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1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还具体涉及到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装置,包括用于与泵相接的底座、在底座开设的四路清淤通道、与四路清淤通道分别连接的斜面引导结构、以及用于防止清淤通道堵塞的通料结构,所述斜面引导结构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四路清淤通道连通,通料结构的一端置于四路清淤通道内,通料结构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外部;污水中的淤物在此面上依据重力的作用,下滑到大导液槽和小导液槽上,引导其向排液孔方向流动,排固位,活塞杆向气箱内收缩,过滤筒堵住排液孔的下方,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固体杂质朝排固体孔移动,直至退出外环的外部,完成颗粒杂质的过滤,避免堆积过多造成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淤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
技术介绍
一体化预制泵站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源水取水、污水、雨水、工业废水输送等多个领域。由于来源水成分复杂,含有各种颗粒、破布、纸制品、木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各种柔软类制品等,其中相当一部分较重的颗粒物随进水进入到筒体中沉淀至筒体的底部,不容易被水泵给排出。传统泵站的底座使用平面底座,泵和底座有较大的间隙,不能快速的抽吸污水,并且平面底座容易堆积淤物和积水,影响了泵的使用效率;污水颗粒物堆积在泵站内,挥发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对泵站的安全和平常的检修存在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泵站安装:水泵的底部与底座固定,水泵的底面是下沉形式;S2、清淤准备:通料结构驱动其支柱位于排液孔的正下方,排固体孔和排液孔分别被活塞杆和过滤筒堵住;S3、清淤:当潜污泵启动时候,水泵旋转带动水流同步旋转,底座设置四路清淤通道,带动更多的污水混合物的快速排出,颗粒物堆积被过滤筒过滤,每隔10min中,过滤筒移动驱动颗粒物排出底座,并且10s内,移动至在排液位;采用上述步骤S1-S3的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在清淤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淤装置,包括用于与泵相接的底座、在底座开设的四路清淤通道、与四路清淤通道分别连接的斜面引导结构、以及用于防止清淤通道堵塞的通料结构,所述斜面引导结构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四路清淤通道连通,通料结构的一端置于四路清淤通道内,通料结构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外部;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下壳、外环以及载板,外环套在下壳的周面上固定,四路清淤通道贯穿外环,载板设置在外环的顶面,斜面引导结构与载板和外环连接。优选的,所述斜面引导结构包括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后斜坡、三角台、大导液槽、小导液槽以及排液孔,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和后斜坡依次连接,并且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和后斜坡与外环连接的一边高,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和后斜坡与载板连接的一边低,三角台等间距的分布在左斜坡上,并且相邻的三角台之间与小导液槽连接;所述载板上分别设有大导液槽和排液孔,四个排液孔分别与四组小导液槽和大导液槽连通,大导液槽的另一端与右斜坡连接,其中前斜坡和后斜坡分别与外侧的大导液槽和排液孔连通,用于引导污水经过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和后斜坡的斜面以及小导液槽和大导液槽流入至排液孔内。优选的,所述清淤通道包括排污水管以及排固体孔,排污水管和排固体孔同轴连接,排污水管穿出外环,排固体孔延伸至外环上,且排固体孔与排液孔的底端连通,通料结构插入排固体孔内。优选的,所述通料结构包括气箱、活塞杆、支柱和过滤筒,气箱位于外环的外部,四根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气箱内,四根活塞杆的另一端分别插入排固体孔内,并且在端口上固定支柱,过滤筒与支柱的另一端固定;排液位,过滤筒插入排污水管内,支柱位于排液孔下方,活塞杆密封排固体孔内,从排液孔流入的污水经过过滤筒排走,其中的固体杂质被阻挡;排固位,活塞杆向气箱内收缩,过滤筒堵住排液孔的下方,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固体杂质朝排固体孔移动,直至退出外环的外部。优选的,所述气箱与plc连接,每隔10min抽空气箱内气体,产生的负压驱动活塞杆收缩。优选的,所述排污水管、排固体孔以及排液孔的孔径相同,并且排污水管、排固体孔以及排液孔之间形成三通。优选的,所述支柱的长度大于排液孔的长度,支柱插入过滤筒内固定。优选的,所述预制泵站清淤系统,还包括:泵站筒安装在底座上,并在泵站筒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抽取的泵体,泵体等间距的设置,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管道位于泵站筒内,并朝向排液孔内,泵体抽取的淤泥经过清淤通道排出底座,并在底座周围形成一个淤泥缓存室。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淤装置,其中前斜坡和后斜坡分别与外侧的大导液槽和排液孔连通,用于引导污水经过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和后斜坡的斜面以及小导液槽和大导液槽流入至排液孔内,左斜坡、右斜坡、前斜坡和后斜坡的斜坡设计,污水中的淤物在此面上依据重力的作用,下滑到大导液槽和小导液槽上,引导其向排液孔方向流动。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淤装置,排液位,过滤筒插入排污水管内,支柱位于排液孔下方,活塞杆密封排固体孔内,从排液孔流入的污水经过过滤筒排走,其中的固体杂质被阻挡,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淤装置,气箱与plc连接,每隔10min抽空气箱内气体,产生的负压驱动活塞杆收缩,排固位,活塞杆向气箱内收缩,过滤筒堵住排液孔的下方,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固体杂质朝排固体孔移动,直至退出外环的外部,完成颗粒杂质的过滤,避免堆积过多造成的堵塞,并且在排固时,过滤筒依然将排液孔堵住,在复位至排液位,过滤筒朝排液孔移动,完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实现去固排液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内部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排液位状态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排固位状态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通料结构局部结构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淤系统结构图。图中:1、底座;11、下壳;12、外环;13、载板;2、清淤通道;21、排污水管;22、排固体孔;3、斜面引导结构;31、左斜坡;32、右斜坡;33、前斜坡;34、后斜坡;35、三角台;36、大导液槽;37、小导液槽;38、排液孔;4、通料结构;41、气箱;42、活塞杆;43、支柱;44、过滤筒;5、泵站筒;51、泵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附图1-8所示,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其制作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泵站安装:水泵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水泵的底面是下沉形式;S2、清淤准备:通料结构4驱动其支柱43位于排液孔38的正下方,排固体孔22和排液孔38分别被活塞杆42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泵站安装:水泵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水泵的底面是下沉形式;/nS2、清淤准备:通料结构(4)驱动其支柱(43)位于排液孔(38)的正下方,排固体孔(22)和排液孔(38)分别被活塞杆(42)和过滤筒(44)堵住;/nS3、清淤:当潜污泵启动时候,水泵旋转带动水流同步旋转,底座(1)设置四路清淤通道(2),带动更多的污水混合物的快速排出,颗粒物堆积被过滤筒(44)过滤,每隔10min中,过滤筒(44)移动驱动颗粒物排出底座(1),并且10s内,移动至在排液位;/n采用上述步骤S1-S3的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在清淤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淤装置,包括用于与泵相接的底座(1)、在底座(1)开设的四路清淤通道(2)、与四路清淤通道(2)分别连接的斜面引导结构(3)、以及用于防止清淤通道(2)堵塞的通料结构(4),所述斜面引导结构(3)固定在底座(1)上,并与四路清淤通道(2)连通,通料结构(4)的一端置于四路清淤通道(2)内,通料结构(4)的另一端位于底座(1)的外部;其中:/n所述底座(1)包括下壳(11)、外环(12)以及载板(13),外环(12)套在下壳(11)的周面上固定,四路清淤通道(2)贯穿外环(12),载板(13)设置在外环(12)的顶面,斜面引导结构(3)与载板(13)和外环(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泵站安装:水泵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水泵的底面是下沉形式;
S2、清淤准备:通料结构(4)驱动其支柱(43)位于排液孔(38)的正下方,排固体孔(22)和排液孔(38)分别被活塞杆(42)和过滤筒(44)堵住;
S3、清淤:当潜污泵启动时候,水泵旋转带动水流同步旋转,底座(1)设置四路清淤通道(2),带动更多的污水混合物的快速排出,颗粒物堆积被过滤筒(44)过滤,每隔10min中,过滤筒(44)移动驱动颗粒物排出底座(1),并且10s内,移动至在排液位;
采用上述步骤S1-S3的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在清淤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淤装置,包括用于与泵相接的底座(1)、在底座(1)开设的四路清淤通道(2)、与四路清淤通道(2)分别连接的斜面引导结构(3)、以及用于防止清淤通道(2)堵塞的通料结构(4),所述斜面引导结构(3)固定在底座(1)上,并与四路清淤通道(2)连通,通料结构(4)的一端置于四路清淤通道(2)内,通料结构(4)的另一端位于底座(1)的外部;其中:
所述底座(1)包括下壳(11)、外环(12)以及载板(13),外环(12)套在下壳(11)的周面上固定,四路清淤通道(2)贯穿外环(12),载板(13)设置在外环(12)的顶面,斜面引导结构(3)与载板(13)和外环(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泵站的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引导结构(3)包括所述左斜坡(31)、所述右斜坡(32)、前斜坡(33)、后斜坡(34)、三角台(35)、大导液槽(36)、小导液槽(37)以及排液孔(38),左斜坡(31)、右斜坡(32)、前斜坡(33)和后斜坡(34)依次连接,并且左斜坡(31)、右斜坡(32)、前斜坡(33)和后斜坡(34)与外环(12)连接的一边高,左斜坡(31)、右斜坡(32)、前斜坡(33)和后斜坡(34)与载板(13)连接的一边低,三角台(35)等间距的分布在左斜坡(31)上,并且相邻的三角台(35)之间与小导液槽(37)连接;
所述载板(13)上分别设有大导液槽(36)和排液孔(38),四个排液孔(38)分别与四组小导液槽(37)和大导液槽(36)连通,大导液槽(36)的另一端与右斜坡(32)连接,其中前斜坡(33)和后斜坡(34)分别与外侧的大导液槽(36)和排液孔(38)连通,用于引导污水经过左斜坡(31)、右斜坡(32)、前斜坡(33)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胜强吴炫瑜麦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沃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