;l为预测超前期数;D、增长曲线趋势外推法:下年度或季度、月度电量呈递增的变化规律,可采用趋势增长模型预测;a、指数曲线模型:xt=aabt(a>0,b>0);式中:a,b为参数;两边同时区对数,利用变量替换得到:b、修正指数曲线模型:c、罗吉斯曲线模型:d、龚柏兹曲线模型:其中:k、a、b都为曲线待定参数。作为优选,回归分析法是在分析市场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根据自变量在预测期的数量变化来预测因变量在预测变化结果的预测方法。作为优选,最大负荷预测的方法与电力需求总量的预测方法有一定重合,其中的趋势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可用于最大负荷预测中,最大负荷预测的间接方法还可以是利用小时数法或分类负荷叠加法;1)利用小时数法:2)年负荷率法:3)分类负荷叠加法:将总负荷分解为各类(或各行业)负荷,分别预测各类(或各行业)负荷的年负荷率,从而得出各类(或各行业)的最大负荷,在考虑同时率的基础上进行叠加,或者将最大负荷分解为变化相对稳定的基本负荷和随季节变化较明显的季节性负荷,分别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叠加,得出总的年最大负荷。本专利技术能够较佳地对中长期的电力供需形势进行分析,保证电力运行的稳定性,促进经济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中一种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电力需求总量进行预测,同时为了兼顾电力供需过程的形势,对最大负荷、年内负荷特性进行预测;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分析各项发电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结合电源计划装机进度对电力供给总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源的出力特性;三、结合中长期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一、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电力需求总量进行预测,同时对最大负荷、年内负荷特性进行预测;/n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分析各项发电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结合电源计划装机进度对电力供给总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源的出力特性;/n三、结合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果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结果,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条件对中长期的电力供需形势进行总体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电力需求总量进行预测,同时对最大负荷、年内负荷特性进行预测;
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分析各项发电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结合电源计划装机进度对电力供给总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源的出力特性;
三、结合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分析结果和中长期电力供给形势分析结果,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条件对中长期的电力供需形势进行总体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力需求总量的预测方法为:
a、通过弹性系数法、负荷密度法、产值单耗法、趋势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分别预测电力需求总量;
b、通过比对,根据实际情况优选出最佳方案作为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系数法是利用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来预测电力需求量,通过预测和分析预测期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电力需求量;其表达形式为:
Dn=D0(1+eG)n;



式中:D0为预测基础年电力需求量;e为预测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G为预测期内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n为预测期年数;Pc为电力消费年均增长速度;Nc为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负荷密度法是从某地区人口或土地面积的平均耗电量出发作出预测,计算公式为:
A=sd;
式中:A为某地区的年(月)用电量;s为该地区的人口数;d为平均每人的用电量,称为用电密度;预测时,首先预测出未来时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用电量得出年用电量的预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产值单耗法是根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单位产值创造的经济价值,根据所预测的经济指标推算出年用电量需求,加上居民生活年用电量,构成全社会年用电量;预测时,通过对过去的产值单位耗电量(单耗)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找出一定的规律,预测规划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单耗,然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进行预测;
记第i年第j产业的产值单耗为Qi(j),第i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为Ki,当第j产业(j=1,2,3)在第i年的产值为Gi(j)时,则该产业在第i年的用电量为:
Ei(j)=Gi(j)Qi(j);
同理,当第i年的总人口预测值为Pi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
Ei=PiK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趋势外推法以时间为自变量,年用电量为因变量,根据历史数据选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时间与电量的变化趋势,趋势外推法可以是水平趋势外推法、线性趋势外推法、多项式曲线趋势外推法或增长曲线外推法;
A、水平趋势外推:
假定负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x1,x2,…,xT},趋势外推求出的负荷预测值序列为
a、全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春华马光文王甫志魏勤邹祖建黄炜斌陈仕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汇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