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26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包括步骤如下:1)将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在电解除油配方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除油配方包括30~45重量份氢氧化钠,3.5~5重量份碳酸钠,3.5~5重量份正硅酸钠和0.2~0.5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将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冲击镍处理,之后再进行套铬。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阳极电解方式来模拟人工擦拭机械除油效果,用电化学方法替代机械除油方法,再配制冲击镍工艺进行配合,在现有套铬制程中实现无人化擦拭去除油斑,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
技术介绍
PVD镀镍圆纹拉丝,因拉丝材料采用塑料丝瓜布之类的材料,经过拉丝磨擦完后产生高温热量,导致产品表面附着有丝瓜布材料溶化的有机物,原工艺除油药水不能去除该有机杂质,导致产品经套铬后产生油斑,经验证,PVD镀镍圆纹拉丝在套铬前,必须经过用砂布人工擦拭后套铬才不会产生油斑不良品,然而,人工擦拭具有成本高,效率低且影响产品的良品率的缺点,因而急需新的方案进行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包括步骤如下:1)将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在电解除油配方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除油配方包括30~45重量份氢氧化钠,3.5~5重量份碳酸钠,3.5~5重量份正硅酸钠和0.2~0.5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将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冲击镍处理,之后再进行套铬。较佳的,步骤1)中,所述电化学反应的阳极电流密度为3~5A/dm2。较佳的,步骤1)中,所述电化学反应的阳极电压为2.5~3.5V。较佳的,步骤1)中,所述镀镍圆纹拉丝产品的阳极电解反应时间控制在1~2min。较佳的,步骤1)中,所述电化学反应的温度为15-45℃。较佳的,步骤1)中,所述电化学反应在电解槽中进行,所述电解槽外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电解除油配方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再输送入所述电解槽中。较佳的,步骤2)中,冲击镍的电压为0.6V~0.7V。较佳的,步骤2)中,冲击镍配方包括盐酸(HCl)和氯化镍(NiCl2·6H2O),所述盐酸(HCl)和所述氯化镍(NiCl2·6H2O)两者的浓度比值为190~210ml/L:190~210g/L。较佳的,所述盐酸(HCl)和所述氯化镍(NiCl2·6H2O)的浓度比值为200ml/L:200g/L。本专利技术采用阳极电解方式来模拟人工擦拭机械除油效果,用电化学方法替代机械除油方法,再配制冲击镍工艺进行配合,在现有套铬制程中实现无人化擦拭去除油斑,提高产品良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包括步骤如下:1)将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在电解除油配方中进行电化学反应,该电化学反应的阳极电流密度为3~5A/dm2,电压为2.5~3.5V;较佳的,该镀镍圆纹拉丝产品的阳极电解反应时间控制在1~2min;2)将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冲击镍处理,进而对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打底改性,之后再进行套铬步骤。其中,步骤1)中,该电解除油配方包括30~45重量份氢氧化钠,3.5~5重量份碳酸钠,3.5~5重量份正硅酸钠和0.2~0.5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镍金属表面失去电子而溶解连同其表面的有机物一起溶出,同时OH-离子在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表面失去电子,OH-在镍金属表面失去电子生产氧气和水,氧气在镍金属表面生成,顶出表面有机物,双重作用下把表面有机物彻底清除,其电解反应式如下:Ni—2e-→Ni2+;OH-—4e-→2H2O+O2↑再者,电解除油配方通过采用较高重量份的氢氧化钠方式,来提升除油腐蚀能力。优选的,将该阳极电解除油的温度为15-45℃;更优选的,通过在电解槽外增加过滤装置,将电解除油配方进行过滤后,再输送入电解槽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阳极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颗粒杂质及时过滤清除,提高电解除油的效率。步骤2)中,镍金属表面经过阳极电解后不能直接镀铬,因为镍表面经过阳极电解后表面会出现钝化膜,因而不能直接进行套铬处理,否则会产生镀铬发白或者铬层掉落问题,故需要加入冲击镍进行打底改性,提高产品良率。在生产中发现,现有原工艺冲击镍的低区效率过低,冲击镍步骤在电压1.9V条件下处理时,产品高区良率不稳定,会产生掉铬现象,因而需要该冲击镍的工艺需要采取低电压方式进行作业,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冲击镍的工艺在0.6V~0.7V的电压下能够使得产品不出现掉铬的现象,产品良率稳定提高,实验结果如下:项目结果阳极电解+冲击镍(0.7V)28片样品均无掉铬阳极电解+冲击镍(0.6V)28片样品均无掉铬实验结果发现,当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进行电解,同时与冲击镍工艺配合,该种方式能够通用其它小产品及带尖端产品,处理的稳定性好,通用性强;否则,产品处理后的效果不一,会出现严重掉铬,轻微掉铬或尖端掉铬现象。再者,将冲击镍的电压控制在0.6~0.7V之间,既能够满足低压进行冲击镍的需求,降低损耗,同时,该电压区域进行冲击镍工艺的效率最高,产品的良率最高,且高中低区均不发雾不掉铬,不会影响外观。本专利技术采用阳极电解方式来模拟人工擦拭机械除油效果,用电化学方法替代机械除油方法,再配制低电压高效率且不会导致套铬发雾的冲击镍工艺进行配合,在现有套铬制程实现无人化擦拭去除油斑。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发现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大产品的低电流区会因为无冲击镍层而导致发雾问题的产生,故而在低电压的条件下,配制冲击镍的配方使得该产品能够在低区位置具有足够的冲击镍层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其中,该冲击镍配方中,包括盐酸(HCl)和氯化镍(NiCl2·6H2O),且该盐酸(HCl)和氯化镍(NiCl2·6H2O)两者的浓度比值为190~210ml/L:190~210g/L,较佳的,该盐酸(HCl)和氯化镍(NiCl2·6H2O)两者的浓度比值为200ml/L:200g/L。在上述浓度比的条件下,对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冲击镍处理,处理时间为2min,结果发现,其低电流区位置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的厚度符合要求,也无产生发雾现象。若超过了上述盐酸和氯化镍的浓度比值,则会造成厚度不符要求或者发雾现象的产生。当然,在其他的试验中,该冲击镍的配方也能够用于其它小产品及带尖端产品的冲击镍处理步骤中,其也能够在低电流区获得良好的厚度且无发雾现象的产生。油斑去除效果工艺流程对比如下表所示:通过上述冲击镍与阳极电解除油配方和工艺的互相配合能够形成有效去除镀镍圆纹拉丝产品的有机油斑的效果,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后续进行套铬作业时,产品的良率高,免除了人工擦拭除油的步骤,降低人工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同时该工艺稳定可靠,维护方便。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1)将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在电解除油配方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除油配方包括30~45重量份氢氧化钠,3.5~5重量份碳酸钠,3.5~5重量份正硅酸钠和0.2~0.5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n2)将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冲击镍处理,之后再进行套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将镀镍圆纹拉丝产品作为阳极,在电解除油配方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除油配方包括30~45重量份氢氧化钠,3.5~5重量份碳酸钠,3.5~5重量份正硅酸钠和0.2~0.5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
2)将电解除油后的镀镍圆纹拉丝产品进行冲击镍处理,之后再进行套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化学反应的阳极电流密度为3~5A/d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化学反应的阳极电压为2.5~3.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镀镍圆纹拉丝产品的阳极电解反应时间控制在1~2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镍圆纹拉丝产品套铬免擦拭除油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辉刘洛河陈明辉林志敏余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