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48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液槽、塔盘圈、挡板、集液板、支撑槽、挡液板、挡液板连接板和导液角。本气液分布器是一种抗堵能力强、处理液量大的高效分布装置。与可拆型槽盘气液分布器相比,本气液分布器的分布口在上部,以溢流方式进行分布,针对脱硫液中杂质较多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分布孔的堵塞问题。使分布器不存在局部堵塞,不会造成液体偏流。可以延长检修周期,减少维护成本。本气液分布器既适用于新建项目设计,也适用于旧塔的改造,既可以作为初始分布器使用,也可以作为中间再分布器使用,还可以用做两段填料之间的再分布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
本技术涉及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中的一种将液体收集后再均匀分布的装置,具体为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
技术介绍
当前,在煤化工、化肥行业等领域中,脱硫工段的脱硫塔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堵塞问题。脱硫塔主要的作用是将煤气中的H2S脱除,煤气自工段外来,由脱硫塔底部进入,与由顶部进入的脱硫贫液逆向接触,在接触过程中脱硫贫液将煤气中的H2S吸收,形成脱硫富液去下一个设备。脱硫塔是脱硫工段中的关键设备,而脱硫塔的效率主要受内件和填料影响。高效的塔内件设计选型,能够明显提高脱硫塔的脱硫效率以及降低后期的检修成本。在塔内件中,液体分布装置的分布形式及使用效率至关重要。在现有脱硫系统中,脱硫液中含有中油、粉尘以及硫单质固体等,长时间运行极易导致堵塞。现有技术中,脱硫塔中大部分再分布器使用的是HG/T21585.1998《可拆型槽盘气液分布器》。这种分布器在脱硫塔的使用中发现的主要缺点有:(1)抗堵性能差,易堵塞。此分布器的分布孔在下部,由于脱硫液中杂质较多,造成流速慢的部位会形成沉积,堵塞分布孔,从而造成分布不均匀,降低分布器的效率。抗堵性能差还将会缩短检修周期,增加维护成本。(2)分布点布置不均匀,此分布器的支撑梁一般为工字钢或者H型钢梁,其梁上部位不能开设分布孔,梁的正下方填料没有液体,造成分布不均匀。(3)开孔率小,此分布器的标准上规定其开孔率大于25%即可,这样会造成气体通道小,导致压力降增大,脱硫塔本身的压力气体仅20~25Kpa,再进一步降低后,会造成后续工段设备的气体供应不足,影响后续工段的正常运转;(4)所占塔体的空间大,由于脱硫塔直径一般在6米以上,槽盘气液分布器的高度再加上梁和支座的高度,每套将占据塔体1米以上的高度,增加了塔体的制作成本。综上所述,可拆型槽盘气液分布器在脱硫塔的实际应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效果不佳,建造和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液槽、塔盘圈、挡板、集液板、支撑槽、挡液板、挡液板连接板和导液角;所述塔盘圈固定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支撑槽设置于塔截面上,两端连接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液槽分布于塔截面内,相邻两个液槽之间形成气相通道;液槽的一端与塔壁的内侧或塔盘圈的内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槽的一侧连接,或者液槽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其两侧的支撑槽上;液槽与支撑槽的连接处连通,与塔壁或塔盘圈的连接处密封;挡板固定于塔盘圈的内环处,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集液板倾斜连接在液槽的上方,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的气相通道位置对应;集液板的末端位于液槽正上方,使得液相能够沿集液板流入液槽中;液槽的两侧顶部均开有布液口;布液口的外侧设置有挡液板,挡液板通过挡液板连接板与液槽的外壁连接,挡液板与液槽的外壁之间存在间距;每个布液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导液角;相邻两个布液口的正下方的导液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角;导液角位于挡液板的正下方,从挡液板流下的液相能够流动到导液角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气液分布器是一种抗堵能力强、处理液量大的高效分布装置。与可拆型槽盘气液分布器相比,本气液分布器的分布口在上部,以溢流方式进行分布,针对脱硫液中杂质较多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分布孔的堵塞问题。使分布器不存在局部堵塞,不会造成液体偏流。可以延长检修周期,减少维护成本。(2)本气液分布器的分布点更多,支撑部分依旧有分布点,死区部分更少。(3)本气液分布器的气相通道更大,气相通道可以做到40%以上,使压力降更小,有利于生产。气体上升过程中不通过液帘,阻力更小。(4)本气液分布器的支撑槽作为连通装置使用,使得本装置的所占空间更小,塔体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1/4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B方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液槽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槽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液槽;1-1、布液口;2、塔盘圈;3、挡板;4、集液板;5、支撑槽;5-1、槽壁;5-2、槽底;5-3、布液孔;5-4、连通孔;6、挡液板;7、挡液板连接板;8、导液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参见图1-5,简称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液槽1、塔盘圈2、挡板3、集液板4、支撑槽5、挡液板6、挡液板连接板7和导液角8;所述塔盘圈2固定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支撑槽5平行、均匀设置于塔截面上,两端焊接连接于塔壁的内侧;支撑槽5的两侧均连接有液槽1;若干个液槽1均布于塔截面内,相邻两个液槽1之间存在间距,形成气相通道;液槽1的一端与塔壁的内侧或塔盘圈2的内环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槽5的一侧焊接连接,或者液槽1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其两侧的支撑槽5上;液槽1与支撑槽5的连接处连通,与塔壁或塔盘圈2的连接处密封;挡板3垂直焊接固定于塔盘圈2的内环处,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1之间或液槽1与塔壁之间,挡住塔盘圈2处的液相,使得液相流入液槽1中;集液板4通过连接件倾斜连接在液槽1的上方,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1之间或液槽1与塔壁之间,与相邻两个液槽1之间或液槽1与塔壁之间的气相通道位置对应;集液板4的末端位于液槽1正上方,使得液相能够沿集液板4流入液槽1中;液槽1的两侧顶部分别开有至少三个均布的布液口1-1,布液口1-1的大小及数量由工程数据计算得出,同一个液槽1两侧的布液口1-1的数量和大小可不相同;布液口1-1的外侧设置有挡液板6,挡液板6通过挡液板连接板7与液槽1的外壁连接,挡液板6与液槽1的外壁之间存在间距;每个布液口1-1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导液角8,布液口1-1的中轴线与其正下方的导液角8的中轴线共线;相邻两个布液口1-1的正下方的导液角8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角8;所有导液角8位于同一水平面,导液角8的底端超出液槽1外壁的下边缘;液槽1的上边缘不高于塔盘圈2;所有导液角8均位于挡液板6的正下方,从挡液板6流下的液相能够流动到导液角8处。优选地,支撑槽5的槽底5-2开有至少一个均布的布液孔5-3,布液孔5-3的位置根据数量而定,尽量均布;支撑槽5的槽壁5-1与液槽1的连接处开有连通孔5-4,连通孔5-4的上边缘低于液槽1内的液面高度。优选地,所述液槽1、布液口1-1和支撑槽5均为U型,塔盘圈2为圆环形平板,集液板4为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挡板。优选地,导液角8为倒V字形结构。优选地,当液槽1的数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液槽、塔盘圈、挡板、集液板、支撑槽、挡液板、挡液板连接板和导液角;/n所述塔盘圈固定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支撑槽设置于塔截面上,两端连接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液槽分布于塔截面内,相邻两个液槽之间形成气相通道;液槽的一端与塔壁的内侧或塔盘圈的内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槽的一侧连接,或者液槽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其两侧的支撑槽上;液槽与支撑槽的连接处连通,与塔壁或塔盘圈的连接处密封;挡板固定于塔盘圈的内环处,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集液板倾斜连接在液槽的上方,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的气相通道位置对应;集液板的末端位于液槽正上方,使得液相能够沿集液板流入液槽中;/n液槽的两侧顶部均开有布液口;布液口的外侧设置有挡液板,挡液板通过挡液板连接板与液槽的外壁连接,挡液板与液槽的外壁之间存在间距;每个布液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导液角;相邻两个布液口的正下方的导液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角;导液角位于挡液板的正下方,从挡液板流下的液相能够流动到导液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堵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液槽、塔盘圈、挡板、集液板、支撑槽、挡液板、挡液板连接板和导液角;
所述塔盘圈固定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支撑槽设置于塔截面上,两端连接于塔壁的内侧;若干个液槽分布于塔截面内,相邻两个液槽之间形成气相通道;液槽的一端与塔壁的内侧或塔盘圈的内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槽的一侧连接,或者液槽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其两侧的支撑槽上;液槽与支撑槽的连接处连通,与塔壁或塔盘圈的连接处密封;挡板固定于塔盘圈的内环处,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集液板倾斜连接在液槽的上方,设置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与相邻两个液槽之间或液槽与塔壁之间的气相通道位置对应;集液板的末端位于液槽正上方,使得液相能够沿集液板流入液槽中;
液槽的两侧顶部均开有布液口;布液口的外侧设置有挡液板,挡液板通过挡液板连接板与液槽的外壁连接,挡液板与液槽的外壁之间存在间距;每个布液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导液角;相邻两个布液口的正下方的导液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液角;导液角位于挡液板的正下方,从挡液板流下的液相能够流动到导液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堵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支撑槽平行且均匀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柱祥商恩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创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