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61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包括箱体、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一对行走轮和计米轮,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对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上固定腿和与所述上固定腿滑动配合的下固定腿,所述计米轮转动装配于所述下固定腿的下部,所述计米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计米装置,所述计米轮的第二端同心设置有外周面为圆环面的定位件,位于计米轮第二端同侧的上固定腿的一侧设置有微位移传感器,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抵在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微位移传感器测得计米轮的磨损厚度,能够对磨损的计米轮的半径进行校正,避免了由于计米轮磨损造成的测距误差,确保了测量距离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路电务
,具体涉及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电务工作中,经常需要对铁路的长度进行测量,再结合其他相位、频率、电流等测量数据,进行各种信号信息的计算和对比。ME2000L多功能测距仪为这样一种设备,它可通过计米轮记录设备的行走经过的铁路路线的长度、ZPW-2000移频信号及25Hz相敏信号的频率、相位、电流等信息,为新线施工、工程验收、老线维护提供长度依据和各种信息;ME2000L多功能测距仪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可将设备沿钢轨导向的槽形的行走轮和转动装配在两个行走轮之间的计米轮,计米轮固定安装在多功能测距仪的底部且与钢轨接触滚动,但是,它的计米轮由于和钢制直接接触行走,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磨损,磨损会造成计米轮的圆周的直径变小、周长变小,影响测量距离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提高测量距离准确度的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包括箱体、铰接在所述箱体短边上的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一对行走轮和计米轮,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对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上固定腿和与所述上固定腿滑动配合的下固定腿,所述计米轮转动装配于所述下固定腿的下部,所述计米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计米装置,所述计米轮的第二端同心设置有外周面为圆环面的定位件,位于计米轮第二端同侧的上固定腿的一侧设置有微位移传感器,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抵在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计米装置包括与计米轮同轴设置的高精度编码器,或所述第一计米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计米轮第一端端面上的若干个磁体和对应磁体位置设置的霍尔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底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沿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底端设置有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的滚珠沿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滚动。进一步的,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底端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上转动装配有轴线与所述定位件轴线同向的小滚轮,所述小滚轮沿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滚动。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腿上设置有上固定片,所述下固定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固定片对应的下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与下固定片之间连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与箱盖之间铰接有定位角架,所述定位角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铰接处设置有螺栓和用于将第一杆体、第二杆体锁紧固定的手拧螺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ME2000L多功能测距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微位移传感器测出磨损后计米轮的磨损厚度,重新计算出计米轮的半径,以重新计算后的计米轮的半径计算出计米轮的新的周长,结合第一计米装置测得的计米轮的转动圈数,即可获得正确的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的推动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以微位移传感器测得计米轮的磨损厚度,能够对磨损的计米轮的半径进行校正,避免了由于计米轮磨损造成的测距误差,且由于采用了伸缩支腿,因此在计米轮磨损后,伸缩支腿会在计米轮的重力作用下伸长,确保计米轮仍然能够与铁轨的轨面接触,使得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在测距时,可以不受计米轮磨损的影响,确保了测量距离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计米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微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计米轮磨损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图中,伸缩推杆(1)、箱盖(2)、手拧螺母(3)、定位角架(4)、行走轮(5)、下固定腿(6)、计米轮(7)、上固定腿(8)、箱体(10)、微位移传感器(12)、测杆(13)、锥形头(14)、定位件(15)、霍尔传感器(16)、轮架(18)、小滚轮(19)、未磨损的计米轮(A)、磨损的计米轮(B)、未磨损的半径(R1)、磨损后的半径(R2)、磨损厚度(ΔH)。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包括箱体10、铰接在箱体10短边上的箱盖2、设置在箱体10底部的一对行走轮5和计米轮7,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伸缩支腿,伸缩支腿包括固定在箱体10底部的上固定腿8和与上固定腿8滑动配合的下固定腿6,下固定腿6在滑动时始终保持竖直,上固定腿8和下固定腿6之间可以相互套设或通过竖直设置在沟槽滑动连接,上固定腿8与下固定腿6的滑动面之间高度润滑确保下固定腿6在计米轮7的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然下落,使得计米轮7始终与钢轨的轨面贴合;计米轮7转动装配于下固定腿6的下部,计米轮7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计米装置,第一计米装置采用常规的编码器计量或霍尔传感器16计量,第一计米装置包括与计米轮7同轴设置的高精度编码器,或第一计米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计米轮7第一端端面上的若干个磁体和对应磁体位置设置的霍尔传感器16;计米轮7的第二端同心设置有外周面为圆环面的定位件15,定位件15可为圆筒形或圆柱形且其直径小于计米轮7的直径,从而定位件15不会与钢轨的轨面接触造成磨损,定位件15可采用耐磨材料如硬质合金或外包裹耐磨材料环,位于计米轮7第二端同侧的上固定腿8的一侧设置有微位移传感器12,微位移传感器12可直接购买获得,如采用可型号为WYL-5A、WYL-5B或SMW-GSC-XS的微距位移传感器,微位移传感器12的测杆13抵在定位件15的外周面上,在计米轮7磨损后,计米轮7由于半径减小会相对于上固定腿8下移,测杆13随着定位件15圆环面的下降而伸长,从而能够获得一个计米轮7磨损前后的差值,这个差值即为计米轮7的磨损厚度ΔH;如图4所示,A表示未磨损的计米轮7,B表示磨损的计米轮7,A、B的半径分别记为R1、R2,根据R2=R1-ΔH,即可计算出磨损的计米轮B的磨损后的半径R2,再根据第一计米装置测量的计米轮7的转动圈数即可得到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的测量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微位移传感器12的测杆13底端设置有锥形头14,锥形头14沿定位件15的外周面滑动,锥形头14减小了与定位件15外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精确测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微位移传感器12的测杆13底端设置有轮架18,轮架18上转动装配有轴线与定位件15轴线同向的小滚轮19,小滚轮19沿定位件15的外周面滚动,小滚轮19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定位件15的磨损,有利于准确测距。在一个实施例中,微位移传感器12的测杆13底端设置有万向滚珠,万向滚珠的滚珠沿定位件15的外周面滚动,万向滚珠为现有技术,万向滚珠减小了与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包括箱体、铰接在所述箱体短边上的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一对行走轮和计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对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上固定腿和与所述上固定腿滑动配合的下固定腿,所述计米轮转动装配于所述下固定腿的下部,所述计米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计米装置,所述计米轮的第二端同心设置有外周面为圆环面的定位件,位于计米轮第二端同侧的上固定腿的一侧设置有微位移传感器,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抵在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包括箱体、铰接在所述箱体短边上的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一对行走轮和计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对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上固定腿和与所述上固定腿滑动配合的下固定腿,所述计米轮转动装配于所述下固定腿的下部,所述计米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计米装置,所述计米轮的第二端同心设置有外周面为圆环面的定位件,位于计米轮第二端同侧的上固定腿的一侧设置有微位移传感器,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抵在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米装置包括与计米轮同轴设置的高精度编码器,或所述第一计米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计米轮第一端端面上的若干个磁体和对应磁体位置设置的霍尔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信号感应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底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沿所述定位件的外周面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麦科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