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41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包括本体、覆盖在本体两端及一侧的保护罩、覆盖在本体另一侧的移动挡罩、设置在保护罩上的支撑杆组件,移动挡罩上设置有导柱,导柱可滑动地设置在保护罩上,移动挡罩与支撑杆组件活动接触;移动挡罩设置在取暖器的出风口位置。保护罩包括紧贴在本体一侧的第一立板、水平设置在第一立板顶端的第一顶板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顶板两端的端部板,端部板与第一立板端部连接;端部板上设置有滑槽,导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能够更好的维护安装取暖器,避免了灰尘、污迹的粘结,避免了清洗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最大程度延长了取暖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电采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取暖器。在取暖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或者损坏,因此,非常需要取暖器的日常保养。在取暖器保养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灰尘、污迹、潮气、距离燃烧物过近等技术问题,尤其是取暖器的出风口位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常常积落很多的灰尘,在用水清洗时,又不可避免地导致水滴落在取暖器的内部,操作不慎的话,可能会导致水珠落在发热元件上,造成取暖器的损坏。因此,如何更好的维护取暖器,同时又不影响安装、拆卸和使用,成为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解决了如何维护安装取暖器的技术难题,避免了灰尘、污迹的粘结,避免了清洗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最大程度延长了取暖器的使用寿命。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包括本体、覆盖在所述本体两端及一侧的保护罩、覆盖在所述本体另一侧的移动挡罩、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的支撑杆组件,所述移动挡罩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所述移动挡罩与所述支撑杆组件活动接触;所述移动挡罩设置在所述取暖器的出风口位置。所述保护罩包括紧贴在所述本体一侧的第一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顶端的第一顶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两端的端部板,所述端部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端部连接;所述端部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端部板为L型;所述端部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紧贴在所述本体的两端面,所述第二挡板紧贴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二挡板的上下端面设置有所述滑槽,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移动挡罩接触。所述移动挡罩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本体另一侧的第二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顶端的第二顶板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立板两端竖直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抵靠在所述第二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二立板上且两个所述导柱之间设置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移动挡罩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螺纹孔,穿过所述螺纹孔的螺杆可活动地搭设在L型杆上,所述L型杆水平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外侧面。所述L型杆包括相互垂直的端部杆和侧部杆,所述端部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部,所述侧部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部,所述螺杆可活动地搭设在所述端部杆上,所述侧部杆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底端竖直设置在所述侧部杆一端的固定柱、设置所述固定柱顶端的伸缩柱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柱侧面的支撑块,所述伸缩柱下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伸缩柱通过外螺纹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上端部。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均为拱形状。本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1)设置有保护罩和移动挡罩,使得移动挡罩设置在出风口的位置,在使用时,使得移动挡罩脱离开出风口位置,不使用时,将移动挡罩覆盖在出风口位置,避免了出风口位置有灰尘的积聚;(2)设置有导柱,移动挡罩可以沿着滑槽上下滑动,在螺纹杆和支撑杆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挡罩能够固定下来;(3)设置有支撑杆组件,伸缩柱可以旋转升降,可以根据移动挡罩的上升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有助于调节出风口的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取暖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罩和取暖器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罩和支撑杆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罩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挡罩的结构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取暖器;1-1、支撑部;2、固定块;3、保护罩;3-1、第一立板;3-2、第一顶板;3-3、端部板;4、移动挡罩;4-1、导柱;4-2、第二立板;4-3、第二顶板;4-4、嵌入部;5、L型杆;6、支撑杆组件;6-1、固定柱;6-2、伸缩柱;7、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包括本体、覆盖在本体两端及一侧的保护罩3、覆盖在本体另一侧的移动挡罩4、设置在保护罩3上的支撑杆组件6,移动挡罩4上设置有导柱4-1,导柱4-1可滑动地设置在保护罩3上,移动挡罩4与支撑杆组件6活动接触;移动挡罩4设置在取暖器1的出风口位置。参见图2和图4,保护罩3包括紧贴在本体一侧的第一立板3-1、水平设置在第一立板3-1顶端的第一顶板3-2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顶板3-2两端的端部板3-3,端部板3-3与第一立板3-1端部连接;端部板3-3上设置有滑槽,导柱4-1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端部板3-3为L型;端部板3-3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紧贴在本体的两端面,第二挡板紧贴在本体的另一侧面;第二挡板的上下端面设置有滑槽,第二挡板与移动挡罩4接触。保护罩3可以避免取暖器1受到外界的损害。参见图5,移动挡罩4包括竖直设置在本体另一侧的第二立板4-2、水平设置在第二立板4-2顶端的第二顶板4-3以及靠近第二立板4-2两端竖直设置的导柱4-1,导柱4-1的顶端抵靠在第二顶板4-3的底面,第二立板4-2上且两个导柱4-1之间设置有嵌入部4-4,嵌入部4-4设置在两个第二挡板之间。移动挡罩4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块2,固定块2上设置有螺纹孔,穿过螺纹孔的螺杆7可活动地搭设在L型杆5上,L型杆5水平设置在保护罩3的外侧面。移动挡罩4可以上下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灰尘积聚在出口位置处,而且还能调节出风口的出风量大小。L型杆5包括相互垂直的端部杆和侧部杆,端部杆水平设置在第一挡板的上端部,侧部杆水平设置在第一立板3-1的上端部,螺杆7可活动地搭设在端部杆上,侧部杆上设置有支撑杆组件6。参见图3,支撑杆组件6包括底端竖直设置在侧部杆一端的固定柱6-1、设置固定柱6-1顶端的伸缩柱6-2以及设置在伸缩柱6-2侧面的支撑块,伸缩柱6-2下端部设置有外螺纹,伸缩柱6-2通过外螺纹设置在固定柱6-1的上端部。第一顶板3-2和第二顶板4-3均为拱形状。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取暖器1本体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支撑部1-1,保护罩3设置在支撑部1-1上,移动挡罩4上的导柱4-1设置在滑槽内,移动挡罩4可移动的对出风口进行遮挡,同时,当移动挡罩4升到一定高度,第二顶板4-3搭设在支撑块上;当停止使用取暖器1时,将移动挡罩4下降,使得嵌入部4-4卡设在两个第二挡板之间,同时将固定柱6-1卸载下来,将固定柱6-1设置在侧部杆的下端部,方便了安装、使用和操作。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覆盖在所述本体两端及一侧的保护罩、覆盖在所述本体另一侧的移动挡罩、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的支撑杆组件,所述移动挡罩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所述移动挡罩与所述支撑杆组件活动接触;/n所述移动挡罩设置在所述取暖器的出风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覆盖在所述本体两端及一侧的保护罩、覆盖在所述本体另一侧的移动挡罩、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的支撑杆组件,所述移动挡罩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所述移动挡罩与所述支撑杆组件活动接触;
所述移动挡罩设置在所述取暖器的出风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紧贴在所述本体一侧的第一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顶端的第一顶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两端的端部板,所述端部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端部连接;所述端部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板为L型;所述端部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紧贴在所述本体的两端面,所述第二挡板紧贴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面;
所述第二挡板的上下端面设置有所述滑槽,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移动挡罩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维护安装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挡罩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本体另一侧的第二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顶端的第二顶板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赛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