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83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电流模块、电压模块以及端部连接模块,所述电流模块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电压模块包括第三侧壁以及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上均设有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卡合的第一卡勾,所述端部连接模块包括朝向电流模块的一侧设置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所述的第一卡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工人误接、错接,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接线盒
,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电能计量接线盒(也称为联合接线盒),现有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672110.6,专利名称为:一种电能计量联合接线盒,公开了“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多个穿线孔,所述盒体内安装有必要的电压插柱、电流插柱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位置与所述穿线孔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设定数量的模块组合而成,所述模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块包含电流模块、电压模块以及端部连接模块,每个所述电流模块和电压模块均包含一壳体,所述壳体包含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左右两侧且与其二者垂直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卡接部,在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相对应的接纳所述卡接部的卡接槽,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卡接部两端所对应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两凸起的限位部;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卡接槽两端所对应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相应的限位卡槽;所述卡接部插入另一模块的卡接槽内,两所述限位部卡入另一模块对应的限位卡槽内,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贴合,将二者连接;所述端部连接模块分为第一端部连接模块和第二端部连接模块,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同的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模块具有与所第二侧壁相同的卡接槽和限位卡槽。”其中,电流模块与电压模块结构相同,容易使得工人接线时误接、错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工人误接、错接,安全性高的电能计量接线盒。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电流模块、电压模块以及端部连接模块,所述电流模块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电压模块包括第三侧壁以及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上均设有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卡合的第一卡勾,所述端部连接模块包括朝向电流模块的一侧设置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所述的第一卡勾。上述结构中,通过在电压模块两侧均设置第一卡勾,能够有效避免电压模块与电压模块的连接,且能够与电流模块有效的区别开,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且能够避免工人在接线时误接、错接,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第一卡勾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配合能够便于各个模块的生产及安装。通过在端部连接模块的安装壁上设置第一卡勾能够使得本技术的盒体在装配时,端部连接模块配合电流模块进行安装,电流模块配合电压模块安装,然后电压模块再配合一个电流模块安装后,只能再接端部模块或电压模块,使得电流模块与电压模块错开连接,从而防止了工人在安装时进行错接,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及安装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上均设有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卡合的第二卡勾,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所述的第二卡勾。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二卡勾与第二卡块相配合卡合,能够提高电流模块与电压模块、端部连接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受力强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块相对电流模块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卡块相对电流模块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各个方向的受力强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安装壁上均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若干个定位块,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槽。上述结构中,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合能够便于工人进行定位安装,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流模块与电压模块、端部连接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开口槽能够便于电流模块上的接线柱及接线端子的安装,其能够在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或第二侧壁与安装壁相配合安装时不会与定位块相抵,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安装的便捷性及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相对第一侧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四个,且位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所述开口槽相对第二侧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流模块与电压模块、端部连接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受力强度及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壁顶部与第二侧壁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均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三侧壁顶部与第四侧壁顶部均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安装壁的顶部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块。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能够便于电流模块、电压模块以及端部连接模块的定位安装。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安装时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块顶部设有沟槽。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电压模块的识别程度,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侧壁顶部与第四侧壁顶部相对第一卡勾开设有弹性槽,所述第一卡勾与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的相连处呈倒圆角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第一卡勾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便于电压模块与电流模块相适配,提高了盒体安装时的便捷性,且能够便于电压模块与电流模块进行拆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部连接模块分为第一端部连接模块以及与第一端部连接模块采用相同结构的第二端部连接模块。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端部连接模块的生产,且能够减少模具的制作,提高了本技术生产的便捷性,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压模块的体积大于电流模块的体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电压模块的识别,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工人的误接、错接,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电压模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流模块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电流模块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带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盒体;11-电流模块;12-电压模块;13-端部连接模块;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2-第一卡槽;21-第一卡块;121-第三侧壁;122-第四侧壁;3-第一卡勾;131-安装壁;4-第二卡槽;41-第二卡块;5-第二卡勾;1111-定位槽;6-定位块;1121-开口槽;7-限位槽;8-第一限位块;1311-第二限位块;81-沟槽;9-弹性槽;132-第一端部连接模块;133-第二端部连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电流模块、电压模块以及端部连接模块,所述电流模块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电压模块包括第三侧壁以及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上均设有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卡合的第一卡勾,所述端部连接模块包括朝向电流模块的一侧设置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所述的第一卡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电流模块、电压模块以及端部连接模块,所述电流模块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电压模块包括第三侧壁以及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上均设有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卡合的第一卡勾,所述端部连接模块包括朝向电流模块的一侧设置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所述的第一卡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上均设有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卡合的第二卡勾,所述安装壁上设有所述的第二卡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相对电流模块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卡块相对电流模块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计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安装壁上均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若干个定位块,所述第二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子孙文豪刘建铭郑赛萍
申请(专利权)人:航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