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1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梯形承口,所述顶板的右侧表面和顶板梯形承口的下表面设置有顶板插口,所述顶板梯形承口的上表面与右侧表面和顶板插口的上表面均涂有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所述顶板的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的左侧表面中间、顶板梯形承口的下表面与顶板插口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L形变形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钢边止水带与顶板、顶板梯形承口、顶板插口同步升降,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位置处于准确且稳定的状态,再加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排水装置等诸多密封防水结构,能够对L形变形缝进行有效且稳定的密封,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和止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市政综合管廊结构,为防止结构不均匀沉降对管廊耐久性的影响,综合管廊结构在纵向需要设置梯形承口变形缝,目前常规的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采用两端结构对拼,在变形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填缝材料和嵌缝材料的形式,这种常规的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无法在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分舱连接处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止水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包括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梯形承口,所述顶板的右侧表面和顶板梯形承口的下表面设置有顶板插口,所述顶板梯形承口的上表面与右侧表面和顶板插口的上表面均涂有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所述顶板的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的左侧表面中间、顶板梯形承口的下表面与顶板插口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L形变形缝。优选的,所述顶板、顶板梯形承口和顶板插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所述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聚苯板保护层。优选的,所述聚苯板保护层在顶板梯形承口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上表面形成的夹角处设有扇形加强筋,所述扇形加强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泡沫棒。优选的,所述顶板、顶板梯形承口和顶板插口的内部均混合浇筑有聚酯无纺布、自粘型热塑性聚烯烃、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和多个的钢筋网。优选的,所述L形变形缝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所述L形变形缝包括水平变形缝和垂直变形缝,所述垂直变形缝的中间位置设有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两端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至顶板和顶板插口的内部。优选的,所述L形变形缝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L形变形缝的聚硫密封膏。优选的,所述水平变形缝中间位置的下表面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梯形口、与所述梯形口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的过滤网、与梯形口下端连接的导管。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精度为一百微米及以下。优选的,所述L形变形缝上可设置多个钢边橡胶止水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钢边止水带与顶板、顶板梯形承口、顶板插口同步升降,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位置处于准确且稳定的状态,再加之设置在顶板、顶板梯形承口、顶板插口上或内部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聚苯板保护层、加强筋、泡沫棒、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聚硫密封膏、排水装置及多个钢边止水带等密封排水结构,能够对L形变形缝进行有效且稳定的密封,使得本技术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和止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顶板、2为顶板梯形承口、3为顶板插口、4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5为L形变形缝、5-1为水平变形缝、5-2为垂直变形缝、6为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7为聚苯板保护层、7-1为加强筋、8为泡沫棒、9为钢筋网、10为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11为钢边橡胶止水带、12为聚硫密封膏、13为排水装置、13-1为梯形口、13-2为过滤网、13-3为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顶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梯形承口2,顶板1的右侧表面和顶板梯形承口2的下表面设置有顶板插口3,顶板1、顶板梯形承口2和顶板插口3的内部均混合浇筑有聚酯无纺布、自粘型热塑性聚烯烃、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和多个钢筋网9,顶板1的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3的左侧表面中间、顶板梯形承口2的下表面与顶板插口3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L形变形缝5,L形变形缝5包括水平变形缝5-1和垂直变形缝5-2,所述垂直变形缝5-2的内部设有钢边橡胶止水带11,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1的两端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至顶板1和顶板插口3的内部,顶板1、顶板梯形承口2和顶板插口3的内部均混合浇筑有聚酯无纺布、自粘型热塑性聚烯烃、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和多个钢筋网9,使得顶板1、顶板梯形承口2、顶板插口3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先将顶板1与顶板梯形承口2固定连接后,顶板梯形承口2能够带动顶板插口3同步升降,设置在L形变形缝5中的垂直变形缝5-2的中间部位并与顶板1和顶板插口3固定连接的钢边止水带11也同步升降,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1位置处于准确且稳定的状态,能够对L形变形缝5进行稳定的密封,使该L形变形缝5处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顶板梯形承口2的上表面与右侧表面和顶板插口3的上表面均涂有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4,顶板1、顶板梯形承口2和顶板插口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6,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聚苯板保护层7,聚苯板保护层7在顶板梯形承口2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3上表面形成的夹角处设有扇形加强筋7-1,扇形加强筋7-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泡沫棒8,橡胶沥青防水涂料4、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6、聚苯板保护层7能够防止水渗透至L形变形缝5内,扇形加强筋7-1外表面为弧形,与扇形加强筋7-1内部固定连接的泡沫棒8对扇形加强筋7-1的支撑保证弧形稳定,泡沫棒8和扇形加强筋7-1固定连接后的缝隙填充密封胶,顶板梯形承口2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3上表面形成的右上夹角处的密封更为严密,水在此边角位置渗透至L形变形缝5的可能性更小。L形变形缝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10,L形变形缝5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L形变形缝5的聚硫密封膏12,水平变形缝5-1中间位置的下表面设有排水装置13,L形变形缝5上可设置多个钢边橡胶止水带11,设置在L变形缝内部的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10和L变形缝两端的聚硫密封膏12,使得自粘型TPO防水卷材附加层6、聚苯板保护层7、泡沫棒8由于意外或长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梯形承口(2),所述顶板(1)的右侧表面和顶板梯形承口(2)的下表面设置有顶板插口(3),所述顶板梯形承口(2)的上表面与右侧表面和顶板插口(3)的上表面均涂有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4),所述顶板(1)的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3)的左侧表面中间、顶板梯形承口(2)的下表面与顶板插口(3)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L形变形缝(5);/n所述L形变形缝(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10),所述L形变形缝(5)包括水平变形缝(5-1)和垂直变形缝(5-2),所述垂直变形缝(5-2)的中间位置设有钢边橡胶止水带(11),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1)的两端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至顶板(1)和顶板插口(3)的内部;/n所述L形变形缝(5)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L形变形缝(5)的聚硫密封膏(12);/n所述水平变形缝(5-1)中间位置的下表面设有排水装置(13),所述排水装置(13)包括梯形口(13-1)、与所述梯形口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的过滤网(13-2)、与梯形口(13-1)下端连接的导管(1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变形缝结构,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梯形承口(2),所述顶板(1)的右侧表面和顶板梯形承口(2)的下表面设置有顶板插口(3),所述顶板梯形承口(2)的上表面与右侧表面和顶板插口(3)的上表面均涂有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4),所述顶板(1)的右侧表面与顶板插口(3)的左侧表面中间、顶板梯形承口(2)的下表面与顶板插口(3)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L形变形缝(5);
所述L形变形缝(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10),所述L形变形缝(5)包括水平变形缝(5-1)和垂直变形缝(5-2),所述垂直变形缝(5-2)的中间位置设有钢边橡胶止水带(11),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1)的两端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至顶板(1)和顶板插口(3)的内部;
所述L形变形缝(5)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L形变形缝(5)的聚硫密封膏(12);
所述水平变形缝(5-1)中间位置的下表面设有排水装置(13),所述排水装置(13)包括梯形口(13-1)、与所述梯形口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的过滤网(13-2)、与梯形口(13-1)下端连接的导管(13-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保明宋鹏飞兰春辉徐振孙大成韩琦赵芬罗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