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彩才专利>正文

一种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7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包括漏斗本体、卸料管、提手部分,所述漏斗本体为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本体具有上端部、下端部,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内表面环绕形成装料空间,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下端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卸料管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卸料管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提手部分包括固定在漏斗本体外表面的卡位部以及可拆卸且可翻转在所述卡位部中的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手部分可以更为方便使用漏斗,增加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斗。
技术介绍
漏斗是一个筒型物体,被用作把液体及幼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在漏斗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可以有不同长度。漏斗通常以不锈钢或塑胶制造,但纸制漏斗亦有时被使用于难以彻底清洗的物质,例如引擎机油。一些漏斗在咀部设有可控制的活门,让使用者可控制流质流入的速度。漏斗常见于厨房;在实验室也可找到漏斗,有时会使用滤纸以隔滤结晶物等化学物质,目前常见的漏斗受到结构的限制,其存在制造过程繁琐,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的漏斗。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本体一体制造成型的漏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卸料管、提手部分,所述漏斗本体为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本体具有上端部、下端部,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内表面环绕形成装料空间,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下端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卸料管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卸料管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提手部分包括固定在漏斗本体外表面的卡位部以及可翻转在所述卡位部中的提手。所述卸料管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所述卡位部设置有枢接孔,所述提手包括左提手钢线、右提手钢线、左抵挡钢线、右抵挡钢线、左枢接钢线、右枢接钢线、连接钢线,所述左提手钢线与所述右提手钢线相向设置,所述左提手钢线的尾端通过所述的连接钢线与所述右提手钢线连接为一整体,所述的左抵挡钢线垂直固定在所述左抵挡钢线的首端,所述的右抵挡钢线垂直固定在所述右抵挡钢线的首端,所述左枢接钢线与所述右枢接钢线相向设置,所述左枢接钢线固定在所述左抵挡钢线上,所述右枢接钢线固定在所述右抵挡钢线上,所述左枢接钢线、所述右枢接钢线可拆卸且枢接在所述枢接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漏斗本体、卸料管、提手部分,所述漏斗本体为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本体具有上端部、下端部,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内表面环绕形成装料空间,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下端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卸料管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卸料管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提手部分包括固定在漏斗本体外表面的卡位部以及可拆卸且可翻转在所述卡位部中的提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通过本技术的提手部分可以更为方便使用漏斗,增加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位部固定漏斗本体外表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提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一种漏斗进行说明,其包括漏斗本体10、卸料管20、提手部分30,所述漏斗本体10为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本体10具有上端部11、下端部12,所述漏斗本体10的上端部11与下端部12之间的内表面环绕形成装料空间13,所述漏斗本体10的上端部11设置有入料口111,所述下端部12具有出料口121,所述卸料管20连接在所述出料口121上,所述卸料管20与所述漏斗本体10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提手部分30包括固定在漏斗本体10外表面的卡位部31以及可拆卸且可翻转在所述卡位部31中的提手32。所述卸料管20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出料口121的内径。所述卡位部31设置有枢接孔311,所述提手32包括左提手钢线321、右提手钢线322、左抵挡钢线323、右抵挡钢线324、左枢接钢线325、右枢接钢线326、连接钢线327,所述左提手钢线321与所述右提手钢线322相向设置,所述左提手钢线321的尾端通过所述的连接钢线与所述右提手钢线322连接为一整体,所述的左抵挡钢线323垂直固定在所述左抵挡钢线323的首端,所述的右抵挡钢线324垂直固定在所述右抵挡钢线324的首端,所述左枢接钢线325与所述右枢接钢线326相向设置,所述左枢接钢线325固定在所述左抵挡钢线323上,所述右枢接钢线326固定在所述右抵挡钢线324上,所述左枢接钢线325、所述右枢接钢线326可拆卸且枢接在所述枢接孔311中,通过左抵挡线与右抵挡线与漏斗本体的外表面接触提起本技术的整体,反之将提手翻转在入料口的上方方便收纳与放置。值得一提的是,在制造成型的时候,本技术的提手是一体制造而成、本技术的漏斗本体与卸料管也是一体制造成型,在这里分开阐述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结构。进一步,所述漏斗本体10的上端部的外缘设置有弯折边112,通过弯折边防止割伤操作者。本技术的实施例以及附图只是为了展示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局限于这一实施例。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可以有效实施的。实施例的部分展示了本技术的目的以及实施功能和结构主题,并且包括其他的等同替换。因此,本技术的权利构成包括其他的等效实施,具体权利范围参考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本体、卸料管、提手部分,所述漏斗本体为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本体具有上端部、下端部,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内表面环绕形成装料空间,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下端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卸料管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卸料管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提手部分包括固定在漏斗本体外表面的卡位部以及可拆卸且可翻转在所述卡位部中的提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本体、卸料管、提手部分,所述漏斗本体为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本体具有上端部、下端部,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内表面环绕形成装料空间,所述漏斗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下端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卸料管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卸料管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提手部分包括固定在漏斗本体外表面的卡位部以及可拆卸且可翻转在所述卡位部中的提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管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


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才
申请(专利权)人:黄彩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