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386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包括底座和底壳,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安装有顶壳,且顶壳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的中轴线与顶壳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底壳安装在底座的底部,且底壳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的中轴线与底壳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设置有内触头、第二触片、蓄电池和外接板,通过外接板便于将蓄电池接入外部检测电路,当高压直流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时,线圈和内接座失去磁性,此时在两个弹簧的作用下,分别推动两个第一触片紧贴内触头,此时蓄电池与外部检测电路连通,即可快速判断高压直流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提高了相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
本技术具体高压直流接触器相关
,具体是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接触器是指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接触器,主要用来控制直流电路,直流接触器的铁芯与交流接触器不同,它没有涡流的存在,因此一般用软钢或工业纯铁制成圆形,由于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通以直流,所以没有冲击的启动电流,也不会产生铁芯猛烈撞击现象,因而它的寿命长,适用于频繁启停的场合,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目前针对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检测工作通常是采用交替闭合各接触器的方法,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测量接触器后端电压或电流,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具有较高的延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针对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检测工作通常是采用交替闭合各接触器的方法,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测量接触器后端电压或电流,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具有较高的延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包括底座和底壳,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安装有顶壳,且顶壳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的中轴线与顶壳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底壳安装在底座的底部,且底壳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的中轴线与底壳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触片,内触头和第二触片,所述的第一触片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触片均设置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内触头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内触头均安装在底座的顶端;所述的第二触片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触片均安装在底座的内侧底部,并且两个底座的一端分别与内触头的底部电性连接,同时两个内触头的另一端均贯穿底座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第一触片包括连接片和弹簧,所述的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触片相连接,且连接片与两个第一触片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同时两个第一触片与底座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的弹簧一端分别与第一触片远离连接片的一端下侧相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顶壳包括瓷芯,内筒,线圈和外触头,所述的瓷芯安装在顶壳的内部,且顶壳的中轴线与瓷芯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内筒安装在瓷芯的内部,且瓷芯的两端分别贯穿瓷芯的两端,并且内筒的一端与顶壳的内壁上部相连接,同时内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内接座;所述的线圈缠绕在瓷芯的外壁,且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阻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关于瓷芯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阻分别安装在瓷芯顶部的两侧;所述的外触头关于顶壳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外触头分别安装在顶壳的顶部,同时两个外触头分别贯穿顶壳与两个电阻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壳包括蓄电池和外接板,所述的蓄电池关于底壳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蓄电池均安装在底壳的内部,同时两个蓄电池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触片电性连接,所述的外接板关于底壳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外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蓄电池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同时外接板的另一端均贯穿底壳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装置结构紧凑,在使用时可以并联到高压直流接触器,并且内置独立供电的蓄电池,且每个装置可以独立进行工作,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2.本技术,设置有瓷芯、线圈和内接座,当高压直流接触器连通时,线圈通电并产生磁力,配合内接座同时吸引两个第一触片,使得两个第一触片均与内触头断开连接,连接片可以确保两个第一触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性连接状态。3.本技术,设置有内触头、第二触片、蓄电池和外接板,通过外接板便于将蓄电池接入外部检测电路,当高压直流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时,线圈和内接座失去磁性,此时在两个弹簧的作用下,分别推动两个第一触片紧贴内触头,此时蓄电池与外部检测电路连通,即可快速判断高压直流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提高了相应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瓷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顶壳,3-底壳,4-第一触片,5-连接片,6-弹簧,7-内触头,8-第二触片,9-蓄电池,10-外接板,11-瓷芯,12-内筒,13-线圈,14-电阻,15-外触头,16-内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和底壳3,所述的底座1的上部安装有顶壳2,且顶壳2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1的中轴线与顶壳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底壳3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底壳3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1的中轴线与底壳3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底座1包括第一触片4,内触头7和第二触片8,所述的第一触片4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触片4均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内触头7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内触头7均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所述的第二触片8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触片8均安装在底座1的内侧底部,并且两个底座1的一端分别与内触头7的底部电性连接,同时两个内触头7的另一端均贯穿底座1的底部。所述的第一触片4包括连接片5和弹簧6,所述的连接片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触片4相连接,且连接片5与两个第一触片4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同时两个第一触片4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的弹簧6一端分别与第一触片4远离连接片5的一端下侧相连接,且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顶壳2包括瓷芯11,内筒12,线圈13和外触头15,所述的瓷芯11安装在顶壳2的内部,且顶壳2的中轴线与瓷芯1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内筒12安装在瓷芯11的内部,且瓷芯11的两端分别贯穿瓷芯11的两端,并且内筒12的一端与顶壳2的内壁上部相连接,同时内筒12的另一端安装有内接座16;所述的线圈13缠绕在瓷芯11的外壁,且线圈13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阻14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14关于瓷芯1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阻14分别安装在瓷芯11顶部的两侧;所述的外触头15关于顶壳2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外触头15分别安装在顶壳2的顶部,同时两个外触头15分别贯穿顶壳2与两个电阻14电性连接。所述的底壳3包括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底壳(3),所述的底座(1)的上部安装有顶壳(2),且顶壳(2)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1)的中轴线与顶壳(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底壳(3)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底壳(3)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1)的中轴线与底壳(3)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底壳(3),所述的底座(1)的上部安装有顶壳(2),且顶壳(2)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1)的中轴线与顶壳(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的底壳(3)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底壳(3)为密闭的绝缘壳体结构,同时底座(1)的中轴线与底壳(3)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包括第一触片(4),内触头(7)和第二触片(8),所述的第一触片(4)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触片(4)均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内触头(7)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内触头(7)均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所述的第二触片(8)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触片(8)均安装在底座(1)的内侧底部,并且两个底座(1)的一端分别与内触头(7)的底部电性连接,同时两个内触头(7)的另一端均贯穿底座(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通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片(4)包括连接片(5)和弹簧(6),所述的连接片(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触片(4)相连接,且连接片(5)与两个第一触片(4)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同时两个第一触片(4)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的弹簧(6)一端分别与第一触片(4)远离连接片(5)的一端下侧相连接,且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闻斌陈贤平程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友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