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支护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9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锚杆,包括主杆,主杆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杆头、杆体与杆柄,杆体包括前杆与后杆,前杆上设有螺纹,后杆上均匀间隔设有凸台,杆柄上设有卡件与螺母,杆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杆柄的末端设有锤击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杆头的坡口设计,使主杆更省力的插入土层中,杆体的螺纹与凸台设计,增大了土壤与杆体间的摩擦力,使杆体与土层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卡件上设置有凹槽,提高了防护面积的同时使卡件与土层接触更加紧密,提升了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支护锚杆
本技术属于边坡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支护锚杆。
技术介绍
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道路的平缓,需要对道路沿线的土方进行挖掘,从而在道路两侧形成边坡。道路两侧的边坡在各种自然条件下会发生土石滑落甚至塌方的现象,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防护网为常用的边坡防护,通常采用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将金属柔性网(防护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地质灾害坡面上的方式进行防护,锚杆的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边坡防护网的固定是否安全可靠,同时合理的锚杆结构有利于现场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锚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边坡支护锚杆,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杆头、杆体与杆柄,所述杆头背离杆体的一端设置有坡口,坡口光滑且没有尖锐的部分,既易于使主杆在力的作用下进入土层中,又不会在搬运过程中伤害人体,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与后杆,所述前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杆头与后杆,所述前杆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土层的摩擦,进而保证主杆在土层中固定的牢固可靠性,所述后杆的两端同时固定连接前杆与杆柄,所述后杆上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凸台,通过土壤填充满凸台之间的空隙,进而保证主杆在土层中固定的牢固可靠性,所述杆柄靠近后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环,挡环的外径大于卡件的内径,对卡件进行限位,所述杆柄上依次设置有卡件与螺母,通过挡环与螺母对卡件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卡件朝向杆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通过卡件对土层进行固定,凹槽的设置,使卡件与土层接触更加紧密,提升了防护效果,所述杆柄远离杆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对挂网进行连接,双层防护,既确保了可靠性,又提升了防护面积,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朝向互相垂直,所述杆柄的末端设置有锤击帽,所述锤击帽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杆柄上,通过锤击帽对主杆施加力,增大了施力面积,提高了锤击的准确度,同时保护了杆柄。优选的,所述锤击帽包括连接槽与锤击面,杆柄套设于连接槽中,拆卸方便,所述锤击面的直径大于连接槽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卡件与螺母之间设置有垫圈,防止螺母松动,降低卡件的防护效果。优选的,所述后杆的直径小于前杆的直径,所述后杆的半径与凸台的高度之和略大于前杆的半径,保证主杆与土层的摩擦阻力。优选的,所述杆头的中心线、杆体的中心线、杆柄的中心线与卡件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主杆便捷省力的进入土层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杆头的坡口设计,使主杆更省力的插入土层中,杆体的螺纹与凸台设计,增大了土壤与杆体间的摩擦力,使杆体与坡体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卡件上设置有凹槽,提高了防护面积的同时使卡件与土层接触更加紧密,提升了防护性。同时现场施工时,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施工,有利于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杆;2.杆头;3.杆体;4.杆柄;5.前杆;6.后杆;7.螺纹;8.凸台;9.挡环;10.卡件;11.螺母;12.凹槽;13.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15.锤击帽;16.连接槽;17.锤击面;18.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边坡支护锚杆,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杆头2、杆体3与杆柄4,所述杆头2背离杆体3的一端设置有坡口,坡口光滑且没有尖锐的部分,既易于使主杆1在力的作用下进入土层中,又不会在搬运过程中伤害人体,所述杆体3包括前杆5与后杆6,所述前杆5的两端同时固定连接杆头2与后杆6,所述前杆5上设置有螺纹7,通过螺纹7与土层的摩擦,进而保证主杆1在土层中固定的牢固可靠性,所述后杆6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前杆5与杆柄4,所述后杆6上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凸台8,通过土壤填充满凸台8之间的空隙,进而保证主杆1在土层中固定的牢固可靠性,所述后杆6的直径小于前杆5的直径,所述后杆6的半径与凸台8的高度之和略大于前杆5的半径,保证主杆1与土层的摩擦阻力,所述杆柄4靠近后杆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环9,挡环9的外径大于卡件10的内径,对卡件10进行限位,所述杆柄4上依次设置有卡件10与螺母11,通过挡环9与螺母11对卡件10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卡件10与螺母11之间设置有垫圈18,防止螺母11松动,降低卡件10的防护效果,所述卡件10朝向杆体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通过卡件10对土层进行固定,凹槽12的设置,使卡件10与土层接触更加紧密,提升了防护效果,所述杆头2的中心线、杆体3的中心线、杆柄4的中心线与卡件10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主杆1便捷省力的进入土层中,所述杆柄4远离杆体3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3与第二连接孔14,通过第一连接孔13与第二连接孔14对挂网进行连接,双层防护,既确保了可靠性,又提升了防护面积,所述第一连接孔13与第二连接孔14的朝向互相垂直,所述杆柄4的末端设置有锤击帽15,所述锤击帽15包括连接槽16与锤击面17,杆柄4套设于连接槽16中,拆卸方便,所述锤击面17的直径大于连接槽16的外径,通过锤击帽15对主杆1施加力,增大了施力面积,提高了锤击的准确度,同时保护了杆柄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支护锚杆,包括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杆头、杆体与杆柄,所述杆头背离杆体的一端设置有坡口,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与后杆,所述前杆的两端同时固定连接杆头与后杆,所述前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后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前杆与杆柄,所述后杆上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凸台,所述杆柄靠近后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杆柄上依次设置有卡件与螺母,所述卡件朝向杆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杆柄远离杆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朝向互相垂直,所述杆柄的末端设置有锤击帽,所述锤击帽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杆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支护锚杆,包括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杆头、杆体与杆柄,所述杆头背离杆体的一端设置有坡口,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与后杆,所述前杆的两端同时固定连接杆头与后杆,所述前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后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前杆与杆柄,所述后杆上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凸台,所述杆柄靠近后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杆柄上依次设置有卡件与螺母,所述卡件朝向杆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杆柄远离杆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朝向互相垂直,所述杆柄的末端设置有锤击帽,所述锤击帽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杆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改兰王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平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