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2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包括净水箱,所述的净水箱内底壁上从内到外分别设有不锈钢滤网、纳米KDF层、营养矿化石层和双高效活性炭层,所述的双高效活性炭层填充净水箱,进水管的左端与上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连接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与四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二通与出水管的右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净水管道、第一排污管道、第二排污管道,可以对净水箱内的污垢进行充分排出,能够恢复净水流量,保证出水口感,延长超滤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净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民用自来水由于水源污染导致出厂水有异味、红虫等问题,还有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残留余余氯问题等,让公众对自来水的饮水质量出现担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家用净水器应运而生,广受消费者青睐。净水设备的核心组件就是它的滤芯,长时间的使用会在滤芯的进水一侧堆积厚厚的水垢,因此在使用过久后,不进行及时的清理,水流以及水质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超滤芯层上的水垢排出,恢复净水流量,保证出水口感,延长超滤芯的使用寿命的反冲洗净水装置,尤其适合家居生活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包括净水箱,所述的净水箱内底壁上从内到外分别设有不锈钢滤网、纳米KDF层、营养矿化石层和双高效活性炭层,所述的双高效活性炭层填充净水箱,进水管的左端与上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连接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与四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二通与出水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三通与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下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排污管的左端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的三通与第三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一穿孔进入到净水箱内,且分别穿过双高效活性炭层、营养矿化石层和纳米KDF层进入到不锈钢滤网内,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三通与第四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二穿孔进入到净水箱内,且与连接斗的上端相连,所述的连接斗的下端出口处设有超滤芯层,所述的四通管件的四通与第二排污管的下端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斗设在双高效活性炭层内。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均设有开关阀。进一步,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一穿孔处、第四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二穿孔处分别设有橡胶圈。进一步,所述的出水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均设有抽泵。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净水管道、第一排污管道、第二排污管道,可以对净水箱内的污垢进行充分排出,能够恢复净水流量,保证出水口感,延长超滤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净水箱2、不锈钢滤网3、纳米KDF层4、营养矿化石层5、双高效活性炭层6、进水管7、上三通管件8、四通管件9、出水管10、下三通管件11、第一排污管12、第三连接管13、第四连接管14、连接斗15、超滤芯层16、第二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包括净水箱1,所述的净水箱1内底壁上从内到外分别设有不锈钢滤网2、纳米KDF层3、营养矿化石层4和双高效活性炭层5,所述的双高效活性炭层5填充净水箱2,进水管6的左端与上三通管件7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7的二通与第一连接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与四通管件8的一通相连,所述的四通管件8的二通与出水管9的右端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7的三通与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下三通管件10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10的二通与第一排污管11的左端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10的三通与第三连接管12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2的下端穿过净水箱1顶壁上的第一穿孔进入到净水箱1内,且分别穿过双高效活性炭层5、营养矿化石层4和纳米KDF层3进入到不锈钢滤网2内,所述的四通管件8的三通与第四连接管13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四连接管13的下端穿过净水箱1顶壁上的第二穿孔进入到净水箱1内,且与连接斗14的上端相连,所述的连接斗14的下端出口处设有超滤芯层15,所述的四通管件8的四通与第二排污管16的下端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斗14设在双高效活性炭层5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管6、出水管9、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排污管11和第二排污管16上均设有开关阀。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2的下端穿过净水箱1顶壁上的第一穿孔处、第四连接管13的下端穿过净水箱1顶壁上的第二穿孔处分别设有橡胶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水管9、第一排污管11和第二排污管16上均设有抽泵。本实例的工作过程:进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出水管组成净水管道;进水管、第一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一排污管组成第一排污管道;进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二排污管组成第二排污管道。净水时,打开进水管、第二连接管和出水管上的开关阀,水从进水管的右端进入依次通过进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进入到净水箱内,然后依次通过不锈钢滤网、纳米KDF层、营养矿化石层、双高效活性炭层和超滤芯层后进入到第四连接管然后经出水管排出,实现水净化作用;反冲洗时,打开进水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排污管上的开关阀,水从进水管的右端进入依次通过进水管、第一连接管、第四连接管进入到净水箱内,然后依次通过超滤芯层、双高效活性炭层营养矿化石层、纳米KDF层和不锈钢滤网后进入到第三连接管然后经第一排污管排出,能够超滤芯层上的水垢排出;在反冲洗后,会有部分未经净化的自来水在净水箱内,此时打开进水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排污管上的开关阀,水从进水管的右端进入依次通过进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进入到净水箱内,然后依次通过不锈钢滤网、纳米KDF层、营养矿化石层、双高效活性炭层和超滤芯层后入到第四连接管然后经第二排污管排出。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箱,所述的净水箱内底壁上从内到外分别设有不锈钢滤网、纳米KDF层、营养矿化石层和双高效活性炭层,所述的双高效活性炭层填充净水箱,进水管的左端与上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连接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与四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二通与出水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三通与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下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排污管的左端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的三通与第三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一穿孔进入到净水箱内,且分别穿过双高效活性炭层、营养矿化石层和纳米KDF层进入到不锈钢滤网内,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三通与第四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二穿孔进入到净水箱内,且与连接斗的上端相连,所述的连接斗的下端出口处设有超滤芯层,所述的四通管件的四通与第二排污管的下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冲洗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箱,所述的净水箱内底壁上从内到外分别设有不锈钢滤网、纳米KDF层、营养矿化石层和双高效活性炭层,所述的双高效活性炭层填充净水箱,进水管的左端与上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连接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与四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二通与出水管的右端相连,所述的上三通管件的三通与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下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的二通与第一排污管的左端相连,所述的下三通管件的三通与第三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顶壁上的第一穿孔进入到净水箱内,且分别穿过双高效活性炭层、营养矿化石层和纳米KDF层进入到不锈钢滤网内,所述的四通管件的三通与第四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下端穿过净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帆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