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6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位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包括真空管和多个温度传感器;使用时,以所述真空管位于低温液体内的一端为下端、位于低温液体外的一端为上端;所述真空管为真空绝热管,且所述真空管内部为真空密封空间;所述真空管的管壁由下至上依次间隔嵌设有多个导热层,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真空密封空间内,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所述导热层设置,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导热层连接,温度传感器不浸泡于低温液体内,降低了低温液体自然对流及瞬态变化对温度传感器的干扰;同时真空密封空间内的真空环境,降低了真空管内多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干扰,使温度传感器测量准确,同时提高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
本技术属于液位计
,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
技术介绍
低温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低温液体如液氮的液位高度,在低温测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科研试验和工业生产等过程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仪器。目前,用于测量低温液体液位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热振荡法、超导线法、电阻法、二极管法和电容法等等。上述所有方法中,均是利用低温液体内、外的导电特性或导热特性或电阻、电容特性的差异来达到判断液位高度的目的,其缺陷在于:由于液体临界面的两侧的上述各特性差异有限,所以无论怎么改变传感器本身,在液位侧测量精度方面都很难有更大的突破。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352180.1的一种低温液位传感器组件,使用时,其一端位于低温液体内、另一端位于低温液体外,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一条支撑杆、数个温度传感器和数条信号传输线;以所述传感器组件使用时所述支撑杆位于低温液体内的一端为下端、位于低温液体外的一端为上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由下而上依次分布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由下而上沿所述支撑杆引出。通过信号传输线外接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会把液体浸泡与否的温差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传输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可以非常精确地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判断出液位的高低。利用低温液体介质在气、液两种状态下必然存在的温度差来判断液位高度,所以其误差相当小,精度很高,是低温液体液位测量领域的一大进步。但是,公开的一种低温液位传感器组件存在如下缺陷:所述温度传感器由下而上依次分布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及信号传输线始终完全浸泡于低温液体里,低温液体的自然对流及低温液体通过信号传输线对温度传感器造成影响,都会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且由于低温液体如液氮的温度极低,长时间浸泡在低温液体中,容易造成温度传感器及附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温液位传感器组件在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及信号传输线始终完全浸泡于低温液体里,因低温液体的自然对流及低温液体通过信号传输线对温度传感器造成影响而导致的测量精度低的问题,且由于低温液体如液氮的温度极低,长时间浸泡在低温液体中,容易造成温度传感器及附加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包括真空管和多个温度传感器;使用时,以所述真空管位于低温液体内的一端为下端、位于低温液体外的一端为上端;所述真空管为真空绝热管,且所述真空管内部为真空密封空间;所述真空管的管壁由下至上依次间隔嵌设有多个导热层,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真空密封空间内,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所述导热层设置,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导热层连接。可选地,所述真空管的顶部设有数据接口,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口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真空管的顶部在所述数据接口的一侧还设有抽真空接口。可选地,相邻两所述导热层相互错位间隔嵌设于所述真空管。可选地,所述真空管包括左侧管和右侧管;所述左侧管与所述右侧管密封连接形成所述真空管。可选地,多个所述导热层由下至上依次间隔嵌设于所述左侧管或所述右侧管的管壁。可选地,所述左侧管和所述右侧管的管壁均由下至上依次间隔嵌设有多个所述导热层,且所述左侧管上的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右侧管上的所述导热层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导热层在所述真空密封空间内的一端挖设有凹槽,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适配插接于所述凹槽。可选地,相邻两所述导热层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mm~15mm。可选地,所述真空管的上端还设有瓶口密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将所述真空管竖直伸进低温液体,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传输线与显示仪器电连接,以使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所处位置的温度传输到显示仪器上。本技术的所述真空管内部为真空密封空间,低温液体不能进入该真空密封空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真空密封空间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导热层连接,工作时,位于低温液体内的所述导热层将其所处位置的温度传递至对应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低温液体外的所述导热层同样将其所处位置的温度传递至对应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不浸泡于低温液体内,降低了低温液体自然对流及瞬态变化对温度传感器的干扰,同时真空管内部为真空密封空间,真空密封空间降低了真空管内多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干扰,使温度传感器测量准确,同时提高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切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左侧管和右侧管分解转态的剖切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左侧管和右侧管分解转态的剖切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真空管100,真空密封空间101,左侧管102,右侧管103,导热层110,数据接口120,抽真空接口130,瓶口密封件140,温度传感器200,检测端210,信号传输线2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管和多个温度传感器;使用时,以所述真空管位于低温液体内的一端为下端、位于低温液体外的一端为上端;所述真空管为真空绝热管,且所述真空管内部为真空密封空间;所述真空管的管壁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嵌设有多个导热层,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真空密封空间内,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所述导热层设置,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导热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管和多个温度传感器;使用时,以所述真空管位于低温液体内的一端为下端、位于低温液体外的一端为上端;所述真空管为真空绝热管,且所述真空管内部为真空密封空间;所述真空管的管壁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嵌设有多个导热层,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真空密封空间内,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所述导热层设置,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导热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的顶部设有数据接口,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口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的顶部在所述数据接口的一侧还设有抽真空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导热层相互错位间隔嵌设于所述真空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式温差液位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延彬刘剑桢张夏吕浩冯永康朱华强李朝赖学良杨中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