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6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属于吊顶吹风换气设备,现有单电机及双电机多功能取暖器不能兼顾产品成本和整机效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箱体组件内设分居于蜗壳两侧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在面罩上设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第一吹风口经第一风道连通蜗壳,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经第二风道连通蜗壳,箱体组件内配置用于调节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开度的切换风门。由此可以由一个风机通过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向室内吹风,通过排风口向室外排风。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个风机配置两个风道,增大了风量,使纳凉或取暖效果提升。而且,整机结构更加紧凑,有效降低主机重量,降低主机在运行时对整个吊顶空间的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电机多功能取暖器为一个风机配置一个加热器,再利用双向风道或者风门的切换,增加换气的功能,实现多功能电器形式,授权公告号为CN208075236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取暖换气装置”就是这样的单电机多功能取暖器。而现有的双电机多功能取暖器,包括两个风机,其中一个风机配置一个加热器,另一个风机实现换气功能;或者两个风机均配置一个加热器,再增加一个风门实现换气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05351482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通过一个风门切换风向的具有新风功能的双风机取暖器”就是这样的双电机多功能取暖器。然而,单电机多功能取暖器加热效能不高,而双电机多功能取暖器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解决产品成本和整机效能上的和谐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单电机及双电机多功能取暖器不能兼顾产品成本和整机效能的缺陷,提供一种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实现单电机双通道吹风的目的,有效降低成本,减轻主机重量,降低主机对整个吊顶空间的扰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包括箱体组件、一个包括电机和离心风轮的风机,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及面罩,所述离心风轮位于所述箱体组件内的蜗壳内且离心风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分居于所述蜗壳两侧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面罩上设有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第一吹风口经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蜗壳,所述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经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蜗壳,所述箱体组件内配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开度的切换风门。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蜗壳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呈轴对称分布。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箱体组件呈长方形,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沿着所述箱体组件长度方向分布。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蜗壳位于所述箱体组件的几何中心。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吹风口与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第一气流加热器,所述第二吹风口与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第二气流加热器。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吹风口中设有第一导风叶,所述第二吹风口中设有第二导风叶。本专利技术在箱体组件内设分居于蜗壳两侧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在面罩上设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第一吹风口经第一风道连通蜗壳,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经第二风道连通蜗壳,箱体组件内配置用于调节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开度的切换风门。由此可以由一个风机通过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向室内吹风,通过排风口向室外排风。在未配置气流加热器时,经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吹向室内的气流为常温,可用于纳凉,产品体现为晾霸。当配置气流加热器时,经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吹向室内的气流被加热,可用于取暖,产品体现为取暖器。本专利技术为一个风机配置两个风道,增大了风量,使纳凉或取暖效果提升。而且,整机结构更加紧凑,有效降低主机重量,降低主机在运行时对整个吊顶空间的扰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的内部结构正投影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的剖面结构及气流流向的一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的剖面结构及气流流向的另一种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安装到吊顶上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箱体组件:101箱体,102面罩,103第一风道,104第二风道,105第一吹风口,106第二吹风口,107排风口,108切换风门,109第一导风叶,110第二导风叶,111第二电机;200风机:201电机,202离心风轮,203蜗壳;301第一气流加热器;302第二气流加热器;400龙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该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包括箱体组件100、一个包括电机201和离心风轮202的风机200,箱体组件100包括箱体101及面罩102,离心风轮202位于箱体组件内的蜗壳203内且离心风轮的轴线垂直于面罩,离心风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为了使整个风道系统效能最优化,箱体组件101呈长方形,蜗壳203位于箱体组件的几何中心。箱体组件内设有分居于蜗壳两侧并相对于蜗壳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一风道103、第二风道104,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沿着箱体组件长度方向分布。面罩上设有呈轴对称分布的第一吹风口105、第二吹风口106,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107,第一吹风口105经第一风道103连通蜗壳203,第二吹风口106和排风口107经第二风道106连通蜗壳203,箱体组件内配置用于调节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开度的切换风门108,切换风门由第二电机111驱动。经测试,该单风机双通道的效能可以为单电机单通道风量的1.15倍至2倍。按照图示产品布局,当离心风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气流从回风口(如面板上的缝隙或者面板与箱体之间的缝隙)、蜗壳的吸入口被吸入并同时经向第一风道103、第二风道104排出。若是切换风门108如图2所示将排风口107关闭,则第一吹风口105和第二吹风口106出风,排风口107不出风,气流可在室内循环,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若是切换风门108如图3所示将第二吹风口106关闭,则第一吹风口105和排风口107出风,第二吹风口106不出风,则呈现为部分气流可在室内循环,又有部分室内气流被排出实现换气,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而且,切换风门还可处于图2与图3所示位置之间的状态,则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均能出风。因此,按照图示产品布局,第一吹风口与蜗壳之间设第一气流加热器301(如PTC),第二吹风口与蜗壳之间设第二气流加热器302(如PTC),则产品呈现为两个热风吹风口的多功能取暖器。若将图中的第一气流加热器和第二气流加热器取消移除,则产品呈现为两个凉风(常温)吹风口的凉霸。第一吹风口和第二吹风口出风时,为了改变出风风向,第一吹风口105中设有第一导风叶109,第二吹风口106中设有第二导风叶110。第一导风叶109和第二导风叶110均由电机驱动来改变方向,或在工作时将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保持在特定的姿态,或在工作时令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处于摆动状态。在安装时通常先将箱体101安装到位(如由龙骨400承载),再将面罩102对应箱体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包括箱体组件、一个包括电机和离心风轮的风机,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及面罩,所述离心风轮位于所述箱体组件内的蜗壳内且离心风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分居于所述蜗壳两侧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面罩上设有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第一吹风口经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蜗壳,所述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经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蜗壳,所述箱体组件内配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开度的切换风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包括箱体组件、一个包括电机和离心风轮的风机,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及面罩,所述离心风轮位于所述箱体组件内的蜗壳内且离心风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分居于所述蜗壳两侧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面罩上设有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第一吹风口经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蜗壳,所述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经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蜗壳,所述箱体组件内配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吹风口和排风口开度的切换风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蜗壳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伟蒋力张心予王晶晶王培戴耀刚
申请(专利权)人: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